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侣登真几百年,清风遗影尚依然。琳琅翰墨精神在,我欲临文唤恕先。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三。明代。文徵明。 仙侣登真几百年,清风遗影尚依然。琳琅翰墨精神在,我欲临文唤恕先。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登祝融峰。明代。释古义。 层峦峭壁好摩天,四面云峰断复连。夏帝碑藏虫篆古,寅宾日出海边悬。遥看峻岭应回雁,欲过危桥去会仙。千载犹闻黄独美,几人能继懒残禅。
慈母石歌。明代。陈献章。 岩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为慈母石。慈母名来不可闻,巉岩兀嵂秋江碧。我闻慈母名,起我父母思。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徒伤悲。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逐日图生资。析薪与我代灯烛,鬻衣与我买诗书。朝夕俾我苦勤学,戒我勿似庸常儿。况生我命苦多疾,父母提挈绵岁月。一朝我病忽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父母衣我兮宁自寒,父母食我兮宁自饥。我今身为一命仕,薄俸堪将备甘旨。二亲已去掩荒丘,薄俸还将饱妻子。几回举箸食腥膻,默默不知双泪涟。收泪还将酒杯奠,杯奠不到音容前。慈母石,世罕有,汝在江头天地久。我思父母不能养,恨恨当同尔齐朽。呜呼罔极恩难报,幸今赖有移忠孝。尚当竭力事吾君,庶可扬名酬二亲。诗曰:谁化江边石,世传慈母名。神枯真可想,意得貌如生。行路三回顾,题诗独见称。丹青在人目,千古共沾缨。
饱良父弟横舟。宋代。曹彦约。 簿书日月费消磨,华鄂归来乐事多。已涉一川舟自在,相安众口麴平和。人生正好乘流止,尘世相逢对酒歌。欲泛五湖真浪语,浮家犹足镇风波。
夜宿华甥夕话斋与许东庐叙旧。明代。邵宝。 坐共青灯榻,真成夕话哉。暄凉才问昨,晴雨未知来。腊放诗人笔,春分野老杯。梅花应识我,相对一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