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秋风生碧漪,看来都作忆君思。君于湖水元何与,此意冥茫自不知。
观湖宛转思及友人。明代。祝允明。 湖上秋风生碧漪,看来都作忆君思。君于湖水元何与,此意冥茫自不知。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贺兄得节二首。宋代。姜邦达。 难兄位品亚司空,腰下金章指日重。昼锦荣归何太晚,举头何啻仰高峰。
非意篇呈表臣。宋代。梅尧臣。 人言厨传繁,乃是郡久例。一日苟不修,未免众吠睨。饱尚谤所兴,饥必愠不细。损之礼渐隳,存之礼未替。心莫忽贱微,意莫徇贵势。我将取是然,敢以为君计。
为李立斋题其尊人茂林先生像。清代。陈恭尹。 冠履非畴昔,丰仪尚俨然。凤池身拜日,鸠杖独归年。笔下啼山鬼,诗成泣蜀鹃。开元旧供奉,原是李青莲。
偶阅楞严作 其三。明代。王世贞。 毋劳九品忆莲台,也莫栖栖代世哀。一念不生真体净,圆通大士应声来。
次韵程给事同孙觉学士杨宪景略天衣谒禹庙夜归。宋代。赵抃。 梵守近灵祠,偕游薄晚归。云疏通日影,风景作霜威。博约诗情健,盘桓酒力微。旌麾分颉颃,戈戟耸光辉。左右车帷彻,周连烛炬围。湖流平杳杳,泉派溅霏霏。却念观圭剑,仍欣赏钵衣。庙楼临浩渺,寺阁倚峨巍。灯火还城市,烟波远石矶。鼓钟初警动,驺驭始分飞。胜槩同时遇,贤朋共乐稀。佳章蒙寄贶,邻愧得仁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