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吴承恩短句整理86句

时间: 2022-12-02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西游记是吴承恩短句整理86句

1、事无三不成。

2、人将礼乐为先。

3、妖怪,哪里逃。

4、起头容易结梢难。

5、呔!俺老孙来也!

6、留得在,落得怪。

7、大王叫我来巡山。

8、千里姻缘使线牵。

9、一日官事十日打。

10、养儿不用阿金溺银。

11、父在,子不得自专。

12、山不碍路,路自通山。

13、只有错拿,没有错放。

14、风从地起,云自山出。

15、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16、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17、斋僧不饱,不如活埋。

18、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19、手插鱼篮,避不得醒。

20、嫁鸡逐鸡,嫁犬逐犬。

2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2、皮肉粗糙,骨格坚强。

2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4、癞母猪专赶金毛狮子。

25、皇帝身上还有三只御虱。

26、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27、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28、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31、马行千里,无人不能自往。

32、十日滩头坐,一日行九滩。

33、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34、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35、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36、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37、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38、我若走了谁替你降妖除魔。

39、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40、心行慈善,何需努力看经。

41、好吃没钱酒,偏打老年人。

42、求神问卜,不如自己做主。

43、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4、物有几等物,人有几等人。

45、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

46、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47、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48、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49、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

50、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这片天空。

51、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

52、你这猴头!快去救你的师傅吧。

53、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54、只要你心成志坚,回首处即是灵山。

55、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

56、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57、别有世间未曾见,一行一步一花新。

58、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玉山。

59、教训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罪。

60、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61、秋千锁冷空留影,羌笛声残静四方。

62、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在读书。

6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64、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65、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般看。

66、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67、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68、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万里天。

69、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70、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

71、遇方便时行方便,得绕人处且饶人。

72、粗柳簸箕细柳抖,世上谁见男儿丑。

73、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74、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75、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76、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77、天地本不全,经卷残缺也应不全之理。

78、告人死罪得死罪,须是理顺,方可为之。

79、世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回圆。

80、只要你心诚志坚,念念回首处,既是灵山。

81、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祸。

82、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古往今来第一妖。

83、公子登筵,不醉即饱;壮士临阵,不死带伤。

84、走是空,不走还是空,万物皆空,永远也皆空。

85、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86、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87、珍馐百味,一饱便休。只有私房钱,那有私房肚!

88、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89、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90、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91、菩萨、妖精,总是一念。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92、天无阴阳,日月不明;地无阴阳,草木不生;人无阴阳,不分男女。

93、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94、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95、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菩萨,妖魔,皆属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96、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97、猪八戒狼吞虎咽,沙僧告诫他要斯文时,八戒叫起来:“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道:“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我一般哩。

98、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止步,良久方去。

自明朝吴承恩著《西游记》以来,《西游记》成为华人社会中流传最广的神话小说。下面是《西游记》的句子摘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2、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3、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4、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5、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6、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7、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8、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9、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10、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11、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12、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13、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14、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15、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16、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17、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18、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19、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20、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21、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22、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23、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24、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25、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26、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27、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28、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29、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30、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西游记》的文化精神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小说虽藉着佛教框架构建西天极乐世界的人物体系,却赋予这些菩萨和佛祖更多世俗化的特点,表达其追求自由平等的观念。一方面依附于宗教思想构建整体故事,一方面又追求儒家理想的治世之道。

历代西游故事衍变到吴承恩手里,终于从宗教的副产品脱胎为一部独立的艺术品——《西游记》。虽然其故事题材仍然是宗教的,但却一扫早期故事中对宗教的神秘感和迷狂,正如冯雅静先生所言:“在小说中,浓缩着中国古代伦理的道义观、善恶观和抗暴驱邪观,蕴含着极其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是超越于宗教之上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作者在塑造西天诸佛与菩萨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一、世俗性

