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张华的诗文(54篇) 张华的名句(215条)
围棋定策
咸宁五年(279年),杜预上表请求伐吴。据《晋书·杜预传》记载,杜预捧讨吴奏折入宫时,武帝正与张华下棋。杜预递奏折,陈利害,而晋武帝仍埋头于棋局,不做定论。张华便推开棋盘拱手说:“陛下圣明英武,国富兵强;吴主邪恶凶残,诛杀贤良有才能的人。现在就去讨伐他,可以不受劳累而平定,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武帝接受了他的意见,定下伐吴的计划,使分裂的中国再次得以统一。
穿屋而飞
元康五年(295年)时,武库起火,张华怕有人乘机作乱,先派兵把守周围,然后才安排人员救火,所以历代珍藏的宝物以及汉高祖刘邦的斩蛇剑、王莽的头、孔子穿的屐等全被烧毁。当时张华看到斩蛇剑穿透屋顶飞出,不知去向。
共游洛水
一次,众名士一起到洛水边游玩,回来的时候,乐广问王衍:“今天玩得高兴吗?”王衍说:“裴仆射(裴頠)擅长谈论名理,滔滔不绝,志趣高雅;张茂先(张华)谈《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王安丰(王戎)谈论季子(季札)、张子房(张良),也议论高超而玄妙。”
我所不解
刘讷刚到洛阳,见到众名士而感慨他说:“王夷甫(王衍)过于精明,乐彦辅(乐广)是我所崇敬的人,张茂先(张华)是我所不理解的人,周弘武(周恢)能巧妙地使用自己的短处,杜方叔(杜育)则不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博学多识
惠帝在位时,有人得到一只鸟,毛长有三丈,那人便拿给张华看,张华见了很凄惨地说:“这叫海凫毛,这东西出现,那天下就要大乱了。”陆机曾经请张华吃饭,席上有一盘腌鱼块,当时宾客满座,张华打开盘子便说:“这是龙肉。”众人不信,张华说:“可以试着用苦酒浇上,一定有异常的变化。”结果鱼块在浇上苦酒以后,发出五色光芒。陆机回头问送腌鱼的人,那人说:“在园中茅草堆下得到一条白鱼,样子长得非常奇怪,腌制以后,味道特别鲜美,所以才献上。”
武库的封闭很严,但有人忽然发现库中有只小鸡。张华说:“这必然是蛇变成的。”打开武库一看,小鸡旁边果然有块蛇皮。吴郡临平县的一处堤岸崩塌,出现一个石鼓,用槌敲击没有声音。惠帝询问张华原因,张华说:“可以取蜀地的桐木,刻成鱼形,就可以敲响。”惠帝吩咐按照张华的办法去做,果然在数里之外都可以听到鼓声。
双剑化龙
当初吴国还未灭亡时,斗星与牛星之间常有紫气,相信道术的人都认为这是象征吴国正强大,不可征伐,只有张华不以为然。吴国平定之后,紫气更加明显。张华听说豫章人雷焕精通谶纬天象,就邀请雷焕与他同住,避开旁人对他说:“我们一起去寻察天象,可以知道未来的吉凶。”二人登楼仰观天象,雷焕说:“我观察很久了,斗星牛星之间,有非常不一般的气息。”张华说:“这是什么吉祥的征兆呢?”雷焕说:“是宝剑的精气,上贯于天。”张华说:“你说得对。我少年时,有个相面的说,我年过六十,会位登三公,并当得到宝剑佩带。这话大概是会应验的。”因而又问道:“剑在哪个郡?”雷焕说:“在豫章的丰城。”张华说:“想委屈您到丰城做官,一起暗地寻找这把剑,可以吗?”雷焕答应了。张华大喜,立即补任雷焕为丰城县令。雷焕到丰城后,挖掘监狱屋基,下挖四丈多时,发现一个石匣,发出不一般的光彩,匣中有两把剑,剑上都刻有字,一把名龙泉,一名太阿。这天晚上,斗牛之间的消逝了。雷焕用南昌西山北岩下的土擦拭这两把剑,发出的光芒艳丽四射。用大盆装水,把剑放在上面,看上去光芒炫目。雷焕派任送其中的一把剑和北岩土给张华,留一把剑自己佩用。有人对雷焕说:“得到两把却只送一把,瞒得过张公吗?”雷焕说:“本朝将要大乱,张公也要在祸乱中遇害。此剑应当悬于徐君(徐稚)墓树之上。这是灵异之物,终究会化为他物而去,不会永远为人所佩带。”张华认为南昌的土不如华阴赤土,于是给雷焕写信说:“详观剑文,这把剑就是干将,与它相配的莫邪,怎么没有送来?尽管二剑分离,天生神物,但终究会会合的。”因而送给雷焕一斤华阴土。雷焕用华银土擦拭剑,剑更加光亮。张华被杀后,宝剑不知去向。雷焕去世后,其子雷华任州从事,一次带剑经过延平津时,剑忽从腰间跳出落入水中,雷华让人进入水中找剑,一直找不到剑,只见到两条龙各长数丈,盘绕在水中,身上有花纹,寻剑的人惊惧之下离开。一会儿水中光彩照人,波浪大作,这把剑也就消逝了。雷华叹息道:“先父化为他物的说法,张公终将会合的议论,今日算是验证了。”
