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寄宇文判官。唐代。岑参。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往西前行已经很远了,仍然没有穷尽之时,回首东望又不知何时才能返回家乡。
成天面对的都是狂风和暴雪,放眼望去直达天际的是连绵重叠的沙漠和山丘。
我从事公职已历两年,曾两度经过阳关。
想念你却见不得你,分别之后,我的头发都已经斑白了。
⑴殊:很,极。
⑵阳关:古关名,西汉置,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董滩附近。
⑶斑:斑白。
这首诗作于公元750年(天宝九年)。当时,诗人供职于高仙芝幕府,不受重用,因而心情压抑,此时诗作中大都有思乡之语,这一首为其中最沉郁、伤感者。
首联两句以鲜明对比来说明离家西行已越发遥远,返回之期更是渺茫,只能在极度思乡之时偶尔回首而已,可是行程仍然继续往西,那种无奈与沉痛扣人心弦。颔联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景物的重复单调,使诗人在无聊的旅途中,更增对家乡的怀念。颈联极言时间之延滞,路途来回之遥远,表明诗人对域外生活已经十分厌倦,如此则更见思乡之苦,思乡之切。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不到一年就头鬓斑白,可见其受愁思煎熬之深。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周德元还昆山以文学举阻于例而归。明代。倪谦。 冥鸿风便偶高骞,路阻云程尺五天。故国迢遥足归梦,礼罗疏阔竟遗贤。莫言张翰莼偏美,须信相如璧自全。寄语山灵勿相拒,草堂已赋卜居篇。
题前溪馆。唐代。李嘉祐。 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今日始知风土异,浔阳南去鹧鸪啼。
荆南竹枝词。清代。史承豫。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
黔中行吟 其二 叠韵再答金水兄。清代。陈忠平。 佳山佳水快此眸,思绪飞过去年秋。京华诗酒识君健,塞北风光催我游。身外声名常困扰,心中境界自清幽。别来异地同为客,除却斯文更不求。
寄画者彭子惟求作松下煮蒲小景。元代。邓雅。 高情似王维,妙画固无匹。绝岛与寒汀,挥秃千兔笔。飘然江海踪,伫立怀高风。为作老松树,下著煮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