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
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
腊日与才伯小酌追怀去腊午门赐燕。明代。文徵明。 去岁嘉平燕紫宫,长筵错落午门东。一时随例沾恩泽,此日追思叹转蓬。节叙不禁双鬓改,江湖犹幸一樽同。柳条萱草何须问,且共天涯目断鸿。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过旧宅二首。唐代。李世民。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纫珮兰凋径,舒圭叶翦桐。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题元郎中新宅。唐代。王建。 近移松树初栽药,经帙书签一切新。铺设暖房迎道士,支分闲院著医人。买来高石虽然贵,入得朱门未免贫。惟有好诗名字出,倍教年少损心神。
朝回书寄乡中诸友。宋代。邓林。 千官待漏九门西,日日相随听晓鸡。赐对亲承天上语,献诗曾用御前题。词臣直夜分莲炬,宠诏褒经湿紫泥。寄与儒林诸待聘,文星今与泰阶齐。
近午独行溪上。明代。莫止。 拍岸新波泛落红,柳丝撩乱飏晴风。不知馀得春多少,行过溪桥日未中。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宋代。陆游。 兀傲胡床酒半醒,钓筒收尽数舟横。风生细葛无三伏,月上疏林正四更。北斗离离低欲尽,明河脉脉去无声。斥僊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