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抹兰膏绿染衣,绿娇红小两相宜。华边剩有清香在,木石痴儿自不知。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四。金朝。元好问。 红抹兰膏绿染衣,绿娇红小两相宜。华边剩有清香在,木石痴儿自不知。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七娘子 秋夕。清代。庄盘珠。 怕听向晚西风紧。护银灯、夜久光才定。燕怪帘虚,虫惊砌冷。空庭露白秋无影。近来更苦清宵永。又添个、雁儿催□迸。怯凭红阑,慵行香径。春花不病秋花病。
麻衣道者术亲传,石室瑶编岂偶然。一钵旧携中岳顶,双灯今续大沩前。
封侯定远宁无骨,入相刚成且问年。愧我黄扉头白早,丹青行辟四门贤。
少林浮屠秋溟行脚都下以姑布术持卷乞题赋赠。明代。胡应麟。 麻衣道者术亲传,石室瑶编岂偶然。一钵旧携中岳顶,双灯今续大沩前。封侯定远宁无骨,入相刚成且问年。愧我黄扉头白早,丹青行辟四门贤。
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宋代。毛滂。 空庭不见人,乌啄僧台食。林深露未晞,微风漏花沥。
诚上人道元树石。元代。黄玠。 江风吹树叶尽脱,交枝相缠乱如结。箸节刻露夔一足,霜雪几年冻不折。昨夜沙头秋水生,怒湍触石与枨争。恐为浮槎逐海客,不见土羊成木精。
霜月吟。宋代。李新。 飘飘青女颜如花,云軿羽盖乘烟霞。手持凤尾青锦纹,扫空飒飒飞琼沙。嫦娥孤栖宫四寂,倚柱长吟愁永夕。曳裾摇佩渡明河,闲弄银波洗虚碧。婵娟相如争清夜,素彩寒光争相射。金乌翻树不成栖,哑哑半夜绕林啼。
徽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 主器归储嗣,神尧意独高。帝方游赤水,人已抱乌号。万国瞻双阙,三山戴巨鳌。思陵风雨夜,松柏漫萧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