擒获狐魅
据《搜神记》记载:张华任司空时,在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毛色斑驳的狐狸,活了很久,能够变化,它于是变成一名书生,想去拜见张华。它问墓前的华表说:“凭我的才貌,能不能去会见张司空呢?”华表说:“你能言善辩,没有什么不能做的,但张公明智而博学,恐怕你难以掌握,你去必定遭到侮辱,大概就回不来了。不但要丧失你千年修炼的本体,还会连累我深受灾祸。”狐狸不听它的话,于是拿着名帖拜见张华。张华看他年轻才俊,肤色洁白如玉,举止神情优雅动人,十分看重他。于是与他谈及文辞篇章,辩论考察名实关系,张华从未听过那样的言论。接着评论前朝历史,探寻诸子百家的精义,谈论老庄学说深奥的地方,揭示风雅绝妙的义旨,总结古代圣贤之道,贯通天文地理人事,规诫各派儒学,指责各种礼法,张华总是无法应答,张口结舌。张华于是长叹道:“天下哪有这样的少年!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精。”于是打扫坐榻请他留下,安排人加以防守。狐狸说:“您应该尊重贤士,包容众人,嘉奖人才而同情弱者,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主张的兼爱,难道是这样的吗?”说完,便要求告辞,张华已经派人守门,不能出去。狐狸过一会又对张华说:“您在门口设置兵士,定是对我起疑了。我担心天下的人将卷起舌头不说话,有智谋的人望着您的门不敢走进。我深感惋惜。”张华不回答,却让人受得更严密了。这时张华的好友丰城县令雷焕来拜访张华,张华把此事告诉他。雷焕说:“如果怀疑他,为什么不让猎狗去试试他呢?”张华于是叫人唤猎狗来试,狐狸见到猎狗竟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狐狸说:“我天生才智,你反正认为我是妖怪,用狗来试我。任凭你千试万试,难道能够伤害我吗?”张华听后更生气,说:“这一定是真妖怪,听说鬼怪忌惮狗,但狗只能识别几百年的妖怪,千年的老精怪,狗是不能识别的。只有用那千年的枯木照它,就会立刻现形。”雷焕说:“千年的神木,到哪里才能得到呢?”张华说:“世人传言燕昭王墓前的华表木已经千年了。”于是派人去砍华表。被派去的人到华表墓那里,忽然从空中降下一个穿青衣的小孩,问使者说:“您来做什么?”使者说:“张司空那里有一个少年来拜访,多才善辩,张司空怀疑他是妖怪,派我来砍取华表木照他。”青衣小孩说:“老狐狸不明智,不听我的话,现在连累到我,怎么能够逃掉呢?”于是放声大哭,一下子不见了。使者于是砍那颗华表木,木里留出血来;使者于是把华表木拿回去,点燃它用来照狐狸,竟是一只斑狐。张华说:“这两个怪物不遇上我,千年之内都不能擒获。”于是烹杀了狐狸。
文学
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钟嵘《诗品》评其作品多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实际上其作品多有“侠骨柔肠”,可谓诗如其人。《晋诗》收录有《门有车马客行》、《轻薄篇》、《游侠篇》、《博陵王宫侠曲二首》、《游猎篇》、《壮士篇》、《萧史曲》、《纵横篇》、《苦寒行》、《真人篇》、《励志诗》、《祖道征西应诏诗》、《祖道赵王应诏诗》、《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後园会诗》、《诗》、《上巳篇》、《答何劭诗三首》、《情诗五首》、《感婚诗》、《杂诗三首》、《拟古诗》、《游仙诗四首》、《赠挚仲治诗》、《招隐诗二首》、《荷诗》及七篇《诗》。《全晋文·卷五十八》辑录有张华的辞赋奏疏。
