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晴雷殷殷过,浮山四面布干戈。
枪旗不染阴山血,留与人间战睡魔。
茶庵观茶。宋代。陈焕。 脚底晴雷殷殷过,浮山四面布干戈。枪旗不染阴山血,留与人间战睡魔。
宋惠州博罗人,字少微。安贫守道,以礼逊化闾里之横逆者,乡人敬称为“陈先生”。高宗绍兴中,以特科调高安县主簿,秩满,归隐不仕。为诗清劲,颇为时传诵。 ...
陈焕。 宋惠州博罗人,字少微。安贫守道,以礼逊化闾里之横逆者,乡人敬称为“陈先生”。高宗绍兴中,以特科调高安县主簿,秩满,归隐不仕。为诗清劲,颇为时传诵。
题赵德修所藏孙太古尹喜传道图。宋代。王灼。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曏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已传。细看尹喜磬折处,金篦刮膜见全天。侍帝二子来何许,无乃徐甲庚桑楚。注目拱手气不吐,画师笔端更解语。函谷关废河水黄,授经台倾陇草荒。一幅东绢吾无用,要遂青牛归帝乡。
梦萱堂为孙进士子良题 其一。宋代。王称。 堂前种嘉草,端以志亲忧。我忧何能忘,爱日迟此留。如何一朝变,庭树惊高秋。悲风委残绿,薄暮寒飕飗。缅怀堂上人,欲展情无由。惨惨隔下泉,冥冥闭荒丘。惟应中夜魂,庶以慰永愁。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七十四。宋代。释梵琮。 尘起一毫,沤生全潮。如海之深,似天之高。明明了了,历历昭昭。风飒飒,雨萧萧。光路宕,赤条条。无生国,路不遥。豁开功德藏,提起般若刀。百宝光中垂雨露,五须弥顶溪波涛。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云间孙子开炉熬,林下一声婆饼焦。
题刘翔卿蔚然楼二首。宋代。杨万里。 楼上青编入骨香,楼前碧岫透帘光。乘风飞上广寒殿,下看秋容一点苍。
秋日过衡阳与王文振登大观楼言别。清代。李如汸。 依依不忍道,携手上高楼。北极燕云远,西山落日愁。蝉鸣枫叶冷,猿啸大江秋。楚地知音少,因君且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