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洞天天上关,迢迢天路隔人间。手攀明月有几尺,海岸孤绝此何山。
大有洞天月下吟前韵。明代。湛若水。 大有洞天天上关,迢迢天路隔人间。手攀明月有几尺,海岸孤绝此何山。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留别娄诚善。明代。邵宝。 新诗赠我胜千金,病阁青灯字字心。正在溪冰山玉处,月明还听老龙吟。
瓜园诗。唐代。王维。 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前酌盈尊酒,往往闻清言。黄鹂啭深木,朱槿照中园。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
雪后晚望,寄子起。清代。李宪噩。 风色向林际,冷吟还水边。夕阳晴照雪,归鸟暮沈烟。树远分高寺,山昏合冻天。仍怀北城下,镫火独萧然。
悲遣十三章 其六。明代。王彦泓。 半月前还弄剪刀,剩抛金线几多条。病中改出裙花样,为向灵筵挂几朝。
寿岩老人歌。元代。杨维桢。 寿岩老人宋都督,不肯新朝食周粟。水晶国里七宝山,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黄石眠怒虎,圯上传书曾有语。归来牧羊寻赤松,万年枝上盘冬龙。冬龙万年与石斗,老人一杯持自寿。炼石未补天南孔,坐见瀛洲生软红。呜呼寿岩之人兮元不死,南斗化石齐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