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愿佛光注照全家,祈如意伴您永远!新年快乐!
2、是您指引我走出第一步,生命中的第一位"上师",帮助我找到以后的路,谢谢您,妈妈!祝您新年快乐,违缘尽除,身体健康,永远开心。
3、愿你的法喜如雨,带来智慧甘露;愿你菩提心似火,焚烧一切烦恼;愿你的道歌清凉,唱出慈悲心语!
4、祝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5、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中秋节快乐!
6、送你一尊白观音,愿你清静无染;送你一尊红文殊,愿你照彻法界;送你一尊黄财神,愿你妙手金银;送你一尊黑护法,愿你金刚摧魔。
7、大千生色,万类蒙滋,敬维座下禅理日畅,福慧时增!
8、甘从苦来,乐蕴悲里,皎月朗星我都收藏于心。
9、年又一年,风风雨雨;一日又一日,日落日起。母亲的厚爱渗入我的心底。在这新春之际,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祝母亲安康长寿,欢欣无比。
10、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快乐随你一天;关心你的朋友,从早晨到晚上。念一声阿弥陀佛!祝你快乐永远!
11、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愿您在新年里广种福田,广结善缘,幸福与快乐常在!阿弥陀佛!
12、凛冽的清风和温暖的阳光同在!愿慈悲的法流滋润您的未来,愿智慧的光明照耀您的身心!愿您新年里成就智慧般若,六时吉祥!
13、道生于平和安静,德生于谦和大度,慈生于博爱真诚,善生于感恩包容,福生于快乐满足,喜生于健康成就,愿道德慈善福喜集您一生!新年快乐!
14、祝你新年里东行吉祥;南走顺利;西出平安;北去无虑;中有健康;左逢缘;右逢达;前有福星;后有菩萨;上可升官;下可发财;内积千金;外行好运;常行布施;兼济天下;内外法财;悉皆盈满;业障尽除;早证菩提。
15、声声的“阿弥陀佛”,是我真诚的祝福,愿你永远快乐和健康;句句的“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是我对你无限的祝愿,愿你具有文殊菩萨的智慧;念念的“观世音菩萨”,是我对你最诚挚祈祷,我最爱的佛友,愿你中秋节平安快乐,吉祥如意!
16、送你一件般若衣,前襟菩提心,后襟出离心,多闻是领子,善巧是袖子,戒律是扣子,禅定是里慧是面,口袋装方便,穿上吧。祝你新春吉祥!
17、道生于平和安静,德生于谦和大度,慈生于博爱真诚,善生于感恩包容,福生于快乐满足,喜生于健康成就,愿道德慈善福喜集您一生!
18、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佛菩萨,人天善神,都看着你。
19、愿你的法喜如雨,带来智慧甘露;愿你菩提心似火,焚烧一切烦恼;愿你的道歌清凉,唱出慈悲心语!愿你我生生世世长相逢,同行同愿同圆种智功德海。
20、情重意重,情意重重,佛缘修意缘广结善缘,对面相谈是有缘,再而相见是天缘,今生相聚前世缘,互相关心要惜缘!三吉祥即三藐三菩提心!新年吉祥如意。
21、飘动的经幡,转动的经轮,祥和的`颂经声,飞舞的风马,六字真言的祝福,佛菩萨的保佑。
22、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送你一尊白观音,愿你清静无染;送你一尊红文殊,愿你照彻法界;送你一尊黄财神,愿你妙手金银;送你一尊黑护法,愿你金刚摧魔。
23、安住当下,身心悉清凉;慈悲喜舍,福慧双增长!新年佳节,祝您和家人欢喜吉祥,如意安康!
24、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25、我生生世世长相逢,同行同愿同圆种智功德海。
26、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凉风,冬有飘雪。心中若无烦愁事,便是此生好时节!祝吾友开心!
27、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快乐随你一天;关心你的朋友,从早晨到晚上,念一声阿弥陀佛!祝您快乐吉祥永远!
28、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愿您新年里福慧双增,破除烦恼,法喜充满,吉祥如意。
29、年复一年无量寿,月又一月琉璃光,日日夜夜观自在,时时刻刻妙吉祥。祝新年快乐!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末学合十,向同参道友恭祝新年快乐日日精进!
30、太平盛世自在年,梵音鼓乐舞翩跹,梵香一柱向佛前,普愿福慧增无边!祝您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3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当你的目光落在手机上,我的祝福就会在刹那间被你收藏,无论你身在何方,都愿您在新年里广种福田,清净身心,早证菩提!