张华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博物志》共十卷,分类记载了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神话古史、神仙方术等。为继《山海经》后,中国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填补了中国自古无博物类书籍的空白。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此书原四百卷,晋武帝令张华删订为十卷,《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著录《博物志》即为十卷。 《隋书·经籍志》录《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收有《张茂先集》。
藏书
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家中藏书甚多,曾经搬家,光书就拉了三十车。身死之日,家无余财,只有文史书籍满架盈箱,且多珍善之本。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当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秘书监挚虞撰写官史时,都要借阅张华家藏图籍,以资取正勘对和参考。《册府元龟·聚书》称其“天下奇秘,世所稀有者,悉在华所”。对汉代典章制度,知其源流,武帝和群臣无不感到叹服。
书法
《宣和书谱》载有张华的草书作品《得书帖》及行书作品《闻时帖》。称他“作字尤工草书,不在模仿,其规矩气度似其人物。见索靖,遂雅相厚善,深与结纳。”《淳化阁帖》有其《得书帖》四行。
博闻强记
张华字茂先,是范阳郡方城县人。父亲张平,曾任渔阳郡太守。张华少年时孤苦贫寒,靠帮别人牧羊来养活自己。与他同郡的卢钦见到张华后非常器重他。张华的同乡人刘放也对张华的才能感到奇异,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张华的学识渊博,辞藻和顺而华丽,他聪敏而多才,图卦谶纬方技之类的书没有不详细阅览过的。少年时即注意修养身心,言行谨慎,举止一定要合乎礼度。见义勇为,周济危难。器量宽阔,胆识弘大,当时的人大多都不能测出他的学识程度。
他开始并不为人所熟识,于是创作了《鹪鹩赋》,通过对鸟禽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名士阮籍在看到这篇赋后,感叹道:“这个人是王佐之才啊!”张华的声名从此开始显著。被渔阳太守鲜于嗣推荐任太常博士,卢钦又把他推荐给司马昭,转任河南尹丞,还未上任,就被授职佐著作郎。不久,迁为长史,兼任中书郎。张华对于朝政所发表的意见以及所上的奏章,大多都被采纳施行,因此得以正式担任中书郎。
公元265年(泰始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受禅即位,建立西晋。拜张华为黄门侍郎,封爵关内侯。
张华的记忆力极强,而且学识渊博,对天下古今的事物都了如指掌。武帝曾向张华询问汉朝宫室制度及建章宫千门万户的情况,张华都应对如流,让旁听的人都忘了疲倦,他又在地上画出图样,武帝身旁的人都注视着他。武帝自己也感到很奇异,时人把张华比作是春秋时郑国的良相子产。数年后,被拜为中书令,后来又加官散骑常侍。张华在母亲去世时非常悲哀,武帝下诏劝勉,并强令他管理政事。
力主伐吴
当初,武帝与羊祜秘密谋划伐吴,群臣大多不赞同,只有张华赞成这一计划。
公元278年(咸宁四年),羊祜病重,武帝派张华到羊祜那里询问伐吴之计。羊祜对张华说:“现在主上有受禅让的美名,但功德还未被世人所称颂,孙皓的暴政已到极点,此时伐吴可以不战而胜。统一天下而兴办文教,那陛下可比尧舜,而臣下就好像稷契,这是百代难逢的盛事。如果放过这个机会,孙皓不幸死去,吴人另立明主,那么就算有百万大军,长江是难以越过的,这不是留下后患吗?”张华很赞赏羊祜的主张。羊祜又对张华说:“能实现我这个愿望的是你啊!”
