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苏溪亭。唐代。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今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与浙江省东阳市不远,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与勃海孟芾景章守岁成居竹宅。元代。张翥。 此老无柴棘,襟期一见同。诗如孟东野,名是米南宫。把酒推年长,围炉到夜终。剩吟须剩醉,相对各衰翁。
熊叔抑同唐应德入四明吊陈约之怃然作诗二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怜君提宝剑,东去觅徐君。可惜看花伴,翻同落叶分。泪倾鄞海月,心断剡溪云。箧内收遗草,传来不可闻。
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唐代。孟浩然。 韩公是襄士,日赏城西岑。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谣吟。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砌傍馀怪石,沙上有闲禽。自牧豫章郡,空瞻枫树林。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物情多贵远,贤俊岂无今。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
迎仙道中二首。宋代。李弥逊。 枫林惨淡远山微,全是江南欲雪诗。极目诸天云一色,只无六出上寒枝。
留题云顶。宋代。冯时行。 山如虬龙来,渴饮金渊水。水竭欲飞去,骧首振鳞尾。壮哉老头陀,奋迅咄使止。左手揽其角,右手持其耳。压以大兰若,宛转不得起。跏趺盘石上,颐指役万鬼。至今五百载,金碧半天倚。檀施走两川,浇钵日万指。我来过其下,柴车为一柅。周览三叹息,仰止百拜跪。凭高抚浩荡,霜天净无滓。幽怀散百虑,老眼卷千里。因知大力量,建立乃如此。德大无小试,器薄戒远便。不闻力扛鼎,但见橛撼螘。感彼上人者,不觉泪盈眥。
泽人马医师四旬荣寿暨乔迁志盛四首 其三。近现代。薛昂若。 功同相业实堪钦,寿福无涯本善心。泽被民生开广厦,每闻蔀屋感恩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