32、祝你东行吉祥;南走顺利;西出平安;北去无虑;中有健康;左逢缘;右逢达;前有福星;后有菩萨;上可升官;下可发财;内积千金;外行好运;常行布施;兼济天下;内外法财;悉皆盈满;业障尽除;早证菩提。
33、声声佛号传祝福,句句咒音达情意;朵朵莲花缀莲台,首首梵呗除烦恼;盏盏心灯照暗夜,把把红炬遣无明;愿你福慧双增,扎西德勒!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34、佛法给了我一片蓝天,佛法了我一方沃土,佛法是我生命里永远的太阳,祝恩师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35、阿弥陀佛!愿您生生世世,不迷正路修行;直取菩提上果,遍度法界众生。新年吉祥安康!
36、愿清香的檀香味带走你一天的疲倦,愿清晰的戒定慧增添你无限的清净,愿幽雅的佛乐为您祈祷,愿观世音菩萨永恒在你心间转到,保你身体健康,法喜充满,春节快乐。
37、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彩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佛菩萨,人天善神,都看着你;把握好每一个念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愿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38、由积广大施福资,出离凡俗而成佛,往昔诸佛所未度,诸有情众我当度,我以所有救生业,及施所生诸福善,愿证佛位度世间,从烦恼中得解脱,佛成道日吉祥。
39、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愿三宝护念你!愿上师摄受你!愿护法拥护你!自利又利他,快乐幸福的度过暇满人生!
40、愿佛法的人生伴随你;观音的慈悲充满你;文殊的智慧带领你;地藏的愿心加持你,普贤的行愿成就你!愿你在佛菩萨的加持下一切如意,法喜充满。合十敬祝同修新的一年里,家家吉祥,一切圆满。
41、一个对众生充满极大的悲心、对诸佛具足极大虔诚的人,无疑的将领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愿您新年里福慧双增,业障消除,早证菩提!
42、真心祝愿您增长福寿,如意吉祥,愿三宝加持和护佑。
43、声声佛号传祝福,句句咒音达情意;朵朵莲花缀莲台,首首梵呗除烦恼;盏盏心灯照暗夜,把把红炬遣无明!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44、一年一度您的日子,在没有我在身边的时候希望也能快快乐乐过每一分每一秒。老爸,辛苦了!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报父母恩咒)。
45、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天。阿弥陀佛!
46、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只求高兴就好!希望你多念一声佛,少一分烦恼!天天快乐!
47、把握好每一个念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48、妈妈我感谢你赐给了我生命,是您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无论将来怎么样,我永远爱您,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49、愿佛光普照,法喜充满!愿三宝加持,福慧双收!更上一层楼,早登无上觉!时时心清净,日日事吉祥!
50、凛冽的清风和温暖的阳光同在!愿慈悲的法流滋润您的未来,原智慧的光明照耀您的身心!愿六时吉祥!
引导语:苏轼写给秦观的一首诗,怎么解?意义是什么?下文是有关秦观给苏轼的诗资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宋代文学家苏轼合秦观是好朋友。一次,秦观出外游玩。很长时间没回来。苏轼很惦记他,就写信询问他的情况。不久,秦观给苏轼回了一封奇怪的信,只见信纸上写了14个字,排成一圈:
已暮赏
时 花
醒 归
微 去
力 马
酒飞如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环诗,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外的生活合情趣。内容是: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秦观师徒情
熙宁十年(1077),苏东坡从密州太守移任徐州太守,秦观前往拜谒,师徒二人欢聚了一段时间。嗣后,秦观仿照李白的名句“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写诗向苏东坡致意:“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
