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民皆兴礼义,潢池盗已息干戈。
农桑四境丰年屡,箫鼓千村吹气多。
送叶寺。宋代。陈康伯。 海国民皆兴礼义,潢池盗已息干戈。农桑四境丰年屡,箫鼓千村吹气多。
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1] )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 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陈康伯。 陈康伯(1097年— 1165年4月10日[1] )南宋大臣,抗金宰相。字长卿,一字安侯,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历官高宗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枢密使、左相兼枢密使。南宋时期 金兵南下侵宋,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病死于京城任所,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 宋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雪巾送别黄氏诸子北上二首 其一。清代。李英。 送君北上黄金台,淮水征航晓日开。今夜飘零何处泊,竹西亭畔笛声哀。
慈云寺观荷并游惠山纳凉八首 其六。清代。章简。 飞泉树杪隔溪闻,洗出青天几片云。金碧楼台残照里,天然一幅李将军。
即事二首 其二。明代。潘希曾。 无雪元知麦不宜,家家饼饵秫为之。前村日暮菜花发,错望黄云傍短篱。
送觉上人。宋代。释子淳。 异类潜行未光前,昂藏头角耸摩天。回途莫衬寒岸草,耕破威音那畔田。
岁暮宿锦岩偕邓粤仁兄弟。明代。甘学。 雪夜三人心,抱膝梅花林。梅香不见影,山谷衡门深。赓歌李太白,宁怯岩寒侵。豪气凌斗杓,孤兴千仞岑。举声叱山鬼,惊起眠枝禽。何如邓二仲,与我雄一襟。此事几千古,今作卧龙吟。明发各乃别,载阳复相寻。共期登大科,再弄天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