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生苦多难,所向招诋谰。前年失二子,悲肠剧刳剜。
悸魂念职守,忧患何瀰漫。叫阍辄自陈,闻者为辛酸。
朝恩俯从欲,幸忝留司官。薄廪沾甑釜,尚愧远祖丹。
西都多巨公,贤哲罗衣冠。亲炙挹高义,朝夕陪清欢。
蒹葭倚白玉,蚁蛭对层峦。肴羞屡陈列,桃梨烦雕钻。
翰林壶冰洁,秘殿朱绳端。远识固莫测,确论宜不刊。
立行皆表的,析埋亡髀髋。从容及议乐,辩论生酒阑。
相圃众如堵,楚战惴旁观。辞锋奋铦利,学海翻波澜。
解带拒班输,登坛劫齐桓。焚舟却魏武,火牛快田单。
守义若据险,持说侔执干。当仁不相让,食马几及肝。
听者如馁人,得味皆珍餐。折衷无圣师,简编阙且残。
谁能置轻重,愈见制作难。两家难未解,宜僚徒弄丸。
辨璞待炎火,知松须岁寒。善教已乃孚,大器久始完。
人虽不我合,留俾后世看。行道匪彊聒,贤蕴宁遽殚。
用舍系所逢,明哲固能安。乐天复知命,颐养资广胖。
次韵景仁寄君实决乐议之作。宋代。范纯仁。 馀生苦多难,所向招诋谰。前年失二子,悲肠剧刳剜。悸魂念职守,忧患何瀰漫。叫阍辄自陈,闻者为辛酸。朝恩俯从欲,幸忝留司官。薄廪沾甑釜,尚愧远祖丹。西都多巨公,贤哲罗衣冠。亲炙挹高义,朝夕陪清欢。蒹葭倚白玉,蚁蛭对层峦。肴羞屡陈列,桃梨烦雕钻。翰林壶冰洁,秘殿朱绳端。远识固莫测,确论宜不刊。立行皆表的,析埋亡髀髋。从容及议乐,辩论生酒阑。相圃众如堵,楚战惴旁观。辞锋奋铦利,学海翻波澜。解带拒班输,登坛劫齐桓。焚舟却魏武,火牛快田单。守义若据险,持说侔执干。当仁不相让,食马几及肝。听者如馁人,得味皆珍餐。折衷无圣师,简编阙且残。谁能置轻重,愈见制作难。两家难未解,宜僚徒弄丸。辨璞待炎火,知松须岁寒。善教已乃孚,大器久始完。人虽不我合,留俾后世看。行道匪彊聒,贤蕴宁遽殚。用舍系所逢,明哲固能安。乐天复知命,颐养资广胖。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立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建中靖国年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宣。著有《范忠宣公集》。 ...
范纯仁。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立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建中靖国年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宣。著有《范忠宣公集》。
樊侯庙。宋代。黄庶。 阴森樊侯庙,古木澧水傍。兹民畏如生,奔走豕与羊。家家奉侯讳,若在父母堂。我来憩行役,再拜奠公觞。缅思英豪姿,名与此水长。风偃众树枝,拟若怒鬣张。阴官有兵师,想在贲育行。今兹戎虏骄,内为府库疮。安得七尺躯,长戟再激昂。横行匈奴中,庶以康肺肠。
寄妹。明代。王凤娴。 金风初度井梧枝,正是怀人病起迟。两地离愁悬一镜,九秋新恨上双眉。久虚咏雪联芳句,每忆挑灯共课时。塞雁已归书未达,江城寒月照相思。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南北朝。谢朓。 弱龄倦簪履,薄晚忝华奥。閒沃尽地区,山泉谐所好。幸遇昌化穆,惇俗罕惊暴。四时从偃息,三省无侵冒。下车遽暄席,纡服始黔灶。荣辱未遑敷,德礼何由导。汩徂奉南岳,兼秩典邦号。疲马方云驱,铅刀安可操。遗惠良寂寞,恩灵亦匪报。桂水日悠悠,结言幸相劳。吐纳贻尔和,穷通勖所蹈。
涂中书怀。宋代。李洪。 载驰十驿倦骖騑,已讶缁尘染素衣。历历征人数行店,翩翩越鸟恋南飞。贪看树向城头绿,不觉春从海际归。客鬓渐凋孤壮志,岂缘微禄恋轻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