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似与甘泉通,风味两泉何以同。及泉煮玉为甘旨,始见乾坤造化工。
寄题卢民任玉泉别号。明代。湛若水。 玉泉似与甘泉通,风味两泉何以同。及泉煮玉为甘旨,始见乾坤造化工。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题源分竹亭。唐代。刘言史。 绕屋扶疏千万竿,年年相诱独行看。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谢西川可准上人远寄诗集。唐代。齐己。 匡社经行外,沃洲禅宴馀。吾师还继此,后辈复何如。江上传风雅,静中时卷舒。堪随乐天集,共伴白芙蕖。
赠茅山高拾遗蔓。唐代。章孝标。 人皆贪禄利,白首更营营。若见无为理,兼忘不朽名。幽禽窥饭下,好药入篱生。梦觉幽泉滴,应疑禁漏声。
花溪四松。宋代。毕仲游。 君不见吾植四松树,多植六松非溢数。高织筠笼避猛风,频挑壤穴防根蠹。直干清音已可怜,短长尺寸诗可传。草堂旧客今安在,锦里花溪四百年。
与潘王二丈同游南康郡圃致爽亭。宋代。陈宓。 瀑秩秩而可闻,山靡靡而旁绕。待皓月于台端,睇明河于木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