公元279年(咸宁五年),西晋大举伐吴,武帝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策划及运输粮草,又与武帝一起制定作战计划。当时众军已经进发,但还未获成果,贾充等便奏请武帝腰斩张华。武帝说:“伐吴是朕的主意,张华只是与朕的意见相同罢了。”当时众人都认为不可以贸然轻进,只有张华坚持己见,认为伐吴必胜。
公元280年(太康元年),吴国灭亡,武帝下诏晋封张华爵为广武县侯,增加食邑一万户,封他的一个儿子为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还赐绢一万匹。
受忌外放
张华在此后声名显赫,为众人所推崇信服,把撰订晋史及修改礼仪规章的任务,都托付给他,有许多增减与修改。当时的武帝诏书诰文,都是张华起草的,他的声望名誉更加显赫,有任宰相(三公)的威望。而荀勖认为自己出身大族,凭着武帝对他的宠信,憎恨张华,常想伺机将张华调到外镇任职。适逢武帝问张华:“国家大事以后可以寄托给谁?”张华回答说:“才德兼备而又与陛下是至亲的,不如齐王司马攸。”此话与武帝的本意不符,荀勖离间张华的阴谋得逞,外调他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又兼任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张华在任内招抚接纳新归附的人,各族百姓都感念他的恩德,马韩、新弥等依山傍海,远离幽州、历代都不曾归附的二十多个国家,都遣使朝贡。当时幽州遥远的少数民族臣服,边疆安宁,粮食连年丰收,兵马强壮。
朝中议论想要让武帝召张华回京任宰相之职,又想要为他进号仪同三司,却遇到了冯紞的阻挠。张华曾在武帝面前说过冯紞之兄冯恢的坏话,而冯紞深得武帝宠信,常陪侍在身旁。一次,冯紞与武帝闲谈魏晋的轶事,借机向武帝说:“臣私下认为钟会的谋反是太祖(司马昭)造成的。”武帝脸色一变说:“你这是什么话!”冯紞脱冠谢罪说:“臣愚钝瞎说,罪该万死!但臣微不足道的意思,还可以再申述。”武帝说:“你还要说什么?”冯紞说:“臣认为善于驾车的人一定熟习马力的盛衰,善于为政的人必懂对官吏控制适度,所以子路因好胜被抑制,冉求因退让被任用,汉高祖子弟八个诸侯王都因过于宠信被夷灭,汉光武帝的诸将由于受抑而善终。这并非为君的有仁有暴,也不是为臣的有智有愚,而是压低与抬高,给予与夺取的不同造成的。钟会才能见识有限,而太祖夸奖太过,赞美他的谋略,宣扬他的名声才略,授以大权,委以重兵,所以让钟会自认为算无遗策,功勋无比,飞扬跋扈,所以造成他谋反叛国的罪。如果太祖善用他的能力,从大的方面控制他,抑制他的权势,用各种规则约束他,那他就无法有叛乱的心思,叛乱的事也不会出现。”武帝说:“是这样的。”冯紞叩头说:“陛下既然肯定臣的意见,应该防微杜渐,不要让像钟会之类的人再造成灾祸。”武帝说:“当今还有像钟会那样的人吗?”冯紞说:“东方朔有句话:‘谈何容易’。《易经》上说‘臣不密则失身’。”武帝让身旁的人退出去,说:“你尽情说吧!”冯紞说:“为陛下谋划的人,大功著于天下,海内的人没有不闻知的,据方镇统辖军马的人,都在陛下该忧虑的行列。”武帝沉默不语。
不久,武帝征召张华为太常,因为太庙屋梁折被免官。从此,张华在武帝在位期间,一直以列侯的身份朝见。
尽忠匡辅
公元290年(永熙元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任命张华为太子少傅,与王戎、裴楷、和峤都因有德望被杨骏猜忌,不得参与朝政。
公元291年(元康元年),杨骏被杀后,皇后贾南风将要废黜杨太后,当时群臣在朝堂商议此事,众人大多都顺承旨意,认为太后应该被废黜。只有张华认为应该仿效汉废赵太后为孝成后的例子,贬太后称号,仍然称武皇后,居于别宫。意见不被采纳,于是废太后为庶人。
