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开头两句说,但见阵阵烟雾从山与山的交接处飘来,又见太阳在竹丛后渐渐落下。“来”、“落”两字写出了动态。“见”、“窥”两字用得很恰当:烟来则举目可见;日落则是透过竹子间的空隙所见,所以用“窥”字。“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三、四句说,鸟儿向着屋檐上飞翔,白云从窗户里轻轻流出。这两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处地势的高峻。尤其是后一句: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屋宇处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旬是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哭郑谷郎中。唐代。齐己。 朝衣闲典尽,酒病觉难医。下世无遗恨,传家有大诗。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长忆招吟夜,前年风雪时。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宋代。范成大。 金星荧荧眉子绿,婺源琢石如琢玉。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文君远山蹙。丈人笔阵森五兵,书品入妙仍诗名。我有陂陀天海样,与公文字俱金声。枭卢一掷不须呼,况敢定价论车渠。只烦将到妆台下,试比何如京兆画?
孤山行。宋代。释居简。 盛时考槃古逸民,湖山草木咸知名。至今八篇烂古锦,岂特五字如长城。长驱万骑到其下,束手按甲循墙行。大邦维翰蔽骚雅,遐冲既折犹精神。抗衡剧孟一敌国,弹压西子孤山春。死诸葛走生仲达,送修靖邀陶渊明。聚蚊莫及怒雷迅,老瓦不乱黄钟鸣。清弹岂为赏音废,自芳更问林扉扃。鸥盟未冷浪拍拍,弋者何慕鸿冥冥。水流山空鹤态度,冰枯雪寒梅弟兄。梅当成实自调鼎,鹤既生子仍姓丁。乡来偶同赋招隐,老去亦各相忘形。故庐夜夜月如昼,少微耿耿天无云。千金傥可市骏骨,万古适足空凡群。百身可赎但虚语,九原唤起知无因。为公满酌井花水,酹一抔土公应闻。
简杨庭秀。宋代。陆游。 衮衮过白日,悠悠良自欺。未成千古事,易满百年期。黄卷闲多味,红尘老不宜。相逢又轻别,此恨定谁知?
临江仙(涪州北岩玩易有感)。宋代。阳枋。 乐意相关莺对语,春风遍满天涯。生香不断树交花。个中皆实理,何处是浮华。收敛回来还夜气,一轮明月千家。看梅休用隔窗纱。清光辉皎洁,疏影自横斜。
官军谣(段都阃所将省兵四百,无一人援白沙。明代。罗洪先。 官军四百数不足,衣甲鲜明好皮肉。朝游江上簇军营,夜向城头攫人屋。县官供应间迟速,虎符日日相迫促。白沙乡兵御奔突,兵家胜负多番覆。月落荒村鬼夜哭,桥头一矩明于烛。剪衣谁作招魂曲,铃阁将军睡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