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六飞之南渡兮,潢涛江以东历。
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遗迹。
驻翠跸以弥年兮,因改元而颁诏。
爰升州而为府兮,冠绍兴之大号。
举大享之上仪兮,即行阙而蒇祀。
视总章与重屋兮,亦庶几其遗意。
登堂而望稽岭兮,怀克勤之令德。
留建炎之御制兮,彰复古之素志。
采上虞之囊封兮,终然法乎舜禅。
山郁葱以蜿蜒兮,钟禹陵之佳气。
御香四时来下兮,道冠盖以相望。
拱觚稜於云阙兮,俨威颜而天咫。
系百年之父老兮,及亲逢乎盛事。
想天民之视阜兮,与虞夏而同治。
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复逢舜禹之君。
然傥无舜禹之臣兮,孰能牧舜禹之民。
越问·驻跸。宋代。孙因。 维六飞之南渡兮,潢涛江以东历。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遗迹。驻翠跸以弥年兮,因改元而颁诏。爰升州而为府兮,冠绍兴之大号。举大享之上仪兮,即行阙而蒇祀。视总章与重屋兮,亦庶几其遗意。登堂而望稽岭兮,怀克勤之令德。留建炎之御制兮,彰复古之素志。采上虞之囊封兮,终然法乎舜禅。山郁葱以蜿蜒兮,钟禹陵之佳气。御香四时来下兮,道冠盖以相望。拱觚稜於云阙兮,俨威颜而天咫。系百年之父老兮,及亲逢乎盛事。想天民之视阜兮,与虞夏而同治。客曰幸游舜禹之邦兮,复逢舜禹之君。然傥无舜禹之臣兮,孰能牧舜禹之民。
庆元慈溪人。孙梦观兄。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仕至朝请大夫。晚年隐居四明山。博综古今,善属文,尝采会稽遗事作《越问》,以补王十朋《风俗赋》之缺。 ...
孙因。 庆元慈溪人。孙梦观兄。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仕至朝请大夫。晚年隐居四明山。博综古今,善属文,尝采会稽遗事作《越问》,以补王十朋《风俗赋》之缺。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六。清代。纪昀。 万里携家出塞行,男婚女嫁总边城。多年无复还乡梦,官府犹题旧里名。
新秋即事三首。唐代。皮日休。 痴号多于顾恺之,更无馀事可从知。酒坊吏到常先见,鹤料符来每探支。凉后每谋清月社,晚来专赴白莲期。共君无事堪相贺,又到金齑玉鲙时。堪笑高阳病酒徒,幅巾潇洒在东吴。秋期净扫云根瘦,山信回缄乳管粗。白月半窗抄朮序,清泉一器授芝图。乞求待得西风起,尽挽烟帆入太湖。露槿风杉满曲除,高秋无事似云庐。醉多已任家人厌,病久还甘吏道疏。青桂巾箱时寄药,白纶卧具半抛书。君卿唇舌非吾事,且向江南问鳆鱼。
留别黄安父老。清代。王云明。 乡思萦长夜,天恩放老夫。涓埃宁万一,鸥鸟且江湖。犹忆触蛮斗,但凭牛马呼。衰颜休揽镜,壮志罢张弧。琴鹤仍无恙,壶浆俨在途。生还真似梦,此别莫长吁。既遇苍鹰击,敢云白璧诬。诸君情自切,三月政全无。善守清时法,勿忘旧令迂。可封期比户,握手暂踌蹰。
种菊次外韵。清代。恽珠。 主人幽兴学陶潜,植向东篱露未乾。花事一年从此尽,等閒莫作众芳看。
代简约诸丈复象冈书院。明代。陶益。 负笈遥思三十年,趋陪踪迹已茫然。青山一别长为客,白发重逢尽是仙。入望晴云团旧帙,唤愁春草藉虚筵。俗围破后还谁健,藜杖篮舆愿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