同年,楚王司马玮受密诏杀害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等人,当时内外兵乱繁起,朝臣都感到恐惧,手足无所措。张华告诉惠帝说:“司马玮矫诏擅自杀害二公,将士仓促行事,认为是国家旨意,所以才听司马玮的。现在陛下可以派特使持幡让外军解除戒严,事件就可平息。”惠帝采纳了张华的意见,司马玮果然兵败。等到司马玮被杀后,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被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佩戴金印紫绶。张华辞去开府仪同三司之职。
贾谧与贾后共同商量,认为张华出身庶族,儒雅有谋略,往上没有威逼君主的疑虑,往下又是众望所归,打算依靠他总摄朝政,大事咨询于他。但还是犹豫未决,于是询问裴頠的意见,裴頠平时很尊重张华,非常赞成此事。张华于是受到重用,他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尽管在惠帝昏弱贾后残暴肆虐的时候,但天下仍然安定,这都是张华的功劳。张华怕贾后亲族势力强盛酿成灾祸,于是创作了《女史箴》来讽劝。贾皇后尽管性格凶暴嫉妒,但还是敬重张华。几年后,朝廷追论张华前后的功勋,晋封他的爵位为壮武郡公。张华推让十几次,惠帝下诏敦促开导,张华这才接受。
公元296年(元康六年),张华接替已去世的下邳王司马晃为司空,兼管修史之事。
谏废太子
公元299年(元康九年),贾后想要废太子司马遹,太子左卫率刘卞很受太子信任和优待,每次宴会,刘卞也一定参加。太子多次看到贾谧骄傲无礼,很憎恨他,并表露在言语神情中,贾谧对太子也愤怨不平。刘卞向张华询问贾后想要废太子的事情,张华回答说:“没有听说。”刘卞说:“我刘卞本是贫寒憔悴之士,在须昌县任小吏,受到您的提拔成就,才有今日。士感恩于知己,因此才无所不言,而您对我还有怀疑吧!”张华说:“假令有这回事,君准备如何应付呢?”刘卞说:“东宫才高德重的人如林,四个卫率有精兵万人,您居宰辅重位,如果能得到您的命令,朝见陛下,总领尚书事,将贾后废黜至金墉城,那只需要两个宦官就行了。”张华说:“现在陛下在位,太子是陛下的儿子,我又没有接受废立的诏命,唐突做这种事,是眼中没有一国之君,人子之父,而且是以不孝昭示天下。即使能成功,也不免获罪,何况外戚权臣满朝,权威不在一人,怎么能安然无事呢!”
不久,贾后让人作祈祷神灵的文章,文章含有叛逆的意思,让太子在酒醉时抄写,上呈惠帝。惠帝在式乾殿会集群臣,把太子的抄本遍示群臣,大家都不敢说话。只有张华进谏说:“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自汉武帝以来,每每废黜正嫡,总要引起动乱,况且大晋拥有天下的时间不长,希望陛下慎重考虑此事。”裴頠认为先要审讯传书的人,又请求检验字体真假,认为如果不这样,恐怕其中有诈。贾后便拿出太子平时写的启事十几张,众人比照,也没人敢说不是太子亲笔所写,议论一直到太阳偏西仍不能决断,贾后明白张华等人保护太子的意志坚定,因而上表请求将太子免为庶人,惠帝同意了贾后的意见。
被捕遇害
当初赵王司马伦任镇西将军时,扰乱关中地区,使得氐羌反叛,惠帝让梁王司马肜代替他。有人劝张华说:“赵王贪婪昏庸,信用孙秀,到哪里哪就乱,而孙秀狡诈多端,是奸人之雄。现在可以让梁王杀掉孙秀,这样就削去了赵王的一半力量,以此来给关右的人一个交代,这样不是很好吗?”张华赞同他的意见,司马肜也答应了。但孙秀的友人辛冉又对司马肜说:“氐羌自己造反,不是孙秀造成的。”孙秀因而得以免死。司马伦回京后谄媚贾后,希望能录尚书事,后来又请求任尚书令。张华与裴頠都坚持认为不可以,因此司马伦、孙秀把张华看作自己的仇人。
当初,张华所封的壮武郡有棵桑树变成了柏树,精通占卜的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他的住宅及官署多次出现妖怪。张华的小儿子张韪因为中台星散裂,劝张华逊位引退。张华不听,说:“天道玄奥莫测,只能修养德行来应天变罢了。不如静观以待,听天由命。”
公元300年(永康元年)四月,司马伦、孙秀准备废黜贾后,孙秀让司马雅连夜前往见张华,告诉他说:“赵王想要与您共同匡扶朝廷,为天下除害,派我来通知您。”张华拒绝。司马雅生气地说:“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还说这样的话吗!”头也不回就走了。
