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如戟列高冥,霁月长悬满县庭。已播仁风成化国,更陪堤路应图经。
七桥流水融融碧,十里新松宛宛青。谁似四明明令尹,并将幽致托山灵。
徐戢斋父母重修青云桥路喜而有赋二首 其一。清代。陈恭尹。 双峰如戟列高冥,霁月长悬满县庭。已播仁风成化国,更陪堤路应图经。七桥流水融融碧,十里新松宛宛青。谁似四明明令尹,并将幽致托山灵。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橘洲行。宋代。张宪。 太湖之水分三支,注为长泖,东去无已时。泖湾之口有大橘,一树盘盘荫门楣,里邻呼为橘洲众所知。洲之上,橘之下,矮屋六七间,皆茅茨。孝子万生,三世以来皆居之。生衣无绫锦华,食无肉作糜。读书谈道操履步,步以古哲自砺不肯苟。为堂有老母白发垂,必须甘旨备二膳,家贫不常得,十年客寄为人训其儿。所得金,悉以为奉母资。母病下痢,不能自洁,生即弃业归。取中裙湔溲秽,手奉虎子,昼夜伺母,不使床席沾淋漓。母有女赘狠,婿不识孝义惟务利,日思剥取生家赀,甚至汤药之费亦来掊克,生即与之无吝词。惟恐致斗伤母慈,使母不得差,以陷终天无穷悲。卒能护持母病无恙,以终天年之寿期。噫吁閟!橘洲之水清且漪,橘洲之实硕且饴。饮洲之水,食洲之橘,谁无父母思?嗟哉!万生孝义今古稀,我诗直欲追韩奇。
浣溪沙。清代。杨玉衔。 地异桃源亦自仙。权为藕孔避兵人。洞猿野鹤许忘年。鬓色莫凭林色染,泉声何似杀声寒。又防流去作狂澜。
来从窦车骑行(自朔方行作)。唐代。李益。 束发逢世屯,怀恩抱明义。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遂别鲁诸生,来从窦车骑。追兵赴边急,络马黄金辔。出入燕南陲,由来重意气。自经皋兰战,又破楼烦地。西北护三边,东南留一尉。时过欻如云,参差不自意。将军失恩泽,万事从此异。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长戟与我归,归来同弃置。自酌还自饮,非名又非利。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问我从军苦,自陈少年贵。丈夫交四海,徒论身自致。汉将不封侯,苏卿劳远使。今我终此曲,此曲诚不易。贵人难识心,何由知忌讳。
吴原庙龙津亭。元代。吴当。 龙德为天用,神功发地灵。风行千里雨,气合两池星。肸蚃通幽閟,昭融接混冥。朝廷崇祀典,郡国载图经。阖辟乾坤大,高深海岳宁。祈禳端有自,黍稷肃惟馨。古庙丹青画,威颜土木形。红尘生澒洞,碧瓦见飘零。野甸寒芜白,高原老树青。江山馀胜概,党术有津亭。望远云三岛,凭虚屋四楹。衣冠存古制,翰墨表仪形。珠浦光仍复,绡人织未停。远孙来拜俯,遗事系瞻听。志已期增饰,谁能与勒铭。南阳吾独卧,西岭亦高扃。不作南岩梦,难招楚泽醒。题诗寄寥廓,感慨在郊坰。
秋暮田园杂兴二首 其二。元代。叶颙。 峰顶云闲懒出,松边鹤去应还。独步秋风顶上,兴来聊尽吾欢。
四用前韵酬达夫 其四。宋代。刘弇。 雀缘底事儿童戏,蛙为何人口舌争。待割金明一寻碧,恨无霜剪快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