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款款扣柴关,两马冲云夜到山。秉烛呼童办茶果,泠泠清话到更残。
喜廖子峻堂教崔来修司训至清霞洞。明代。湛若水。 有人款款扣柴关,两马冲云夜到山。秉烛呼童办茶果,泠泠清话到更残。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白水丹丘。明代。黎民怀。 物外飞泉境最赊,羽人曾此事黄芽。炉经劫后无馀火,鼎落岩前有旧砂。雨过每藏瑶草涧,云深不见赤松家。莫言遗世无消息,服饵年来似可誇。
壶公山怀舍侄惟升。明代。谢肃。 骢马西临莆口大,一山千仞卓崔嵬。泉当绝顶通朝夕,日转壶中照殿台。弭节偶然观海去,省风宁为觅仙来。还怜须鬓都成雪,家侄何时共酒杯。
喜迁莺 赠汪东峰中丞巡抚江西。明代。夏言。 冠峨豸角。暂坐辍中台,行临方岳。虹井烟霞,东峰花鸟,江海十年离索。青琐先朝交契,白首此时欢谑。对尊酒,正枥马初喧,骊歌又作。抛却。念今日,处处民穷,不见闾阎乐。洗涤疮痍,挽回醇俗,须仗大贤经略。铁柱浮渊旧梦,画栋飞云高阁。大江畔,恐节钺难淹,庙堂有约。
登宝公塔。宋代。李流谦。 树老巢翻鹰亦化,锡飞近地鹤犹惊。太平寺主今安在,潮打山围建业城。
纸鸢声动,算离家、又过清明时节。一昔东风吹梦断,此际离愁难说。
菊槛评花,桐窗煮茗,曾记三秋别。片帆迢递,远山如阻千叠。
念奴娇 余于戊戌仲冬归娄江,倏又季春时矣,离思萦怀,填此词寄悔堂弟。清代。张玉珍。 纸鸢声动,算离家、又过清明时节。一昔东风吹梦断,此际离愁难说。菊槛评花,桐窗煮茗,曾记三秋别。片帆迢递,远山如阻千叠。遥想绮阁春融,尊开良夜,同盼团圆月。玉树琼枝看渐长,添得堂前欢悦。屈指归期,归期偏杳,柳岸应飞雪。最堪怜处,小桃红绽如血。
舟过故表伯父王氏宅前有感。明代。祝允明。 轻舟独汎午时风,车马当年一日空。绿水青门映红树,一时都入感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