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晦连日风雨赠别四首 其三

春晦连日风雨赠别四首 其三朗读

病较芳时晚,春含晦日阴。晓钟人不寐,旧雨客难寻。

院湿蛛丝重,庭虚鸟迹深。平明添好况,移竹满西林。

储巏

(1457—1513)明扬州府泰州人,字静夫,号柴墟。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历太仆卿、左佥都御史、户部侍郎,所至宿弊尽革。愤刘瑾所为,引疾求去,后起为吏部左侍郎,卒于官。博通古今,工诗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赐谥文懿。有《柴墟集》。 ...

储巏朗读
()

猜你喜欢

怀人更作梦千里,归思欲迷云一滩。

()

共醉高楼听渭城,每依天末望神京。东吴雅度归公瑾,西汉清才数贾生。

直以忧勤书短疏,肯将簪弁逐浮名。亦知昼夜通玄运,犹自临风寄哭声。

()

中朝旧德号儒宗,凤阁鸾台揖下风。梦寐升沉十年事,岁寒情分两人同。

竹篱茅舍穷愁我,红旆油幢富贵公。应有澄江如练白,愿凭尺素寄冥鸿。

()

连朝晴日破层阴,下泽翩翩兴愈深。水际风翻沽酒旆,静看飞鸟过平林。

()

孤竹身为百世师,范公手染退之辞。不知青社挥毫日,得似天章论道时。

()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