不久,张华正白天卧床休息时,梦见房屋忽然倒塌,醒后心中厌恶,当天夜里便发生政变,司马伦诈称惠帝有诏召张华入宫,张华于是与裴頠一起被捕。张华将死时对张林说:“你要谋害忠臣吗?”张林称自己有诏书,指责张华说:“你身为宰相,担负天下的重任,太子被废黜,却不能为气节而死,这是为什么呢?”张华说:“式乾殿议论此事时,我竭力劝阻,这是众所周知的,并不是我不谏啊!”张林说:“劝谏不被听从,为何不逊位?”张华无话可答。片刻,使者来到说:“有诏令杀您。”张华说:“我是先帝老臣,赤心如丹。我不怕死,只怕王室将有大难,祸不可测啊!”便在前殿马道南处被杀,又夷灭其三族,终年六十九岁。朝野群臣没有不悲痛的。
西戎校尉司马阎缵听闻张华遇害的消息后,独自前往抚摸张华的尸体痛哭说:“早劝您逊位而您不肯,现在果然不能幸免,这就是命啊!” 吏部尚书刘颂在知道张华遇害后,也哭得很伤心。后来听说张华的儿子得以逃脱,高兴地说:“茂先,你还有后代呀!”
张华爱惜人才,劝勉荐拔他们从不厌倦,即使他们身份穷贱,从事杂役之类的工作,但只要有一技之长、些许之善,张华便赞叹称道他,使他们的声誉得以传播。
公元301年(永宁元年),司马伦、孙秀被诛杀,由齐王司马冏辅政,秘书监挚虞向司马冏写信说:“张华死后不久,我进入中书省,得到张华在先帝时答诏书的草稿。先帝问张华可以肩负重任辅佐国家托以后事的人,张华回答:‘才德兼备而又与陛下是至亲的,不如齐王司马攸,应该让他留在京师镇抚国家。’他这种忠良的谋划,坦诚的言语,在他死后才被发现,令人信服,与那些随波逐流苟且偷安的人是不可同世而论的。议论他的人指责张华在愍怀太子被废时不能直言廷争。在那时,直谏的人会加上违命之罪而死。先圣教导我们,死而无益的人,不能责他人不死。所以晏婴作为齐国的正卿,在崔杼之难中不为国君而死;季札是吴国的宗臣,不争论逆命顺命的道之理。循理竭力而仍无所成,是不被圣人的教化所责备的。”司马冏因而向惠帝上奏请求为张华等人平反并追赠官爵。群臣议论时意见不一,而多数人认为张华被杀是冤案。壮武国臣竺道又请求长沙王司马乂,请求恢复张华的爵位,众人意见不一,很久都没有定论。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惠帝下诏为张华平反,恢复张华侍中、中书监、司空、壮武郡公、广武侯县的官爵以被没收的财产、印绶、符策,派使者专门吊祭。
当初,陆机兄弟志气高昂,自认为是东吴的名族,刚到洛阳时,不重视中原人士,见到张华感到一面如故,钦佩张华的德望风范,以师长的礼仪对待。张华被杀后,陆机为他作了诔文,又创作《咏德赋》来悼念他。
游侠篇。魏晋。张华。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游侠篇。魏晋。张华。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壮士篇。魏晋。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壮士篇。魏晋。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轻薄篇。魏晋。张华。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绫罗。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甲笫面长街,朱门赫嵯峨。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蹉。
轻薄篇。魏晋。张华。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绫罗。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甲笫面长街,朱门赫嵯峨。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