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断句”?
先从“句读”谈起。
“句读”一词最早见于汉代何休的《公羊传解诂序》,又称句逗、句投(du)、句度(du)、句断。关于什么是“句读”,前人的说法不一。其中,元代黄公绍的观点最令人信服。他在《韵会举要》一书中指出:“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也就是说,“句”是句末的停顿,而“读”则是句中的停顿。
由此看来,我们所说的“断句”,应该指的是对句意停顿的判断,而不是文句诵读上的停顿。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误解和曲解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一位
二、断句的基本原则
⑴总原则:是否需要“断句”,决定于句子的语气。
如上文所述,在整句或分句的结尾处要自然断句。因为整句或分句的句末是句子语气完备的地方。断句与句子的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例如,“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本纪》)。
以下几点虽是特例,但都和“语气”有关:
⑵主语较长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刺客列传》)。
⑶句首状语后要断句。
例如,“久之/荆柯未有行意”(《刺客列传》);再如,“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屈原列传》)。
⑷即使主语较短,但当出现表示提顿的词语(如“者”)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羽本纪》)。
⑸句中出现标示语气延长的词语(如“也”)时,其后要断句。
例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
⑹对话的提示语(如“曰”)后,要断句。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⑺主谓倒装时,中间要断句。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⑻独立成分前后,应该断句。
例如,“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孔子世家》);另如,“於/鲧哉”(《尚书》)
⑼词与词之间并列时,不必断句;但短语之间并列时,中间有较大的停顿,两者之间则需要断句。
例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这一句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内部则不必断句。
三、断句的基本方法
简要地说,断句的方法是:
⑴整体把握语段含意;
⑵尽量分清语段的层次;
⑶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前后延伸;
⑷用翻译的方式验证句子间是否意思连贯。
断句的步骤也大体如此。下面是笔者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一则断句训练题。文后的注释是原题所附。断句示例如下:
用斜线(/)为材料中画线的文句断句。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①侔②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
[注]节选自韩愈《送区册序》①廉利:锋利;②侔:如同
解题的方法与步骤演示:
⑴整体把握语段含意——准确断句的前提。
根据末句“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可以判断:写作本文时韩愈已被贬官阳山;选文开头“阳山,天下之穷处也”一句中的“穷处”应该是“偏远的地方”的意思;画线的文字具体描绘的就是阳山的“穷”。
⑵分清语段的层次——准确断句的基础。
从画线文字中的“陆”、“江”、“县廓”等字眼来看,为了显示阳山地处偏远,作者写两个层次的内容:地理环境(“陆”、“江”)和人居状况(“县廓”、“……之间”)。
⑶从最容易把握的句子入手,借助技巧加以判断——准确断句的关键。
首先,从注释的暗示入手,根据语法关系,我们可以找出这样一个句子:“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接下来处理前半部分文字。如前所述,这部分文字写地理环境,又可分“陆”、“江”两个小层次,再考虑到“丘陵之险”、“虎豹之虞”句式齐整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断句:“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后半部分文字的处理方法大体相同,此处从略。
⑷通过译文进一步验证——准确断句的保证。
事实上,只有断句正确,才能使译文语意连贯、语气畅通、上下文和谐浑整。所以,通过大体翻译原文,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断句的准确度。
【附】参考答案: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
四、断句的常用技巧
准确断句的最大技巧是增强文言文阅读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文言文语感。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但古人却能够几无障碍地阅读书籍。这对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从解题角度来说,在断句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标志”:
㈠句末语气词
管敏义先生在《句读考》中指出:“由于古书不施句读,所以运用大量虚词来帮助断句;反之,由于大量虚词的运用,又为古书不加句读提供了条件。”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汉语中的虚词就是标点符号”的观点。这些论述提示我们,文言断句首先要注意句中的虚词。
句末语气词标示着句子或分句的结束,对我们断句的帮助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句末语气词有以下8个:
⑴也——可以表示判断、肯定、解释、感叹、推测、疑问、祈使等语气。
例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⑵矣——可以表示强调、感叹、推测、祈使等语气。
例如:“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经》)
⑶耳——通常可以表示限制、肯定语气。
例如:“且吾所为者极难耳/……”(《刺客列传》)
⑷焉——表示加强、停顿、疑问等语气。
例如:“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庄子》)
⑸乎——表示反问、疑问、揣度、赞叹等语气。
例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⑹邪/耶——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
例如:“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邪/”(《史记》)
⑺哉——表示感叹、强化、揣度、反问、疑问等语气。
例如:“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⑻与/欤——表示询问、揣度、反问、感叹等语气。
例如:“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孟子》)
另外,有些句末语气词之间经常连用,用于强化语气。比较常见的有:
⑼而已:“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⑽而已矣:“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⑾乎哉:“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
⑿也哉:“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⒀则已、则已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
⒁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㈡句首虚词
利用句末语气词可以确定句子的“讫”,利用句首虚词则可以确定句子的“起”。句首虚词的断句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句首语气词是“夫”、“盖”。
⑴夫:“/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⑵盖:“/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
一些固定短语也常常用于句首。常见的有:
⑶于是:“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然则:“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⑸无乃:“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⑹是以、是故:“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⑺以是、以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㈢单独使用的叹词
在汉语语法中,这一类词语常被划分为“独立结构”,与常规的句子剥离开来。因而,这些单独使用的叹词可以作为一种断句的凭借。例如:
⑴呜呼:“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⑵嗟夫、嗟乎:“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本纪》)
⑶噫、噫嘻:“噫嘻/悲哉”(《秋声赋》)
㈣句式——对偶和排比
对偶和排比句的句式齐整,我们可以从这个特点入手进行断句。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⑴对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⑵排比:“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孟子》)
㈤其它
例如,⑴借助文体特点;⑵考虑语法搭配;⑶留心凝固结构;等等。本文不再一一赘述。每个人的文言功底和阅读习惯都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学会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办法和技巧。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文言文断句技巧知识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大多数同学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当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反复钻研,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层次,把有把握的地方断开。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当然,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如……何”; “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
9、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以课本为本,掌握常用实词、虚词、句法和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
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也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
第一,通文意。
拿到一个文言文篇段,先不要急着进入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篇段,大体上搞清这个文言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比如说文体,不同的文体往往表达的顺序、采用的方法乃至语言风格不容,确定了文体之后就可以帮助断句。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拿现代汉语对词语的理解来衡量文言文中的词语的意思,也就是不“以今释古”。这样在对每个词语意思准确理解和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句意、段意乃至文意,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才能有助于准确断句。
第二,标名词。
标名词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阅读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第三,看标志。
首先是虚词标志。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比如发语词等句首虚词:夫、盖、初、唯、斯,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都属于我们现在说的对话提示语,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所连接的是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联系的前后很紧密,一般在其前不断开,但是如果“而”是连接的两个句子,则往往在其前面要断开;其他的如:以、于、为、则,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则”有时放在句首,它的前面需要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大至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在这些关联词前一般要断句。
第四,用语法。
尽管文言文本来不大讲究语法的,但是我们后人还是根据古人的表达习惯总结出了一些文言表达的语法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句式规则(主要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来断句。此外,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如……何,奈……何,若……何,谁……者,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参考。
第五,明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现代汉语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几乎都可以从文言文中找到影子,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很好的断句。如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等,都是我们断句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的。
检测练习
阅读语段,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韩非子》)
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3.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 ,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参考答案
1.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2.译文: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诸侯国游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他妻子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就够了。”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3.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