邢恕评论秦观的文章铢两不差,不是从大秤上称来的,而是从戥子上戥来的。有人告诉秦观:“东坡先生夸赞你的诗文如美玉无瑕,倘若较量精雕细琢的功夫,没几个人能比得上!”秦观说:“年少时,我喜欢作赋,雕琢的习惯早已养成,对于炼字我从不畏难。但有时候雕琢太过,就会辞华气弱。”秦观有自知之明,这个优点许多文人都不具备。后来,李清照将秦观的词定性为“小家碧玉”,元好问将秦观的诗定性为“女郎诗”,都是针对他“辞华气弱”的短板而言。
苏东坡将秦观视为“异代之宝”,盛赞这位门徒有“屈宋之才”,但他偶尔也会出语批评。有一次,苏东坡对秦观说:“真没想到,你近来居然学习柳耆卿,创作艳词。”秦观辩解道:“虽然我学问不济,但还不至于此。”苏东坡就拎出秦观的词句“销魂当此际”来敲打他,认为这是典型的柳永句式。敲打完毕,苏东坡问起秦观的新作,秦观随即吟诵“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苏东坡说:“十三个字只描写了一个人骑马从楼前经过,太浪费笔墨。”很显然,苏东坡对秦观的作品期望值很高,他特别欣赏秦观的代表作《满庭芳·山抹微云》,当众称呼秦观为“山抹微云君”。
谪居黄州时,苏东坡写信给秦观,劝他多著书,此前所论“练兵”、“治盗”的篇目很好,具备实用价值。至于时政,多有忌讳,少谈为佳。苏东坡还劝导秦观在著书的同时积极应举,争取早日考中进士。
在《苏轼全集》中,收录了苏东坡写给王安石的两封书信,其中一封书信的篇幅较长,主题却只有一个:向王安石极力推荐秦观,表彰秦观的几大优点:“行义修饬,才敏过人,有志于忠义”,“博综史传,通晓佛书,讲习医药,明练法律”。苏东坡深知王安石的影响力巨大,只要他肯在公开场合夸赞秦观几句,世人就会重视秦观的才华和品德。
苏东坡有一个苦命的同胞姐姐,由于婚姻生活不幸,年纪轻轻就弃世了。民间故事却给他杜撰出一个才智不凡的同胞妹妹。“苏小妹三难新郎”流传甚广,那位遭到编派的新郎就是秦观。倘若不是苏东坡从旁支招,新婚之夜,秦观连洞房都进不了。实际上,秦观的妻子是徐文美,他钟爱的女人是边朝华。
古人认为,玄虚的诗谶非常灵验。宋朝时,于诗谶之外,又添词谶。秦观在处州梦中作词,结尾是“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预示他将死于古藤州(今广西藤县)。后来,苏东坡听侬君沔讲起秦观的这桩轶事,为之老泪纵横。
元符三年(1100)初夏,苏东坡奉命从海南儋州移居广西廉州,他写信约秦观在海康县见面。令苏东坡高兴的是,秦观“意色自若,与平日不少异”,但令他吃惊的是,秦观自作挽词一首:“……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藤束木皮棺,蒿葬路傍陂。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秦观自料身后事如此凄凉,字字催人泪下。
只过了一个多月,秦观就在藤州光化亭中暑去世。死前,他给客人讲述梦中所得的长短句,直讲得唇干舌燥,想要喝水,凉茶端来了,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它,微笑而逝。
苏东坡得悉噩耗,两天吃不下东西,但他怀疑这个消息属于误传和谣传。别人曾多次误传和谣传过他的死讯,不足为奇。苏东坡抵达白州(广西博白县)那天,秦观的死讯得到证实。他写信给欧阳元老,哀叹道:“当今文人第一流,岂可复得?此人在,必大用于世;不用,必有所论著以晓后人。前此所著,已足不朽,然未尽也。哀哉!哀哉!”
秦观死于知命之年,在苏门四学士中,年寿最短。噩耗传开,一位爱慕他的'歌姬伤心不已,自杀身亡。一年后,苏东坡病逝于常州。
秦观轶事典故
少游为黄本校勘甚贫,钱穆父为户书,皆居东华门之堆垛场。少游春日作诗遗穆父曰:“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穆父以米二石送之。《王直方诗话》
王右丞二月十一日生日。程文通诸人前期袖诗草谒秦太虚,问曰:“右丞生日,必有佳作。”少游以诗草示之,乃押九青韵俱尽。首云:“元气钟英伟,东皇赋炳灵。蓂敷十一荚,椿茂八千龄。汗血来西极,抟风出北溟。”诸人愕然相视,不敢更出袖草。《桐江诗话》
秦少游晚出左掖门,有诗云:“金雀觚棱转夕晖,飘飘宫叶堕秋衣。出门尘涨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识者以为少游作一黄本校勘而炫耀如此,必不远到。《诗话总龟》
少游绍圣间以校勘为杭倅。方至楚泗间,有诗云:“平生逋欠僧房睡,准拟如今处处还。”诗成之明日,以言者落职,监处州酒。人以为诗谶。《王直方诗话》
吕申公在扬州日,因中秋令秦少游预拟口号,少游遂有“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之句。是日微阴,公云:“使不著也。”少游复作一篇云:“自是我公多惠爱,却回秋色作春阴。”《苕溪渔隐丛话》
东坡初未识秦少游,少游知其将至维扬,作坡笔题壁于一山寺。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百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岂此郎也!”《冷斋夜话》
