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山桃:野桃。
上头:山头,山顶上。
这组诗一共九首,写于公元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
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次韵送萧文明。明代。祁顺。 垆锤风水事非难,老我羞弹贡禹冠。对酒独忘身外事,论诗同慰客中欢。宦情未必羁张翰,人望先当起谢安。重到玄都应有感,碧桃零落不堪看。
参部至三山简王宗教子文野二首仍寄观潮拙稿。宋代。王迈。 昔舣归舟傍浅沙,逢君跃马看梅花。匆匆相见还相别,三十六弯天一涯。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 其一。魏晋。陆云。 我在三川阳,子居五湖阴。山海一何旷,譬彼飞与沈。目想清惠姿,耳存淑媚音。独寐多远念,寤言抚空衿。彼美同怀子,非尔谁为心。
亥月。宋代。徐玑。 亥月霜澄霁,幽窗晚更明。文书随意阅,兰菊与心清。洗砚须池暖,燃香得火轻。妻拿浑笑我,作计亦平平。
甲午岁暮感事诗 其五。清代。张洵佳。 黎邱老魅惯施奸,壮士从来与抗颜。背水韩军知死战,争功番将耻生还。重轮激险飞如箭,浊浪排空立似山。大败居然成小胜,班超何幸返阳关。
上京纪行诗 其一 同吕仲实宿城外早行。元代。胡助。 我行得良友,夜宿建德门。晨征带残雨,华星缀云阴。局辔乘羸马,沿途共笑言。两京隔千里,气候殊寒暄。声利汩清思,山川发雄文。平生所未到,扈跸敢辞烦?愧予雁鹜姿,亦复陪鸾鹓。历历纪瑰伟,一见胜百闻。兹游偿夙愿,庶用归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