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与山俱寂,方知役未宁。敷疮消热血,读史敌炎蒸。
沙上盟寻鸟,人间乞遇兵。从来湖海志,衰病已无成。
泊始兴城下 其三。明代。释今无。 忽与山俱寂,方知役未宁。敷疮消热血,读史敌炎蒸。沙上盟寻鸟,人间乞遇兵。从来湖海志,衰病已无成。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京师新郑与诸晁兄弟往还前后数诗 其四。宋代。吕本中。 今弟穷颜蠋,书生老仲舒。相招得共处,何往更安居。岁月尘埃外,桑麻雨露馀。送行无别物,圮上一编书。
对雪。。释妙声。 青天璚林九万里,朔风吹花如剪水。谢家女子强多才,却道柳絮因风起。冻雀无食愁奈何,纥干山头寒更多。穆王八骏在何许,千古空传黄竹歌。
九日酬颜少府。唐代。高适。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监州新定却寄并旧僚。宋代。张伯玉。 久从光禄长城戍,却到严陵旧钓滩。休问簿书边报急,且听宅舍水声寒。舟浮南渡云千里,睡起东窗日数竿。寄语晋溪溪上月,楚天虽远一般看。
夜坐怀刘用熙。明代。邵宝。 芦泉本是神仙骨,误落人间识者稀。听竹每联风雨榻,涉江曾制芰荷衣。台荒蓟北千金筑,帆远吴西一鹤飞。寒日萧萧那可度,凭君预拂钓鱼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