廌谓少游曰:“东坡言少游文章如美玉无瑕,又琢磨之功,殆未有出其右者。”少游曰:“吾少时用意作赋,习惯已成。诚如所谕,不畏磨难。然自以华弱为愧。”邢和叔曰:“子之文铢两不差,非秤上秤来,乃等子上等来也。”《师友谈记》
少游尝以真书题邢敦夫扇云:“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山谷见之,乃于扇背小草题一诗云:“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公裘。金钱满地无人贯,百斛明珠薏苡秋。”少游后见之曰:“逼我太甚!”《诗话总龟》
山谷戏书少游壁诗,有“谁馈百牢鸜鹆眼”之句,注“鸜鹆”以指所盼者。《山谷诗话》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坡又问别作何词,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东坡曰:“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高斋诗话》
东坡呼少游为“山抹微云君”。《艺苑雌黄》
少游在蔡州,与营妓娄婉字东玉者密,赠之词,有“玉佩丁东”句。又有赠陶心儿词云:“天外一钩横月带三星。”东坡诮其恐为他妓厮赖。高斋诗话:山谷次韵孙子实寄少游诗云:“才难不易得,志大略细谨。”王立之诗话:少游极怨山谷此句,谓言蔡州事,少人知者。《山谷诗注》
杭有一倅,闲唱少游满庭芳词,偶误举一韵曰:“画角声断斜阳。”琴操在侧曰:“画角声断谯门,非斜阳也。”倅曰:“汝可改韵否?”琴即改云:“山抹微云,天连香草,画角声断斜阳。暂停征辔,聊共饮离觞。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红墙。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漫赢得秦楼薄幸名狂。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东坡闻而赏之。《能改斋漫录》
程伊川一日见少游,问:“‘天若有情,天也为人烦恼’是公词否?”少游意伊川赏之,拱手逊谢。伊川云:“上穹尊严,安得易而侮之?”少游惭而退。《瓮牖闲评》
秦少游观辋川图而愈疾。《香祖笔记》
畅姓惟汝南有之。其族尤奉道,男女为黄冠者十之八九。有女冠畅道姑,姿色妍丽,神仙人也。少游挑之不得,乃作诗曰:“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超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桐江诗话》
秦少游侍儿朝华,姓边氏,京师人。元祐癸酉纳之。尝为诗曰:“天风吹月入阑干,乌鹊无声子夜闲。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时朝华年十九。后三年,少游欲修真断世缘,遂遣归父母家,以金帛嫁之。朝华临别,涕泣不已。少游作诗云:“月雾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朝华既去二十余日,使其父来曰:“不愿嫁,却乞归。”少游怜而复取归。第二年,少游出倅钱塘。至淮上,因与道友议论,叹流光之遄速,谓朝华曰:“汝不去,吾不得修真矣。”亟使人走京师,呼其父来,遣随去。复作诗云:“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肠断龛山别离处,夕阳孤塔自崔巍。”时绍圣元年五月十一日,少游尝手书记其事。未几,遂窜南荒。《墨庄漫录》
秦少游南迁至长沙。有妓平生酷爱秦学士词,至是知其为少游,请于其母,愿托以终身。少游赠词,所谓“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者也。念时事严切,不敢偕往贬所。及少游卒于藤,丧还,将至长沙。妓前一夕得诸梦,即送于途。祭毕归而自缢。《陔余丛考》引《野客丛书》 按今《野客丛书》不见此条,《夷坚志》载此事。《容斋四笔》又自辨之。
瞿塘之下,地名人鲊瓮,少游尝谓未有以对。南迁度鬼门关,乃为绝句云:“身在鬼门关外天,命轻人鲊瓮头船。北人恸哭南人笑,日落荒村闻杜鹃。”《侯鲭录》
少游谪古藤,意忽忽不乐。过衡阳,孔毅甫为守,与之厚,延留待遇有加。一日饮于郡斋,少游作千秋岁词。毅甫览至“镜里朱颜改”之句,遽惊曰:“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遂赓其韵以解之。居数日别去,毅甫送之于郊,复相与终日。归谓所亲曰:“秦少游气貌大不类平时,殆不久于世矣。”未几卒。《独醒杂志》
潭守宴客合江亭,张才叔在坐。有一妓独唱二句云:“微波浑不动,冷浸一天星。”才叔索其全篇,妓曰:“夜坐商人船上,邻舟一男子倚樯而歌,不能尽记。”有赵琼曰:“此秦七声度也。”使人访之,果少游灵舟。《五岳志》
秦观子湛,大鼻类蕃人,而柔媚舌短,世目为“娇波斯”。《鸡肋编》
靖康间,有女子为金虏所俘,自称秦学士女,道上题诗云:“眼前虽有还乡路,马上曾无放我情。”读者凄然。曾季狸作秦女行。《梅磵诗话》
被贬雷州
