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唐代。杜牧。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
关中的少年朋友们,你们多准备美酒吧,我们很快就会把春色带进关内来。
东都:唐代以洛阳为东都。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春的科举考试在此举行。
三十三人:指这一年进士科登第共三十三人。
秦地:指今陕西一带。此代指唐京城长安。
酿酒:一作“办酒”。
春色:既指春光,又指通过吏部关试的喜讯。唐时进士及第后,必须过吏部关试,方取得入仕资格。
关:这里同时指关试和函谷关。
参考资料:
1、吴在庆撰.杜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20
唐太宗太和二年(828年),杜牧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就在这一年中了第五名进士,当时他才26岁。唐代科举制度,及第的进士还要到吏部参加另一次考试——关试,录取后才能得到官职,因此杜牧中进士后立即赴长安准备关试,这时他写了这首七言绝句。
参考资料:
1、赵润会,吕文龙,吕水琦,姚爱萍编著.少儿唐诗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03月:191-192
大和二年这次考进士在东都洛阳举行,一共录取了三十三人,所以首句说“东都放榜”,次句说“三十三人”。唐代考进士在正月,二月放榜,洛阳花还未开,所以“放榜未花开”。考中的人按惯例要骑马游行,以示荣耀,所以三十三人都“走马回”。“走马回”,就是孟郊《登科后》诗中所写“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意思,但孟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杜诗里此时的洛阳却连花还未开。洛阳花在唐诗中多指牡丹,二月的时候牡丹自然没开,至于别的花,恐怕还不在诗人的眼中。“未花开”将情绪稍作压抑,为三、四句蓄势。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人关来。”“秦地少年”指的就是题目中的“长安故人”。“关”和“春色”此处都有双关意。“关”既指潼关,也指关试。潼关是从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路。进士及第后称为“新及第进士”,还要到长安吏部去应关试,通过后才能做官,雁塔题名、曲江宴等也都要在关试之后。杜牧要到长安去应关试,因此“关”便双关潼关与关试。通过关试,登记人选,谓之春关。唐御史中丞韩仪有个朋友要考关试,他做了一首《知闻近过关试仪》诗:“短行纳了付三铨,休把新衔恼必先。今日便称前进士,好留春色与明年。”所以“春色”既指大自然的春色,也指顺利通过关试。“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人关来。”意思是嘱咐朋友们多准备酒,因为他已经要经潼关到长安,马上就能通过关试,带来无尽春色了。这是志在必得,让朋友们提前准备为他庆祝的意思。
东都“未花开”,诗人却自信已带将春色人关来,一派意气风发的潇洒豪情,可见诗人的自我期许之高。杜牧家学渊源,“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又自幼勤学,抱负远大,眼界奇高,“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无不精通于心。明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二十五中评论:“杜牧之门第既高,神颖复隽,感慨时事,条划率中机宜,居然具宰相作略。....牧之后,诗人擅经国誉望者概少,唐人材益寥落不振矣。”清全祖望称他为“唐长庆以后第一人”,才略不在贾谊之下。可见杜牧的自信不是狂妄,而是有自身实力做保障的。
杜牧到长安之后恰好赶上制举。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举。常科每年举行,包括明经、进士等数十种科目,制举是用以选拔非常之才的特殊考试,不是每年都有,而是临时设置,由皇帝亲自主持。杜牧在大和二年三月考中了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在同一年中接连进士及第、制策登科,这是很难得的。杜牧在《赠终南兰若僧》一诗中写:“两枝仙桂一时芳。”指的就是这件事。孟荣《本事诗》中说他:“弱冠成名...制策登科,名振京邑。”结合杜牧的出色成绩,他在此诗中所表现出的高昂志气,就更好理解了。刘熙载在《艺概》卷二中说杜牧的诗“雄姿英发”“无窠白”,杜牧不仅是诗文雄姿英发,不落窠白,人亦如诗,英姿俊爽,俊迈不羁,千载之下,犹令人想往其风采。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读范谱。宋代。李龙高。 刘叟空将芍药夸,欧公浪谱牡丹花。如君更把丹花品,俗了吴门一范家。
宾于以诗寄赠用韵复之。清代。许传霈。 孟春之月快衔杯,孟秋之月期不来。春秋佳日难兼擅,忝联诗社末座陪。巧乞七夕不可得,为君送巧语奇哉。新旧閒情齐发泄,从头那厌诵百回。矫俗本非吾辈志,岂为愤激滋群猜。天君泰然心无著,大智如愚日不违。我于弱冠钦道貌,家承世好交陈雷。五十年前西园集,画本诗情大道该。不图纵迹寻后人,苕溪诗酒又追随。天许此缘结此际,儒生至此复何为。抒写性情荡邪秽,登临山水廓衷怀。饥来赖有撑肠字,世世生涯清莫阶。得失功名无宠辱,何须拔剑歌我哀。谢君法巽言兼至,心颜开后沁诗脾。蓬山捷径碍芳躅,曲木道傍合散材。逢伯乐,说郭隗。老马不知身在枥,几多慰诲费溯洄。秋来老圃容色澹,不妨羯鼓效诗催。馀不溪头好夜月,得句欲与凉露飞。
次韵答东嵎云巢二宪伯七首 其六。明代。黄衷。 山人初试御前文,夺角冲关小队分。可是边烽无事日,谩将楸局儗行军。
花影 其二。明代。徐熥。 芳英灼灼叶蓁蓁,倒影雕栏态更新。忽遇灯光成幻境,倩将月色为传神。分明镜里看珠翠,彷佛帷中见玉人。世界阴晴元不定,可怜生灭总非真。
虞美人·东风催客呼前渡。宋代。吴潜。 东风催客呼前渡。宿鸟投林暮。欲送人送得归人。万叠青山罗列、是愁城。谁家台榭当年筑。芳草垂杨绿。云深雾暗不须悲。只缘盈虚消息、少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