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光浮士气和,不须更问夜如何?湟中愿学赵充国,徼外当如马伏波。
要使蛮夷归礼乐,伫看岭海罢干戈。不烦主将多忧顾,笳鼓归来杂凯歌。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一。清代。刘鹗。 玉节光浮士气和,不须更问夜如何?湟中愿学赵充国,徼外当如马伏波。要使蛮夷归礼乐,伫看岭海罢干戈。不烦主将多忧顾,笳鼓归来杂凯歌。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登颜园故阁诗。南北朝。萧绎。 高楼三五夜,流影入丹墀。先时留上客,夫婿美容姿。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衣香知步近,钏动觉行迟。如何舞馆乐,翻见歌梁悲。犹悬北窗幌,未卷南轩帷。寂寂空郊暮,非复少年时。
汴城八景 其八 百冈冬雪。明代。于谦。 冻合长河岁暮天,喜看三白兆丰年。东风柳絮沾衣袂,夜月芦花覆钓船。爱客不愁添酒兴,摽梅何必耸吟肩。梁园词赋应堪羡,赢得新诗入管弦。
谢人惠星冠。宋代。黄希旦。 学道多年尚屈蟠,岂胜仙伯赠峨冠。晓簪乍觉星攒顶,夜戴偏宜月满坛。对鉴宁烦朋友正,避时羞为利名弹。豫思他日云林下,轻罩纱巾鹤发寒。
和蒋御带荐合中三偈。宋代。释师观。 威音那畔绝安排,个里何曾有去来。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
黄州上已和王子方雪堂韵。宋代。李曾伯。 五年安出处,斯道系污隆。血指笑余子,头颅老此公。屋梁悬落月,花卉带香风。生气镇长在,大江流不穷。
一览亭。宋代。白玉蟾。 千山万山从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客来登此一览亭,东望长江渺无极。烟飞松坞晓苍凝,雨过竹林晚翠滴。人家楼阁下参差,天宇云霞上郁密。平湖青草覆白沙,峭崖断岸几千尺。芦荻丛中鸥鹭闲,来往渔舟三两只。柳阴浓淡夕阳斜,藓岩石磴满山赤。落鸦噪下枯树枝,鸡犬声中半樵笛。疎篱小屋可容膝,目对青霄一太息。满城车马走红尘,何人知享此幽寂。竹炉焚罢柏子香,甆杯倾泻碧玉液。饮到如泥卧石鼓,醒来瀹茗自闲适。啸咏太空歌一曲,风吼千林月华白。一览亭前双月明,诗成自觉天地窄。云崖烟树几重重,三百六十真奇峰。我将持斧扣洞门,借问蟠桃几时红。流光瞬息付一电,万事转头如去箭,南康有个陈参军,心镜如如成一片,自笑浮生若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