北宋哲宗时期,因为新旧党争,秦观被贬杭州通判,旋贬处州酒监税、后又移至彬州、横州编管,不断南迁,元符元年(1098年)秋,贬到海康。这是秦观贬谪生涯的最后一站。也就在雷州,秦观走过了他人生最后三年时间。
秦观初到雷州,故乡高邮正是雨打芭蕉,蟹肥虾美之时,而他长期活动的东京也是梧桐落叶,大雁南飞,但在雷州,依旧艳阳高炽,与溽夏无异。人在万里,江湖飘零,知已难遇,故人长绝,加上雷州风土故物不类中原,多愁善感的秦观每日郁郁寡欢,他写诗道:“白发坐钩党,南迁濒海州。……灌园以糊口,身自杂苍头……鹪鹩一枝足,所恨非故林。……海康腊己酉,不论冬孟仲……可怜秋胡子,不遇卓文君。”这种情绪等到这一切在苏东坡到来才有所改观。
雷州永别
宋哲宗元符元年初冬(1098年),秦观的恩师苏东坡在海南岛昌化军(今海南儋县中和镇),遇赦北归途经雷州,两人相见,恍如梦寐。秦观拿出自已在雷州写的诗请老师批评,苏东坡哈哈大笑,也拿出一把扇子递给秦观,秦观接过一看,原来是自已南谪过程中写的一首《踏莎行》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整首词充满了伤感,甚至有点凄厉。据说苏东坡听到这首词之后,叹息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看到老师将自己的作品写在扇子上随身携带,秦观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至于秦观给苏东坡看的诗,有人说是他连夜写的《自挽诗》,里面有这些句子:“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奇祸一朝作,飘零至于斯。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时?”但也人说这首《自挽诗》作于元符二年,如是,那就是苏东坡走后几个月的事了,那么,呈给老师的当是《海康书事》等作品。
看了秦观的诗,苏东坡感慨万千,他和秦观在文学观念上是不一致的。苏东坡生性乐观,喜欢写一些豪放的词,虽也有伤感之作,但大体是格调昂扬,由此对秦观的婉约风格颇有批评,曾调侃这位弟子为“山抹微云君”。而此时,同样被贬的经历,多年宦海沉浮,特别是秦观被贬,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自己的连累,[3]苏东坡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包容性。苏东坡一边看,一边赞叹,但他也想,整天生活在这种情绪中,决不是延寿之法。于是他想办法予以引导,第二天,两人共游雷州,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不时引起苏东坡的开怀大笑。老师的乐观也感染了学生,也冰释了秦观多日的痛苦。在天宁寺,苏东坡看到寺门上“万山第一”四个大字,禁不住又笑了起来,那是一年前路过雷州时应方丈的请求写下的。这四个字,不单是颂扬天宁寺,也是自身境界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对秦观的一种激励,让他从小我的痛苦中走出来。秦观也陷入深思之中。
苏东坡走后,秦观的心境也放松了不少,他多次到乡民中体察他们的疾苦,观摩当地的风俗。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不久,秦观也奉命北还,死在路上。
梦中题诗
秦观在雷州,还有一些逸事,如他在海康宫亭庙下,梦见天女拿一幅维摩画像让他写赞,秦观笃信佛教,于是欣然题道:“竺仪华梦,瘴面囚首。口虽不言,十分似九。应笑荫覆大千作狮子吼,不如搏取妙喜似陶家手。”醒来后,就把这段话记录下来,据说真迹落在天宁寺。宋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说,自已在天宁寺,还亲眼从和尚戒禅那里看到这幅字,正是秦少游的笔迹。清潘永因所编《宋稗类钞》也提到真迹在雷州天宁寺。当然,做为逸事,里面也都加了一些天女嘲戏秦观的情节。
秦观又名秦少游,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苏门四学士”之一,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寒冬腊月,一条官船在冷风中缓缓前行,刚刚驶出九江,忽有家人向一老者急报:“少夫人要生了!”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船舱内一片混乱,老者急得直搓手,可就是帮不上忙。不一会儿,船舱内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在苍茫的云水之间……
这个生于九江船上的孩子就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处士,人称淮海先生或秦七。
日后,秦观在《书王氏斋壁》中记述道:“皇祐元年,余先大父(即祖父)赴官南康,道出九江,余实生焉。”寥寥数语便
从当时的情况看,承议公带儿
那么,秦观在颠簸的旅途中来到人世,是否预示着这位悲情歌手一生的坎坷不平、颠沛流离呢?
