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唐代。高适。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蓟门逢古老”这一首诗描写了老卒的凄凉境遇,令人同情。全诗言辞沉痛、悲哀、失望而无奈,似用边塞的血泪和成。不难想象,像这样的老卒不知有多少,长年戍边的艰辛可见一斑。
“汉家能用武”这一首诗反映了戍卒食用匮乏,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的情况,批判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举措。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戍卒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对边境潜在危机的深深忧虑,言辞悲怆,感人肺腑。
在“边城十一月”这一首诗中,诗人坦言敌人的强大,颇具军事家的胸怀和才干,进而叹息,边境何日得宁,战士何日得归。在古代,中原地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轻视周边少数民族,而诗中,诗人极有远见卓识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实十分强大,有时甚至明显优于汉族军队。后来的元灭宋、清灭明,即印证了诗人的观点。诗人当时只是看到胡兵强于守军,因此边境堪忧,并未能见识到胡兵竟能践踏整个中原。但诗人不囿于成见,而能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从这一点上,这是诗的价值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在文艺上的价值。
“幽州多骑射”这首诗称颂了守边戍卒的骁勇善战。全诗先总写幽州民俗的风貌,崇尚勇武;随即指出,他们不但善武而且乐于效力军前,保卫乡土,建立功勋。但诗人亲眼目睹了他们狩猎时的场面,不过这场面已够让人感到欣喜了。保家卫国从来不只是军队的事情,更需要有民众的参与,才能将侵略者掀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诗人目睹这一群生龙活虎、武艺高强的边疆健儿,对边境油然而生了几分安全感。
“黯黯长城外”这首诗描述了边塞战事纷纭的情况。在诗中,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沉痛地诉说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诗中的景物描写切合战斗实际,烘托出惨烈的战斗氛围,而这种景色又是战斗中独有的,因此写景即是写战争。在字里行间读者还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这惨剧时难以遏制的悲愤心情。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赋马漕桂岩。宋代。曾丰。 岱舆山峨东海头,招摇山峨西海陬。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罗浮山峨南海岸,道取东西盖其半。衔种非资化鹤功,谁其有力移此粲。广东使者富民侯,函丈虽褊馀清幽。眼前开辟一混沌,墙角峥嵘小罗浮。侯睨罗浮吞八九,摩挲缩地挟山手。雷霆骤下震以惊,赑屃争前负而走。罗浮故与蓬莱连,蓬莱新与罗浮迁。琼瑶古木叶覆地,玗珠老树枝参天。花环实娜涵沆瀣,天上那知在鳌背。炎州寖作广寒宫,鲍肆薰为香积界。元戎大字蟠蛟虬,扁椠为侯揭殊尤。一丽山氏一苍颉,幸自同与造化游,何当同与造物休。
陪萨使君饮酒铁塔寺分题得箨龙轩分韵得而字。元代。李孝光。 琅玕尽灵种,玉立近东池。已与风云会,终含冰雹姿。气酣犹赑屃,鳞动觉之而。雨暗思雷泽,天清入葛陂。凤毛当户见,蛇影到杯疑。神物烦呵护,应看变化时。
戏题道士洑。明代。袁宏道。 道士名,髡其颠。真石壁,貌假山。阳户开北面,东流水西还。采石蛾眉小姑鬟,苍瘦争似老黄冠。江汉手覆三回乾,古凰遗尾青阑干。
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乌臼赤于枫,园林九月中。天寒山惨淡,云薄日曈昽。旋摘分猿果,宽编养鹤笼。身闲足幽事,归卧莫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