我国从明代中叶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建统治者更加腐朽,思想文化领域控制有所松动,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不断受到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传统的伦理价值与道德观念正在逐步瓦解,一种新的思想文化观念“心学”随之而诞生。“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明代心学是世俗化的理学,是礼文化在新时期的转型。”西天极乐世界中的佛与菩萨,作为《西游记》中一类整体形象,显然被作者赋予了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精神。无论是作为佛界泰斗的至尊如来佛祖,或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以及其他诸位法力无边的神佛们,都被作者注入了现实社会中世俗之人的性格特点。正如杨义先生所说:“佛祖、菩萨对人间财货、美色的蓦然回首,使之褪去了笼罩全身的灵光,沾染上一点尘世心理,或者人性的弱点。”作者描绘这一类型形象,带给人们的感悟是,这些神圣庄严的佛与菩萨们,明显地带有人间社会的世俗性。首先,西天诸佛与菩萨作为神圣的至高至善的代表,本应是法相庄严,神秘崇高的,可作者所描绘的佛祖与菩萨都不乏幽默细胞。其次,诸佛与菩萨也有心胸狭窄的一面。作为神圣慈悲的佛祖与菩萨,本来对一切善恶罪行都应以感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可是在小说中,我们时常能看见诸菩萨对世人的打击报复。如:乌鸡国国王被浸在井中三年。原因始末据文殊菩萨讲:“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我三日水灾之恨。”(第三十九回);朱紫国国王受“拆凤三年,身耽啾疾”(第七十一回)之折磨,也是由于佛母孔雀大明王的报复;观音菩萨虽然慈善可亲,但也会发怒。如当其听说红孩儿变作她的模样,把猪八戒捉了去后,“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悚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这菩萨火性不退’”,清人李卓吾在此评道:“菩萨也大怒,大怒便不是菩萨。”“火性不退,佛性自退也。”总之,《西游记》中西天诸佛与菩萨在作者的笔下已经被充分世俗化了,虽然他们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但他们的行为、语言、职衔等都如同俗世一样,人间气息极浓,而不再是那么高高在上。

二、中华民族渴求母性庇佑的心理

西天极乐世界中的如来佛祖与观音菩萨,作为取经事业的发起者与实施者,一个为至高至善的代表,一个为救苦救难的菩萨。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观音菩萨这个人物形象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完全脱离了正统的宗教教义,而是采取民间传说与宗教艺术相结合的手段,不自觉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母性崇拜意识融入其中,重点刻画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渗透了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对母性的渴求与依恋的文化观念。

观音菩萨不但外表异常美丽,更兼具救苦救难、慈悲心善、和蔼可亲的特质,浑身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其主动请缨,担当寻找取经人,负责领导取经任务完成的重任,充分表现了其大仁大爱的'母性光辉。佛祖传经的目的,是为了劝人为善、“养气潜灵”、“不贪不杀”(第八回),对于这一善举,心怀众生的观音菩萨自然是不辞劳苦、不畏艰辛的。她一手组建起的取经队伍成员,并不都是品性仁善、意志坚强、品行端正、能力超群的君子之辈,相反竟都是有罪之人:唐僧是前世不听佛讲而被贬下凡间的金禅子转世;孙悟空曾大闹天宫,被压于五行山下;猪八戒曾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身猪胎;沙僧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小白龙则纵火烧了龙王殿上的夜明珠。菩萨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罪过而弃之不用,反而不断发掘其身上的优点,使他们优化组合,赋予其重任,并在西游路上设计了九九八十一难,让他们锻炼心智,坚强意志,最后一步步地归于正道,甚至菩萨还鞍前马后的亲自上阵考验他们的决心与毅力(第四十二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真可谓用心良苦,而最后终于使一个肉身凡胎的唐僧和四个妖怪徒弟修成了正果。当然“这仅仅是就取经故事本身来说,推而广之,从整个人生的意义上讲,象征着母性的观音菩萨在一步步地引导着人们走上正大光明之路,取经的绝不仅仅是唐僧师徒,而是整个华夏民族。”

