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马嵬坡。唐代。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旧时恩爱难忘国家开始振兴。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马嵬(wéi )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1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66-1267
3、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3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起兵,为起兵平叛,唐玄宗被迫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郑畋作为唐僖宗朝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之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事颇有感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他在凤翔陇右节度使任上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66-1267
2、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3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
此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
诗的后两句特别耐人玩味。“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景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
但就此以为诗人对玄宗毫无同情,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天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 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十六首。性宽厚,能诗文。 ...
郑畋。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 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十六首。性宽厚,能诗文。
酬郑十四望驿不得同宿见赠因寄张参军。唐代。司空曙。 逢君喜成泪,暂似故乡中。谪宦犹多惧,清宵不得终。月烟高有鹤,宿草净无虫。明日郄超会,应思下客同。
畴昔篇。唐代。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金丸玉馔盛繁华,自言轻侮季伦家。五霸争驰千里马,三条竞骛七香车。掩映飞轩乘落照,参差步障引朝霞。池中旧水如悬镜,屋里新妆不让花。意气风云倏如昨,岁月春秋屡回薄。上苑频经柳絮飞,中园几见梅花落。当时门客今何在,畴昔交朋已疏索。莫教憔悴损容仪,会得高秋云雾廓。淹留坐帝乡,无事积炎凉。一朝披短褐,六载奉长廊。赋文惭昔马,执戟叹前扬。挥戈出武帐,荷笔入文昌。文昌隐隐皇城里,由来奕奕多才子。潘陆词锋骆驿飞,张曹翰苑纵横起。卿相未曾识,王侯宁见拟。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判将运命赋穷通,从来奇舛任西东。不应永弃同刍狗,且复飘飖类转蓬。容鬓年年异,春华岁岁同。荣亲未尽礼,徇主欲申功。脂车秣马辞乡国,萦辔西南使邛僰.玉垒铜梁不易攀,地角天涯眇难测。莺啭蝉吟有悲望,鸿来雁度无音息。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蜀路何悠悠,岷峰阻且修。回肠随九折,迸泪连双流。寒光千里暮,露气二江秋。长途看束马,平水且沉牛。华阳旧地标神制,石镜蛾眉真秀丽。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五丁卓荦多奇力,四士英灵富文艺。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川平烟雾开,游戏锦城隈。墉高龟望出,水净雁文回。寻姝入酒肆,访客上琴台。不识金貂重,偏惜玉山颓。他乡冉冉消年月,帝里沈沈限城阙。不见猿声助客啼,唯闻旅思将花发。我家迢递关山里,关山迢递不可越。故园梅柳尚馀春,来时勿使芳菲歇。解鞅欲言归,执袂怆多违。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别情伤去盖,离念惜徂辉。知音何所托,木落雁南飞。回来望平陆,春来酒应熟。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杯泛黄菊。十年不调为贫贱,百日屡迁随倚伏。只为须求负郭田,使我再干州县禄。百年郁郁少腾迁,万里遥遥入镜川。涘江拂潮冲白日,淮海长波接远天。丛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烟。赖有边城月,常伴客旌悬。东南美箭称吴会,名都隐轸三江外。涂山执玉应昌期,曲水开襟重文会。仙镝流音鸣鹤岭,宝剑分辉落蛟濑。未看白马对芦刍,且觉浮云似车盖。江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舟移疑入镜,棹举若乘波。风光无限极,归楫碍池荷。眺听烟霞正流眄,即从王事归舻转。芝田花月屡裴回,金谷佳期重游衍。登高北望嗤梁叟,凭轼西征想潘掾。峰开华岳耸疑莲,水激龙门急如箭。人事谢光阴,俄遭霜露侵。偷存七尺影,分没九泉深。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茹荼空有叹,怀橘独伤心。年来岁去成销铄,怀抱心期渐寥落。挂冠裂冕已辞荣,南亩东皋事耕凿。宾阶客院常疏散,蓬径柴扉终寂寞。自有林泉堪隐栖,何必山中事丘壑。我住青门外,家临素浐滨。遥瞻丹凤阙,斜望黑龙津。荒衢通猎骑,穷巷抵樵轮。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昨夜琴声奏悲调,旭旦含颦不成笑。果乘骢马发嚣书,复道郎官禀纶诰。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适离京兆谤,还从御史弹。炎威资夏景,平曲况秋翰。画地终难入,书空自不安。吹毛未可待,摇尾且求餐。丈夫坎壈多愁疾,契阔迍邅尽今日。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不应白发顿成丝,直为黄沙暗如漆。紫禁终难叫,朱门不易排。惊魂闻叶落,危魄逐轮埋。霜威遥有厉,雪枉遂无阶。含冤欲谁道,饮气独居怀。忽闻驿使发关东,传道天波万里通。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舜泽尧曦方有极,谗言巧佞傥无穷。谁能跼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 其二。清代。张熙宇。 言陟兹山来,青翠邈难匹。十步一长吁,奇险不可悉。引领望中峰,云间没复出。聿想山中人,定有王乔术。忽然微雨过,寒风吹萧瑟。行路岂不难,奇赏会须毕。回首眺冥濛,前路忽已失。夕烟开晚晴,乱山照斜日。
挽蒋质甫。宋代。陈著。 谁能传耆旧,善誉在乡关。教子籯金外,和家棣萼閒。死心多佛悟,生世半时閒。逝矣夫何憾,逍遥玉女山。
谢皇太子三月十九日召晏荣观堂,颁赐金杯襭。宋代。杨万里。 春草池塘太液旁,水精宫殿牡丹香。惭非绮里攀鸿翼,也侍承华宴凤庄。玉唾银钩看落笔,绣袍金碗拜盈箱。迎门儿女牵衣袖,搜得随侯与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