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兴不孤,胜地此相呼。公等称词伯,余将混酒徒。
山光含浩荡,秋意飒江湖。乐事关穷达,浮生敢自诬。
同元美与诸比部早夏城南放舟 其五。明代。李攀龙。 春归兴不孤,胜地此相呼。公等称词伯,余将混酒徒。山光含浩荡,秋意飒江湖。乐事关穷达,浮生敢自诬。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次韵渊明饮酒诗 其十五。宋代。张耒。 岁晏霰雪集,客庭号北风。老人不复出,兀睡小斋中。忽然身且老,惜此岁时穷。一弛不再张,吾身如挂弓。
燮御史。元代。黄复圭。 红杏碧桃鳌顶开,青年白皙马蹄回。本随鸾凤冲霄去,却为豺狼按辔来。铁铸冠梁临画省,绣裁衫表照霜台。使骢往复东西道,欲候旌旄愧不才。
菩萨蛮。清代。端木埰。 中庭月色青于水,玉轮高扬天心里。月白露华生,秋蛬时一声。空阶和月坐,坐久浑忘我。凉思淡潇潇,悄然双白猫。
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僧房联句。唐代。段成式。 古画思匡岭,上方疑傅岩。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段成式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张希复
灵隐十咏 其八 翻经台。元代。李孝光。 高台亦荒芜,云气久己寂。伊人树白业,后来念遗迹。虫鱼出华言,科斗藏坏壁。嗟然不可见,风雨日易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