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来馀杭,孟陬值杓建。
春色正融怡,皇华纡睠眄。
言此佳山水,巧丽极怪变。
有如画屏风,罗列围四面。
城南古浮图,又为一郡冠。
联驱松径中,信步苍崖畔。
莓苔粘履屐,虬枝拂簪弁。
纵览识高深,顾慕增诧叹。
心迷真赏奇,竟觉旅游倦。
物色虽难穷,指注亦粗遍。
楼台郁相望,无异挂盘线。
向非适幽遐,何由尽闻见。
惟昔吴越君,塔庙务华焕。
依山镌大像,叠石累高岸。
经构无已时,赀费岂复算。
较其舆地中,佛寺占过半。
荣华一朝尽,金石空残片。
款识刻犹存,排衙行不乱。
虚亭复增修,郡府馀壮观。
故人柏台彦,早岁历监殿。
自从交臂来,几回伤聚散。
声光日以高,使节复频换。
江湖偶追陪,旬浃停车传。
更有山林期,兹焉适予愿。
次韵蒋颖叔金部游介亭望湖山二十四韵。宋代。苏颂。 我昨来馀杭,孟陬值杓建。春色正融怡,皇华纡睠眄。言此佳山水,巧丽极怪变。有如画屏风,罗列围四面。城南古浮图,又为一郡冠。联驱松径中,信步苍崖畔。莓苔粘履屐,虬枝拂簪弁。纵览识高深,顾慕增诧叹。心迷真赏奇,竟觉旅游倦。物色虽难穷,指注亦粗遍。楼台郁相望,无异挂盘线。向非适幽遐,何由尽闻见。惟昔吴越君,塔庙务华焕。依山镌大像,叠石累高岸。经构无已时,赀费岂复算。较其舆地中,佛寺占过半。荣华一朝尽,金石空残片。款识刻犹存,排衙行不乱。虚亭复增修,郡府馀壮观。故人柏台彦,早岁历监殿。自从交臂来,几回伤聚散。声光日以高,使节复频换。江湖偶追陪,旬浃停车传。更有山林期,兹焉适予愿。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喜雨。宋代。苏辙。 历时书不雨,此法存春秋。我请诛旱魃,天公信闻不。魃去未出门,油云裹嵩丘。蒙蒙三日雨,入土如膏流。二麦返生意,百草萌芽抽。农夫但相贺,漫不知其由。魃来有巢穴,遗卵遍九州。一扫不能尽,余孽未遽休。安得风雨师,速遣雷霆搜。众魃诚已去,秋成傥无忧。
鸡黍田家具,深林乐且住。酡颜立茅檐,茶笋香处处。
有鸟忽呼归,我亦寻归路。仄径出蚕丛,花港唤野渡。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其四。清代。许传霈。 鸡黍田家具,深林乐且住。酡颜立茅檐,茶笋香处处。有鸟忽呼归,我亦寻归路。仄径出蚕丛,花港唤野渡。买棹回峰前,好风为之御。苏堤白沙堤,多少游人误。香车络绎来,画船泛无数。昨江今日湖,风景笑如故。禅心与道心,至此一齐悟。
泊舟兰溪。宋代。蒲寿宬。 江流万古意,客游迈中年。茫茫见远树,渺渺叹逝川。旅舟泊明月,溪讴出长烟。千帆趣各异,万里愁共煎。船头有美酒,吹火煮小鲜。丈夫非无泪,不洒商妇弦。
樽酒慰离颜。清代。缪公恩。 预拟倾尊酒,相期客子还。休忘他日醉,记取去时颜。萍水踪难定,风霜鬓莫斑。何年成慰藉,痛饮对刀环。
天石书讯近况即寄。清代。王浩。 作计依人终失所,为文如我究何曾。年来孤露悲双梗,月落微霜焰一灯。名句尚堪山水识,清才原有鬼神憎。言愁问字劳相忆,卧病求仙谢不能。
潇湘神 其一 刘宾客体。以上二调俱相似,实不同,宜细辨之。明代。俞彦。 湘水神。湘水神。黄陵歌舞逐时新。日暮江干春草绿,含情含怨复含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