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有称位短句合计86句

时间: 2022-11-08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文言文中的有称位短句合计86句

1、本欲起身离去,奈何影子落人间。

2、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3、尘缘素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毕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4、初时初见,烟花一世繁,舞影乱,花落残,伊人浅笑定安然。

5、当你的诺言成为遗言,我如何再风流。

6、当我牵你衣袖,与你执手,我的生命便尽赋与你,相依相伴,或生,或死。

7、得饶人处且饶人,德恩广被虎亦亲。叻君留得三分面,一朝用得自宽心。——今狐神逸《霹雳剑踪》

8、都说你眼中开倾世桃花,却如何一夕桃花雨下。——恨醉《上邪》

9、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0、浮华一生,淡忘一季。空有回忆,打乱缠绵。笑容不见,落寞万千。弦,思华年。那些年华,恍然如梦。亦如,流水,一去不返。不泣离别,不诉终殇

11、红妆已过,一蓑烟雨任平生。

12、华丽的木偶,演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却逃不过背后的银色丝线。

13、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14、回首间几多欢笑昨夜天,残亿追旧年,而如今,人事早已飞远。

15、空灵的白螺壳,孔眼里不留纤尘,漏到了我的手里,却有一千种感情:掌心里波涛汹涌…

16、捧在手心的沙,滑落于指隙,培育了希望的冀,绿色的角芽撑开两瓣心花,靠在一起。凝固的记忆,诉说着不堪回首的童趣,散漫的男人没有种子的欲望,是因为缺乏女人水的浇筑,塑造一尊圣女高矗。

17、捧着飘落的花朵,恍然参悟了某种禅机:这不是偶然,而是相隔一世的际遇,亦或许是一种久别后的重逢!也许我与花是前世相知的恋人相识的旧友。

18、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把快乐装在心底,心里便会长满快乐。把快乐装在眼睛里,眼睛里就会满是快乐。

19、羌声单薄红尘颠倒换谁凭栏谁折腰

20、青落茶思之雨雾凉成花,边岸淳路聚结崖。明拦笛语瓷香阁,沁懂谁情断折发。——泊冉

21、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为弃者,一点执念而已。

2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行尽深情路,为与情相依。梦萦情牵,字字篆刻,两情久长,不在朝朝暮暮。曾经情,今夕依旧,往昔爱,今朝牵绊。一枕相思,一帘情切。对风长叹,对雨缱绻。把情字萦心,把心香挽结,相守,相望,只为三生石上刻相思,缘定前世今生。

23、人一直在这个喧闹的是世界走走停停,那双迷蒙的眼睛里,总是氤氲起一段一段不合节拍的雾气,因为分离,或许也因为相遇。

24、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会有某些莫名的坚持,并且以此感动着自己,却时常会在不经意间让真正重要的东西从指间流走。

25、如风的岁月里,寻寻觅觅、走走停停;不过是想找一个地方,安放我所有的故事。

26、如果爱是一场倾城的花事,醉了流年,醉了过往,那别离后的寂寞是不是就不会那么连绵?心的思念是那奔流的泉水,蜿蜒没有尽头。如果情是一卷泛黄的经书,明了轮回,明了劫数,那梦醒来是不是就没那么多无措踌躇?爱一个人会低到尘埃里,如果那时的'心端坐在云台,是否就没了最后撕心裂肺的疼痛?

27、如是我闻,辗转泪痕。立字章为碑,化结局为墓,败影萧条,这人生的来往脉搏,彼此磨合的情节,不过是一场自我独舞的戏剧角色,台上尽情的挥至绝美寂寞的霓裳,卸去台下的却是无尽的心酸和疲惫。这百态洞穿的真谛,还真是因为妩媚忧伤而变得风情万种了。

28、三千青丝,点墨成痴,望一段小桥流水,闻一地烟色残念。悠悠的来去,掬一捧清水,沉淀每一个阴霾,拂一缕风,只将心事不在与人愿违。琴瑟成韵共修书,但做凭栏红颜意……

29、韶华已逝,物是人非,坐拥天下又有何用,不如为他覆了江山袖手天下。

30、视线清晰穿过远山流云,飞鸟斜斜越过蓝天,大地清新明朗的没有一丝尘烟。

31、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32、思念,是秋雨缠绵时,屋檐洒落的滴答声,是春风乍起时,湖面泛起的微波。思念,是盛夏如火的骄阳,是寒冬寂寂的夜晚。

33、她说等一个人需要很久,过了日出和夕阳,她就打算翻过这座山,去那边的森林守候。

34、她坐在水阁之上,一塘的荷叶,一塘的风,塘边有不知名的老树,苍翠中漫过晕黄,是熟透的颜彩,就像从画中走出来。——唐七公子《华胥引》

35、问君食可足,谓君衣可暖,心念不敢对君语,恐君有所牵,卿今随军往,他年何时还,念君不许,心虔一卦祷君安。

36、我为得到您的垂青而幸福,又为离您如此遥远而感到伤悲。祈求上苍赐我以忍耐,并且不要把我俩重逢的良辰推得太远。

37、袭素衣,一抹浅笑,一世深情,淡淡容颜,只愿为你苍老。

38、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39、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40、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41、雨停了,天空会有彩虹;你走了,心晴不会再有;围绕你的繁忙已变成寂寞的夜灯……再没有清晰的笑意,只剩我独自一人想念会心的甜蜜。

42、在客栈品一杯茶,看着木窗外的一片绿色,花儿在散香,鸟儿在吟唱,我却不知你在何方。

43、在没有人像你这般让我酒为你醉,马为你追,剑为你挥,心为你坠,人谓痴狂,虽死无悔!

44、在这秋日的黄昏,我无法去做一些事情,想你的那份孤独落叶纷纷。

45、怎能忘记你的微笑和美丽的眼睛,还有那火热的、令人心醉的交谈?呵,这爱情的河里,流的全是对你的思念!

46、逐院凌青献月明思起,悲中故居空萧奇。若裁香茗子夜庭,笑客莫留黄叶莺。

4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4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5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一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

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举例]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举例]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二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三

古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结构

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

1. 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2. 省略句

3. 被动句

4.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5. 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1.“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

“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

“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

2.“是”格式。“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如: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岳阳楼记》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5. 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

“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

(一) 标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

1. 于(乎)式,即“动词+于(乎)+主动者。

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受制于人。

2.“见”,“见于”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为”“为所”“为所”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先发者制人,后发者为人所制。《项羽列传》

4.被(在文言中较为少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

(二) 意念被动

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

洎牧以谗诛。《六国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

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时因为表达的特殊需要而出现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 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在现代汉语中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也经常用主谓倒装句式。如:

太不聪明了,孩子!

(二) 宾语前置

1.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曷、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句:

子将安之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2.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非、弗、勿”或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与国也〉〉

以为天下莫己若者。〈〈秋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3. 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 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 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其斯之谓与!

无乃尔是过欤!

(三) 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

1.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1、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5、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6、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7、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8、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1、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2、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3、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1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7、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1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好词好句

1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20、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21、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2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3、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24、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25、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好词好句 唯美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2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7、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9、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30、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3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3、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34、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35、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36、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7、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38、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9、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40、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4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

42、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43、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4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4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