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高邮秦氏虽算不上达官显贵、豪富之家,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秦氏子弟中多人金榜题名,为朝廷命官,更有多人在文学、学术上成就斐然。
秦观父元化公“师事胡安定先生瑗(当时名声显赫的鸿儒名师),有声太学”(《秦谱》),在文学等各个方面均受到良好教育,只是因后来身体多病,还未及进入科场…试身手,便在少游15岁那年早早离开了人世。尽管如此,其学识修养仍对幼小的少游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宋史·文苑》中载:“(秦观)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秦观自己也曾说:“予少时……喜从滑稽饮酒者游。”(《精骑集》)不难看出,年少之时的秦少游才华出众,性格豪爽,喜好交游,不拘小节。
苏东坡曾向王安石推荐秦观,并夸赞他“博综史传,通晓佛书,讲集医药,明练法律,若此类,未易——数也”(《上荆公书》)。秦观知识渊博来自于他广泛的阅读习惯,但他幼时读书不是以死记硬背取胜,而是凭借非凡的记忆能力。年长之后,秦观曾回忆说:“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这种过目成诵、久而不忘的强记天赋与博览群书的习惯,成就了秦观,使其日后不仅成为“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且在诗、赋、策论、散文等多个领域取得骄人成绩。
所谓“其服野,其行方”是一个出世的隐士形象;所谓“其言文,其神昌”则是一个人世的士大夫形象。此文虽不足一百字,却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秦观之神以及他一生都在用世、出世之间徘徊的矛盾心态和不同常人的奇妙之处。对此,苏东坡似乎也很得意,在《与秦太虚书》中说:“传神奇妙之赞,苦思得之。”
少游小像今已不存,揣
徐培均先生编
有一次,秦观应邀去苏东坡家饮酒,席间东坡拿泰观的大胡子调侃取笑。秦观爽朗一笑说:“君子多乎哉!”此句语出《论语,“多乎哉”谐音“多胡哉”,意为胡子多的人就是君子。苏东坡反应极快,应声回敬了一句:“小人樊须也!”此言也出自《论语》,“樊须”谐音“
秦观不仅是个大胡子,肚皮也不小。出仕前,他在写给堂弟的诗中称自己:“与物无营但欲眠,客来从笑腹便便。”(《睡足寮寄震鼎二弟》)可见年轻时候的秦观已过早发福,大腹便便了。
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词以情动人,人们在被一首首缠绵悱恻、感情深挚的词打动的同时,往往把他也想象成了一个多情的“泰郎”。纵观秦观一生,似乎时时都有绯闻追随左右,他的感情生活始终包裹着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这些有关他的奇闻轶事、风流佳话,到底孰真孰假?
1、亦真亦幻苏小妹
自宋代始,苏小妹的故事一直在民间盛传。相传,苏小妹才名播满京城,慕名前来求婚者不计其数。苏府后来比文招婿,文章优劣由小妹自行裁定。虽然收到文章无数,却少有苏小妹心仪的,只有一卷她当即批了四句话:“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此文章作者就是秦少游,苏小妹批语赞赏他的文才除却自己的两位哥哥无人能及。
后来在洞房花烛之夜,苏小妹又三难新郎,幸好秦少游才高八斗,又得东坡前来救驾,最终考试过关,连饮三盏美酒,由丫
炒作名人绯闻,古已有之,“苏小妹三难新郎”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最后竟达到了以假乱真、以假盖真的地步,以至于许多人都误以为秦观的妻子就是苏小妹。那么,秦观与苏小妹是否确有一段情感呢?
苏
事实上,历史上并无苏小妹其人。不过,苏小妹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现实生活的基础。曾有人大胆推测,这个苏家的小妹妹应是苏东坡的侍妾朝云(朝云其人其事请见本刊2007年第1、2期《苏东坡的爱情》),其理由有四:
一为年龄相宜。东坡长朝云26岁,以此类推,朝云小少游14岁。无论是朝云作为东坡的妹妹,还是少游作为东坡的妹婿,年龄都是相宜的。
二为性格相似。朝云聪慧伶俐,常被东坡引为知己。她本不识字,自跟随东坡后,学书、学佛皆有长进。苏东坡一日饭后手按肚皮徐行,问身边侍女说,你们知道我这肚子里装的什么东西吗?一侍女回答:“都是文章。”东坡摇头,另一侍女回答:“都是见识。”东坡仍然摇头,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东坡捧腹大笑说:“知我者,朝云也。”朝云的聪明机智,与传说中常常和兄长开玩笑、斗嘴皮的苏小妹颇为相似
