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营州歌。唐代。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yàn):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茸”通“戎”。
城下(xià):郊野。
虏(lǔ)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千钟(zhōng):极言其多;钟,酒器。
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参考资料:
1、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生.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第16页
2、罗贯中原著 王福改写.唐诗三百首 彩图注音版: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37页
3、何诚斌编.古诗精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于天宝中出塞燕赵从军,通过边塞所见所感写成此诗。
参考资料:
1、刘常编著.高适: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07:第15页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浸沉于这样的习尚,培育了这样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镇附近就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看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鲜,令人兴奋,十分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钟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是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有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在唐人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实在不多,因而这首绝句显得可贵。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杂兴 其七。清代。严永华。 仕宦囊金帛,商贾争锥刀。富厚众所归,趋之非一朝。子弟夸玉馔,宾从御狐白。岂知冻死骨,藉藉满草泽。恶盈固天道,多财为害患。百年会有尽,膏火相熬煎。钵饭熏毗邪,同食故不儩。愿此檀施开,功德难思议。
读张巡故事。宋代。宋祁。 叛将闚华日,英臣死节年。城当劲兵处,人甚缀旒然。直木摧贪隧,长堤制盗泉。羯尘虽覆马,不污沛南天。
再用韵题翠壁。宋代。朱熹。 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翠壁何年悬布水,绿阴经雨堕危花。杖藜徙倚凝春望,觅句淹留到晚衙。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鬓丝华。
挽颜尚书二首。宋代。刘克庄。 昔有颜光禄,依稀即此翁。祖传孙愈盛,官与姓皆忠。遗训言犹在,楞伽读未终。遥知空巷送,笳鼓咽城东。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唐代。李商隐。 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纵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投刺虽伤晚,酬恩岂在今。迎来新琐闼,从到碧瑶岑。水势初知海,天文始识参。固惭非贾谊,惟恐后陈琳。前席惊虚辱,华樽许细斟。尚怜秦痔苦,不遣楚醪沈。既载从戎笔,仍披选胜襟。泷通伏波柱,帘对有虞琴。宅与严城接,门藏别岫深。阁凉松冉冉,堂静桂森森。社内容周续,乡中保展禽。白衣居士访,乌帽逸人寻。佞佛将成传,耽书或类淫。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良讯封鸳绮,馀光借玳簪。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芦白疑粘鬓,枫丹欲照心。归期无雁报,旅抱有猿侵。短日安能驻,低云只有阴。乱鸦冲晒网,寒女簇遥砧。东道违宁久,西园望不禁。江生魂黯黯,泉客泪涔涔。逸翰应藏法,高辞肯浪吟。数须传庾翼,莫独与卢谌。假寐凭书簏,哀吟叩剑镡。未尝贪偃息,那复议登临。彼美回清镜,其谁受曲针。人皆向燕路,无乃费黄金。
邵武画士方烨为予作真,予不自知其肖否?若作从游诸生以及厮役,无不曲肖。明代。湛若水。 尔能画我形,能不画我影?形影既能画,盍画心神境?心境高同天,心境大同地。能画天地心,万物可能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