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珠帘一半垂,杨州风物最宜诗。
平山倚槛欧阳子,明月吹箫杜牧之。
吟笔新添梅鼎手,歌楼争觅竹枝词。
濡毫愿逐奚奴后,描尽春风芍药枝。
见维扬崔左丞。宋代。李思衍。 十里珠帘一半垂,杨州风物最宜诗。平山倚槛欧阳子,明月吹箫杜牧之。吟笔新添梅鼎手,歌楼争觅竹枝词。濡毫愿逐奚奴后,描尽春风芍药枝。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
李思衍。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沁园十二咏 其一 熙熙堂。金朝。李俊民。 眼前草木强争春,往日繁华一聚尘。山水中閒赏心在,不知谁是肯堂人。
湘中别成威闍黎。唐代。李群玉。 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游心杳何境,宴坐入冥默。解空与密行,名腊信崇德。吐论驾秋涛,龙宫发胸臆。群迷行大夜,浩浩一昏黑。赤水千丈深,玄珠几人得。持杯挹溟涨,至理安可测。宁假喻芭蕉,真成嗅薝卜。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清梵罢法筵,天香满衣襋.何方济了岸,祗仗慈航力。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园望一首。近现代。王易。 环阶花影日迟迟,此意惟堪圣者知。似妒雕梁栖乳燕,乍听碧树绕黄鹂。繁香是处春常在,憔悴频年鬓已丝。沾袖馀芳归未隐,深心收拾欲传谁。
盱眙怀常尉建。清代。王嵩高。 昔人耽吏隐,曾此驻高轩。白日无公事,青山满县门。调琴寄幽兴,拄笏欲忘言。不见神仙尉,诗成谁与论。
早发后河堤。清代。王权。 禹迹知何处,空留鸟鼠名。乱山迎马首,残月堕鸡声。客路盘云上,人烟隔涧生。谁家小儿女,酣睡失天明。
送丘都承。宋代。洪咨夔。 艺祖立鳌极,腹心赵书记。披图指幽燕,翰死谁可继。异时拾空城,中国坐自弊。伊吾纷抵掌,须作根本计。仁皇柔北夷,富公效表饵。终身耻言功,力辞枢密使。况今百年间,未洗新亭泪。平凉急寻盟,正恐废大义。中朝两说分,各植汉赵帜。诏书趣公归,渴欲断群议。矫矫鸾凤姿,鼎鼎廓庙器。持心水镜平,料事蓍蔡智。天道方好还,上策先自治。折衷和战间,守乃万全利。西关碎其有,东垒掇所弃。证状朝暮殊,守亦岂易事。医国得和扁,神圣工巧备。囊中黄昏汤,着手须早试。外御几边将,中权一阃制。当思择时髦,不在变局势。忠贤乃命脉,公道实元气。精神以此强,可却十万骑。淮南畏汲黯,奉天倚陆贽。中兴在公手,一语泽百世。太山重名节,鸿毛等富贵。不惟天下望,是亦文定志。紫枢摩斗极,青藜照中祠,江风驾樯乌,天阔秋雨霁。诸生笑牵衣,狂语出半醉。勿作醉语看,嚼蜡或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