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千秋在,灵椿八百高。堂深天外雪,风壮海门涛。
烛为娇歌艳,觞传鹤羽劳。名香吾欲祝,髣髴听云璈。
寿刘内史奇公。明代。释今无。 大业千秋在,灵椿八百高。堂深天外雪,风壮海门涛。烛为娇歌艳,觞传鹤羽劳。名香吾欲祝,髣髴听云璈。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莺啼序。。宋词。 海隅正怨飘泊,况腥风冷雨。荷锄晚,乱发萧萧,模糊汗血尘土。茅檐静,三更过后,梦魂渺渺无归处。向昏窗暗泣,离合悲欢几度。十里后湖,芳堤携手,趁柳烟花雾。背人初系同心结,话儿低低倾诉。记潜来,花深径窄,又招惹蝶忌蜂妒。忍牵衣,蜜约叮咛,休将人误。当时年少,壮志凌云,把功名换取。方赢得,六月佳期,凤烛绮筵,翠袖红妆,双双起舞。帘下梳头,杯底浅唱,罗帐交颈鸳鸯宿。留恋时,浪打风流去。秦淮明月,夜深越过女墙,偏照不眠思妇。繁华事散,江水东流,愁云锁两浦。至此际,恩爱轻抛,擘钗分镜,泪眼相看,哽咽无语。山盟犹在,锦书偷寄,茫茫来日无归计。漫相思,望断天涯路。卿卿今夕灯前,从头细想,伤情何许。
游金山寺。元代。周伯琦。 江心一簇翠夫容,金碧晶荧殿阁重。隐士有缘来化鹤,梵王无语坐降龙。钟声两岸占昏晓,海眼中泠湛夏冬。八十高僧供茗罢,细谈苏米旧时踪。
殿前欢 襄阳战。元代。张弘范。 鬼门关,朝中宰相五更寒。锦衣绣袄兵十万,拔剑摇环,定输嬴,此阵间。无辞惮舍性命,争功汗,将军战敌,宰相清閒。
南乡子 和欧阳玄之韵。元代。许有壬。 高论听悬河。先知新诗问老坡。手冷不甘寒气早,谁呵。更被黄花笑鬓皤。风竹乱婆娑。老我衰颜藉酒酡。佳节重逢真可赏,赓歌。陶令壶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