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尚闻箫鼓响,开门领客兴来曾。历千万劫有今日,近四三年无此灯。
儿女竞歌桃叶渡,风光翻盛木香棚。承平愿与民同乐,老遇艰危气益增。
夜阑,再用前韵。清代。刘鹗。 夜半尚闻箫鼓响,开门领客兴来曾。历千万劫有今日,近四三年无此灯。儿女竞歌桃叶渡,风光翻盛木香棚。承平愿与民同乐,老遇艰危气益增。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寄怀海刚峰同年 其二。明代。郭棐。 春信翩迢递,言从建业来。喜瞻双鲤跃,光映五云开。莫漫悲时路,还凭振古才。何当对明月,握手一衔杯。
堰首哭叶秀才。明代。邱云霄。 剧谈疏阔想通儒,鸡黍空怀笑语初。一去云寰归独鹤,重来茅屋有残书。青云潦倒遗双剑,白帻凄凉旧短锄。憔悴碧山寒欲瘦,秋风堰上一沾裾。
八咏诗 其三 岁暮悯衰草。南北朝。沈约。 悯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径中。寒荄不可识。昔时兮春日。昔日兮春风。含华兮佩实。垂绿兮散红。氛氲鳷鹊右。照耀望仙东。送归顾慕泣淇水。嘉客淹留怀上宫。岩陬兮海岸。冰多兮霰积。烂熳兮客根。攒幽兮寓隙。布绵密于寒皋。吐纤疏于危石。既惆怅于君子。倍伤心于行役。露缟枝于初旦。霜红天于始夕。凋芳卉之九衢。霣灵茅之三脊。风急崤道难。秋至客衣单。既伤檐下菊。复悲池上兰。飘落逐风尽。方知岁早寒。流萤暗明烛。雁声断才续。萎绝长信宫。芜秽丹墀曲。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绿。山变兮青薇。水折兮黄苇。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径荒寒草合。桐长旧岩围。园庭渐芜没。霜露日沾衣。愿逐晨征鸟。薄暮共西归。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 其二。宋代。朱熹。 翩翩一马两肩舆,路转秋原十里馀。共说前山深更好,不辞迢递款禅居。
一夕览郑谷鹧鸪诗聊识其意。明代。何吾驺。 匿影深啼亦已阑,空令客袂怅江干。卑栖未敢争鸡食,度岭时闻唱路难。细敛羽毛那用锦,但存陵麓忍辞寒。中原多少能言鸟,莫以江南鹦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