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入越调。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
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淡烟:轻淡的烟雾。
白朴生于动乱之年,长于亡国之邦,于龆龀之龄就经历了家国破亡之变,在兵乱中逃难,于流离中失母。父亲白华先仕于金,后降于宋,终归顺于元,心情经历非常复杂。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小令的心境背景。
参考资料:
1、么书仪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73-174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白朴的这首小令,在情、景之间,正追求着“妙合无垠”的境界。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败荷鹡鸰扇面为卢大海题。明代。倪谦。 蒹葭滴露芙蓉死,画舫娇娃摘莲子。莲房摘尽雨盖枯,几柄犹存夕阳里。鹡鸰羽翼何轻盈,随风下上双飞鸣。几回谑浪学沙鸟,并立莲塘如有情。烟寒水冷秋无际,画史挥毫岂无意。入手看来倍感伤,閒倚南薰咏棠棣。
书堂谷晏坐。元代。刘因。 上负青天壁,下引碧涧滋。中有晏坐石,日夕忘吾归。永怀幽栖人,千载谁与期?人间九瀛海,莽苍天相围。黄尘重如雾,举手不欲挥。白云如可招,愿作双鹤飞。
月上海棠 其一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馀年古木。宋代。陆游。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 其一。宋代。徐俯。 江汉踰千里,阴晴自一川。故山黄叶下,梦境白鸥前。巫峡常云雨,香炉旧紫烟。布帆无恙在,速上钓鱼船。
述意 其二。清代。郑孝胥。 皎然进退自分明,中止休疑业未成。天道从来看后起,祇将白发待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