三为往来频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只恐翰林前世是
词以宋玉《高唐赋》中楚
后来,东坡也以《南柯子》一首作答,开玩笑般提醒朝云不要被他人勾引重嫁。三人能够如此毫无顾忌地开玩笑,可见他们往来频
四为《鹊桥仙》的另类解读。少游与朝云当面玩笑,事后是否有暗恋相思?有人从《鹊桥仙》中读出了一些弦外之音,认为秦观在此表白:只要两情相悦,是否真正结合并不重要。这种说法虽有穿凿附会之嫌,然并非无稽之谈,而这种表达既传达了对朝云的爱恋之意,又不逾师生、朋友之礼,无论是与少游的身份,还是与东坡的关系,都是较为妥当的。
其实,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故事在民间千古流传,深得人心,主要是出于对苏东坡的崇敬,对秦少游风流倜傥性格的认同,对苏、秦不同寻常关系的肯定。在宋代文坛,苏东坡不仅文学成就极高,而且性格豁达开朗,诙谐幽默,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是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而秦少游才高于世,应该有一个才貌双全的淑女相配,况且,“苏门四学士”中东坡最看重秦少游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才足以证明这种特殊的关系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两家联姻了,于是“苏小妹三难新郎”便成为家喻户晓的美谈。
2、结发之妻徐文美
其实,秦观真正的结发之妻是潭州宁乡主簿徐成甫的长女——徐文美。
徐文美出身世家大族,其父不但是个理财高手,“金钱邸第甲于一乡”,且有志于读书仕进,“聚书几万卷”,还发誓说:“子当读书,女必嫁士人。”
徐文美的生平事迹流传不多,但是从秦观的诗词文章中可
秦观的家庭只是一个小康水平,比起徐文美的娘家,经济实力要略逊一筹。少游曾说过:“家贫素无书,而亲戚时肯见借,亦足讽诵。”想必这个“时肯见借”的亲戚大
经济实力不算什么,秦氏家族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缺少能够当家主事的人。秦观的父亲早逝,祖父、叔父在外为官,母亲体弱需要人照顾,而秦观喜好冶游,常常累月经年在外。因为性格原因,偶尔在家遇到人事纷扰,他便感到难以对付。徐文美在秦家是长房
3 、挥手难去边朝华
既然是风流才子,难免会有不少红颜知己。元祐八年(1093年),秦观收一侍女为偏房,这一年,他45岁,而这个只有19岁的侍女成为徐文美之外另一个与少游有夫妻名分的女人。
少游任京官以后,随着母亲年事渐高,公务
初纳朝华,秦观的心情非常之好。新婚之夜,他曾作诗一首:“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把朝华比作天上的织女,其喜爱之情可见一斑,然而牛郎织女终要分离,这首诗似乎又成了后来二人分手的
与朝华第一次分手即在结婚当年,但不知是何原因。分手前夜,两人彻夜未眠,难舍难分。分手之时,朝华涕泣不止,秦观诗《遣朝华》则真实记载了当时缠绵悱恻的情景:“月雾茫茫晓
因朝华父母家境贫寒,秦少游便赠送金钱和衣物,劝其父母让她重新嫁人。然而,回家仅仅20多天,朝华又回到了秦观身边,聚首如初。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记载:“朝华既去二十余日,使其父来云:‘不愿嫁,乞归。’少游怜而复取归。”
次年,秦观因受党争牵连,出任杭州通判。朝华是一个烈性女子,虽然是贬官南迁,但她决心追随少游一道南下。行程才至淮上,少游便再次遣归朝华。据《墨庄漫录》载,少游因与道友论道,感叹光阴荏苒,回来便对朝华说:“汝不去,吾不得修真矣。”并立即派人赶回京师,叫来朝华的父亲,让其带朝华回家,并作诗《再遣朝华》。这一天是绍圣元年(1094年)五月十一目,少游亲笔记下了这个日期,可见遣归朝华给他留下了锥心的记忆,他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而他的选择又是非常郑重的。
秦观一遣、再遣朝华,世人本来没有什么议论,这毕竟是他的家事,别人无须也不好说三道四,但是发生了少游与长沙义娼的事情后,却招致了世人许许多多的质疑。
4、感天动地的义娼
长沙义娼极富传奇色彩,宋代洪迈在《夷坚志补》中对她作过非常翔实的记载:
长沙郊外,有一个艺妓姿容娇美,歌唱得特好,“生平酷爱少游词”,每得一篇就亲手抄录,反复咏唱。后来秦观南迁,经过长沙前往拜访这名艺妓。
在其居所,秦观看见茶几上有一本《秦学士词》,便故意问道:“秦学士何人也?你哪来这么多他的诗词?你会唱吗?那个秦学士到过这儿吗?”艺妓不知是少游来到,说:“秦学士是京师的贵人,怎么会到我这个僻陋的地方呢?即使到此,又怎么会来看我呢?”少游叹口气说:“你爱秦学士,只是喜欢他的词罢了,如果亲见其人,未必会这样。”艺妓说:“若能见到秦学士,即使做他的侍妾,虽死无恨!”