三、追求自由平等的观念

另外,从观音菩萨与孙悟空的关系来看,体现了作者追求朦胧的自由平等观念的文化精神,这与当时流行的“心学”密切相关。明代文人受心学的影响非常大,如王艮、李贽、何心隐等人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些文人普遍洋溢着一种叛逆的勇气和张扬个性的精神。心学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和自我,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创造了一种气氛,启发了一条新的思路,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吴承恩创造的孙悟空就是这样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叛逆张狂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英雄形象。《西游记》前七回基本上就是孙悟空个人的英雄传记,他本是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而成的天产石猴,一出世就显现了不寻常的勇敢,带领群猴发现了水帘洞,在这古洞神州、仙山福地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的自由自在的日子。然而它并不满足,想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奇寿,于是飘洋过海,寻师访道,终于学成归来,先闯龙宫,求取定海神针铁——如意金箍棒,后闹地府,把猴属一类的名字皆从生死簿上钩去了,被四海龙王与十代阎王告上天庭。受召安后,先被封作避马瘟,因嫌官小,打出南天门,后封作徒具空衔的齐天大圣,大闹蟠桃盛会,被二郎神捉住后,经“刀砍斧剁,枪刺剑咵,莫想伤及其身”(第七回),最后被老君放在八卦炉里煅烧了七七四十九日,不但没将其烧死,反而使之炼成了火眼金睛,又一次大乱天宫,玉帝无法,只好派人去请如来佛祖,最后终于将其压在了五行山下。孙悟空的自尊意识极强,其大闹天宫的直接原因就是玉帝藐视他,完全轻视他的手段和能力,不能真正地唯才是用,只知一味地欺骗和打击,这对于追求自由平等的孙悟空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因此,他向如来叫嚷道:“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七回),虽然行为叛逆至极,但也无非是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个性自由,可还是被如来佛祖一掌压在了五行山下。当观音菩萨受命于佛祖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时,路过五行山下,不禁为这个“十万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第八回)的英雄惋惜不已,当悟空稍流露出悔改之意时,菩萨立即满心欢喜,为其指引了一条再修正果的明路,而且,在西行取经的路上,观音又一再地考验、锻炼、帮助悟空修成正果。可见与玉帝相比,观音菩萨尊重人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尊重人对于平等自由的要求,可以充分引导、发挥人才的最大使用价值。

《西游记》优美句子摘抄(1)

西游开篇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水帘洞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花果山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晚风古意

岩前古庙枕寒流,落目荒烟锁废丘。白鹤丛中深岁月,绿芜台下自春秋。

竹摇青佩疑闻语,鸟弄余音似诉愁。鸡犬不通人迹少,闲花野蔓绕墙头。

五客诗咏

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青更新。

好句漫裁抟锦绣,佳文不点唾奇珍。

六朝一洗繁华尽,四始重删雅颂分。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古风·月夜怀故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氣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宝塔听夜

四壁寒风起,万家灯火明。六街关户牖,三市闭门庭。

钓艇归深树,耕犁罢短绳。樵夫柯斧歇,学子诵书声。

雷音古刹

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烧金;白鹤牺松立枝头,浑如烟捧玉。彩鳳双双,青鸾对对。彩鳳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正是地胜疑天别,云闲觉昼长。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

《西游记》优美句子摘抄(2)

1、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

2、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3、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4、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5、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6、神兵怒氣云惨惨,金箍铁棒响飕飕。

7、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8、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氣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9、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

10、仙名永注长生录,不堕轮回万古传。

11、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12、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13、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14、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15、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16、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17、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18、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19、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20、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21、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22、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

23、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24、时闻仙鹤唳,每见鳳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25、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26、髽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27、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28、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氣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29、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30、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31、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32、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33、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34、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35、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36、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氣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3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8、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来回甚易行。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39、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两崖花木争奇,几处松篁斗翠。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

40、幽禽□睆声,丹鳳朝阳立。石磷磷,波净净,古怪跷蹊真恶狞。

41、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繁还众。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四时浑不动。诚为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髒洞!

42、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录箓名。

43、炮云起处荡乾坤,黑雾阴霾大地昏。江海波翻鱼蟹怕,山林树折虎狼奔。

44、诸般买卖无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

45、千秋宝座都吹倒,五鳳高楼幌动根。

46、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水不能溺,火不能焚。

47、点头径过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馀程。

48、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录中。

49、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氣千条喷紫雾。

50、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

51、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鳳翱翔。

52、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

53、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

54、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