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柳随花路四千,吟风弄月有双贤。西樵住过罗浮臈,待得春风送子旋。
丁未八月十三夜枕上预留洪觉山方明谷。明代。湛若水。 问柳随花路四千,吟风弄月有双贤。西樵住过罗浮臈,待得春风送子旋。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不见。清代。李锴。 不见西邻好,当时及老成。浮云随雨散,春草入秋生。旧俗悲前事,新愁惑旅情。哑哑乌鹊语,犹作故林声。
宿西寺。明代。释函可。 破寺背城郭,开门对巑岏。流云时入席,看斗独凭栏。松落子堪拾,菊荒英可餐。偶行出篱外,閒眺入林端。意静鸟俱息,身微叶共残。更无人问讯,自与月相干。池瘦荷衣碎,径斜鹤影单。疏髭先雪白,贱骨抵风寒。扶杖返虚阁,吹灯卧草团。人生苦不足,得此良已难。
读纬青姊遗稿。清代。张纨英。 浮生若流水,死别忽经年。泪眼惊秋早,离魂有梦牵。鹤飞华表月,花落夕阳天。此日西窗下,空馀咏絮篇。
宝云庵戒师。宋代。洪咨夔。 锺山好住苦弗住,驮岭难居真欲居。出地入天须任我,来今去古不关渠。万由旬上起肤寸,一刹那间弥太虚。识得鬘华云体段,妙高高处坐如如。
陪王大夫泛湖。唐代。方干。 去去凌晨回见星,木兰舟稳画桡轻。白波潭上鱼龙气,红树林中鸡犬声。蜜炬烧残银汉昃,羽觞飞急玉山倾。此时检点诸名士,却是渔翁无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