少游这才告知真相,艺妓大惊,告知其母,盛裟打扮后重行拜见礼,并设筵款待。母女左右陪饮,酒一巡,便唱少游乐府一曲,欢饮至夜。当晚便留少游住下,衾枕、席褥都是艺妓亲自铺设,深夜少游熟睡,艺妓才敢睡下,天刚亮便打扮齐整,端着洗漱用具站在帐外等待。少游十分感动,连留数日。临别时,艺妓发誓一定洁身等待少游。之后一别数年,
艺妓一直信守诺言,闭门谢客。一日,艺妓白天做梦见到秦少游,哭醒后不知是凶是吉,派人打听,得到秦少游死于藤州的噩耗。于是,她身穿孝服,行程数百里,在旅馆遇到少游棺
一个普通的艺妓,竟为秦观殉情,其情感天动地,故时人称之为长沙义娼。
对这位义娼,秦观感念至深。据考证,秦观传世不多的词中有好几首就是为她而作,如《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写义娼为他没酒洗尘,弹筝
5、是是非非的评说
少游以“妨碍修真”为由赶走边朝华,事后却对长沙义娼眷恋至深,许多人感到难以理解。王士
一向以“风流”著称于世的唐伯虎,竟然也作诗调侃了一番:“淮海修身遣朝华,他言道是我言差。金丹不了红颜别,地下相逢两面沙。”(《题自画秦淮海像》)他不敢想象,若少游与朝华黄泉相见,会有怎样的感慨。
而那个曾翔实记载艺妓事迹的洪迈,对艺妓传说的真实程度产生了疑惑,不惜自我否定:“予反复思之,定无此事,当时失于审订,然悔之不及矣。”(《容斋四笔》)
诚然,世人只知“妨碍修真”是赶走朝华的一个借口,却不能体会秦观用心之良苦:遣朝华其实是对朝华更深的爱。娶朝华的元祐八年是少游仕途最顺的一年,但是随着太皇太后驾崩,哲宗亲政,形势急转直下。秦观预感自己的命运将会发生重大转折,不愿牵累朝华,故先遣之。初遣之时大约在离京前,再遣之时,他已经被贬出京。起初,秦观带着朝华一道踏上南迁之路,但途中与道友议论时,慨叹光阴迅速,世事无常,自己已届中年,前程难料,不愿误了朝华的青春,而且此时秦观已经听说东坡被贬南迁,唯独朝云与之同行,但不久朝云就病死途中,令东坡十分感伤。秦观认为,与其让朝华与自己一道颠沛流离,生死难料,不如及早遣之。遣之实为怜之、爱之,而“汝不去,吾不得修真矣”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个朝华勉强可以接受的理由而已。
奇遇长沙义娼,也是秦观才华和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当年,他的词在坊间流传很广,其走红程度恐怕不会输于如今的'流行歌曲。长沙义娼独爱少游诗词,并由此爱及少游其人,但她绝不敢奢望真的得到少游的爱情。谁知天上掉下个秦郎,喜出望外之余,她的种种痴情、节烈的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少游是性情中人,政治上累累遭挫,在苍茫孤独的迁谪途中意外遇见一个懂自己、心仪自己,而又温柔体贴、用情专一的红颜知己,仿佛在无边的沙漠之中看见一眼亮如珍珠的清泉,他那干枯、冰凉的心海中将会掀起何等的情感波澜?此时此地,我们不应该用传统的道德观念去分
6、红颜知己知多少
秦观词当年曾“唱遍青楼”,作为一个深受各界欢迎的“流行歌手”,其“粉丝”必定不在少数。即如长沙义娼爱屋及乌、钟情于少游者不乏其人,娄
元丰八年,少游在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词为娄
这首词原是赠歌妓
离开
《高斋诗话》云:“少游在
这首赠歌妓陶心儿的《南歌子》全词为:“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臂上妆犹在,襟问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钧残月带三星。”词中写一对恋人黎明前不得不分别的情景,长夜恨短,残月将隐,鸡鸣催人,人怕天明,情景相融,写出了无限缠绵之情。
不仅在
宋代杨
少游事后作《御街行》词,上阂云:“银烛生花如红豆。这好事、而今有。夜闲人静曲屏深,借宝瑟、轻轻招手。可怜一阵白蘋凤,故灭烛、教相就。”词中描述与《古今词话》中的记载大体吻台。
此外,《艺苑雌黄》中还记载,少游漫游吴越之时,在太守程公辟家曾“席间有所悦,眷眷不能忘情”,著名的《满庭芳山抹微云》以及《满江红·越艳风流》等都是为这位绝色佳人所作。
虽然秦观一生绯闻不断,也有许多词的确是赠给歌女的,但并不一定每首词背后都有一段绯闻,如扬州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