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沈括(宋)——《梦溪笔谈》
古人铸鉴。宋代。沈括。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沈括(宋)——《梦溪笔谈》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造镜时要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和镜子大小相称。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造不出来了,一旦得到古时的镜子,一律刮磨使镜面平滑,这是师旷(春秋著名乐师)为什么悲哀(没有人)真正懂得音律的缘故啊。
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即使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鉴:镜子。 差:略微 原:推究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三衢教授陈德召宠贶新篇兼辱寄惠古史赋三小诗为谢 其一。宋代。孙觌。 伐树已扫迹,种花今问津。一筇随卧起,四壁空无邻。有怀平生游,老手妙斲轮。去搴柯山秀,尽作泮水芹。裁诗问无恙,寄此岭头云。
念归。宋代。陆游。 江城五月朝暮雨,雨脚才收水流础。酒杯未把愁作病,麈柄欲拈谁共语。有时暂解簿书围,独坐藤床看香缕。林塘渺渺鸠正欢,帘幕阴阴燕新乳。湖山旧隐入我梦,白首忘归独安取。一生花里醉春风,即今愿作扶犁翁。
祥符寺。宋代。聂致尧。 诸峰回合处,古木抱松林。月占秋廊静,云侵昼殿阴。有泉通石眼,不火沸池心。洗净多生垢,天风更梵音。
蜀山书舍图。元代。徐贲。 山水幽深处,閒居此地曾。傍花春宴客,看竹午逢僧。云树寻新咏,岩峦忆旧登。兵尘今间阻,对画思难胜。
读坡山诗集。明代。黄衷。 太丘今古洽六腑,中夜皛莹腾方床。我观逸思副奇表,头骨峭崿昆崙冈。追风琢月二十载,嚼花咽玉凝芬芳。齐侯铜篆漫柏寝,石鼓颢气争堂堂。宁知剞劂夺情状,混沌百窍纷开张。孽虬赭卯尽稿殈,十日雨粟愁穹苍。天孙断纬泣倚杼,鬼物掩耳投空荒。帝忧五气落煅炼,坐恐侵蚀干三光。鞭龙掣电纵大索,雷斧劈石疑深藏。冲垣决栋遍城邑,不道大锦蒙宫商。斜封密付有所以,欲使萤火窥初阳。西窗病骨战寒热,初吟泚额翻清凉。移床向月再把咏,老桧倒影洪钟鸣。三回彻卷立叹息,瘦马局蹐号蛩僵。人工天巧稍抉摘,畏复冰炭交回肠。易城毕竟归赵垒,愿致私语能毋忘。吾闻良价贵秘蓄,勿为花竹矜毫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