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宿后自华阳行次昭应寄王直方。。沈亚之。 重归能几日,物意早如春。暖色先骊岫,寒声别雁群。川光如戏剑,帆态似翔云。为报东园蝶,南枝日已曛。
经难沮精舍故址。清代。胡金题。 掬月拈花迹已非,旧题零落澹禅扉。高人去后清风歇,丛石孤松近十围。
望春亭侍游应诏。唐代。杜审言。 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小臣同酌海,歌颂答无为。
虎丘有作。元代。周砥。 著屐登山宁惮劳,楼台重玩一周遭。剑池下见蛟涎碧,宝塔平临鹤背高。窅渺吴封难极目,凄凉霸业谩挥毫。把杯别有踟蹰意,不为西风叹二毛。
二十一日湖中。宋代。赵蕃。 岁晚仍湖路,客中还病身。似闻今大熟,那故独长贫。方朔一囊栗,季鹰千里莼。扁舟固高蹈,金马亦沉沦。
七弟示诗后又改缘字为川字因再次韵。宋代。苏颂。 幽栖新得地,朴饰敢求全。一亩真儒有,三年近道边。锄荒还见旧,革陋遂成妍。栋宇依岩畔,烟云入槛前。人非胜土木,心每惧冰渊。州处来閒燕,山居隔市廛。轩窗横列岫,屏嶂对先贤。念昔初经始,惟蕲远水泉。丘园宁待贲,宗庙贵为先。幸免灵台寄,重叨真室虔。颐生无异术,送死有新阡。世虑都忘矣,劳生此息焉。道腴甘淡薄,食邑减芳鲜。士誉言功德,僧谈半满偏。未从招隐客,不费买邻钱。昼静龙须坐,宵寒龟壳眠。藉莎毋剪薙,即石不磨镌。假职恩良厚,归田志益坚。秋毫知帝力,清白自家传。吾弟欣堂构,长言纪瓞绵。思亲乐京口,怀土限闽川。江左步兵酒,华阳小有天。衔杯蠲痼疾,行药助修年。更有扶衰物,邻家十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