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薛涛四字短句汇聚80句

时间: 2022-12-04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形容薛涛四字短句汇聚80句

思念家乡的古诗句篇一:

悲莫悲兮生别离。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天下游子千万千,每逢佳节思乡切。 倚月思乡月无言,但见繁星点点。 思悠悠,心易愁,泪难流。 月色如酒,痴人影瘦。 上西楼,望乡愁,却不知,何处是尽头。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家乡的古诗句篇二: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4、《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5、《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6、《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7、《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9、《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2、《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3、《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6、《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7、《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8、《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9、《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0、《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1、《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3、《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4、《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5、《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6、《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7、《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8、《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知识扩展:表达思念亲人的句子

1、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2、母亲现在已年逾古稀,不再有我儿时记忆中那娇美的容颜。由于长期的为我们操劳,母亲的身体日趋衰老,女儿多么希望母亲有个温馨祥和的晚年。喜欢听母亲一遍遍的唠叨,那也是女儿心中最美好的记忆呢。母亲,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想起你心中却是如此的温暖。

3、母亲,当你看到我坚强面对人生时,你就知道我已渐渐长大,你就不要再为我操心了,你的女儿会勇敢的面对以后的人生路,母亲,你如果泉下有知,你就好好安息吧!不要再牵挂女儿了。

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7、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江楼感怀》

8、有时候,父亲会不经意的走进我的梦中,梦中的感觉模糊而幸福。有时候,我会在睡前虔诚地祈祷,期待在梦里与父亲相逢,可往往难如愿,醒来后,心里有难言的失落和惆怅。父亲,我多希望能有一条贯通天上人间的河流,我愿以水的姿态奔向您,捡拾您散落在梦境中的白发。

写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有:

字正腔圆

【解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示例】:他的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佩服。

抑扬顿挫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出自】: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细声细气

【解释】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4回:“就听里面细声细气地说:‘闻贤弟,你焉能知道两个人的来意?这是为御猫而来。”

脆若银铃

解释:银铃的发声原理是因为物体撞击产生高频震动发声,所产生的声音频率也比较高,自然声调就高。“脆如银铃”指声音的音色宛如银铃的发声,比喻声音清脆悦耳。

出谷黄莺

解释:一般形容女子有美妙的声音或歌喉。

娇娇滴滴

解释:娇娇:妩媚可爱;滴滴:充沛欲滴。形容娇媚可爱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

莺声燕语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莺声燕语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响遏行云

【解释】: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出自】:《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字正腔圆

【解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示例】:他的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佩服。

靡靡之音

【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自】:《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余音绕梁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珠圆玉润

【解释】: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自】: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描写声音的句子

1、厨师们在炒菜时的声音更是奇特,“咚咚……”这是厨师们开始演奏了,锅与铲子最好的配合末过于此了,这些声音仿佛铃铛是轻脆的响声,菜炒好了,音乐也就结束了。

2、再向前走,只听见蝉鸣鸟叫。抬头一望,只见画眉、杜鹃在树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犹如神仙。这样一幅诗情画意的图画,我还没有欣赏完,一阵流水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哇,大自然真的会妙手点睛!我赶快向小林走去,原来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鹅卵石粒粒可数,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啊!大自然又为我们奏上一曲了。

3、话音刚落,“隆”天空中出现了一声炸雷,从天空中一直炸在地面上,这一炸把鸟儿们全都吓跑了。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我赶紧跑到湖边的大树下,豆大的雨点打在水上发出了“啪啪”的`响声,过了一会儿,我听见了“嘎嘎”和“呱呱”两种声音,原来是小鸭子和小青蛙在唱歌呢。

4、我向往树叶碰撞的声音,就像是钢琴家演奏的月光曲,但这似乎也在被城市的喧嚣声慢慢吞噬着,上帝真不公平,只给我们留下了伴奏,只有在校园里的时候才能零星地听到一点。偶然听说一个老人看管着一大片樟树林,想去看看。

5、我喜欢小溪奔跑的声音,因为它清脆的声音使烦躁的人们心情愉快;我喜欢人们轻生细语说话的声音,因为这样世界就不会那么吵闹;我喜欢小鸟清脆的叫声,因为它告诉我春天来了;我喜欢花儿开放的声音,因为花儿开放了我们也长大了;声音是大自然里的交响乐,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6、这个女孩的声音如黄莺般声音美妙,使人陶醉。

7.走到瀑布跟前,只见银白色的水流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一缕一缕地倾泻下来。风吹过来,把水吹成轻雾洒在我脸上,凉丝丝的。有几道水流好像有急事,匆匆地往下冲,一不小心,撞在岩石上,水花四溅,如飞珠碎玉般晶莹可爱。

8.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一分一秒都美到泪水掉下来,不理会别人是看好或看坏,只要你勇敢跟我来,爱不用刻意安排,凭感觉去亲吻相拥就会很愉快,享受现在别一开怀就怕受伤害,许多奇迹我们相信才会存在。

9.丁丁冬冬的一夜雨声,敲起了春耕的锣,擂响了播种的鼓。

10.空中飘雪花,一朵一朵优雅的落下,绽放出那绝世的美与温柔。那是上帝忘了洗头,落下的头屑,亲爱的我也忘了洗头,可为何落下满地的忧伤 白色的屋顶白色的房,白色的飞鸟飞过我的年华不留声响,站在雪中接一片雪花,看它一点一点变为透明的水珠,折射出一片惨烈的白,整个世界宛如一场奢华的礼拜。

11、古筝的琴声十分优美,像小溪那泉水叮咚,又有着忧伤,好似那山谷的幽兰,也不少那份气概,好像一位英雄豪杰,古筝的琴声是多变的,要看弹琴人的心情和感觉,古筝是一种琴声让人陶醉的、让人仿佛生临其境。

12、拿起古筝,缓缓划动下细细的琴弦,优美的音符一个个轻快的跳出,弹奏一曲古典之韵,看着谱上抒写的词,用琴勾勒出来的音蒹葭动人的美感。低头吟唱,从嘴上蹦出的词变的顺畅,像一条流动的溪水,把人带进聒美的心境,这些文字编奏的词,自然淳朴。

13、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把你带到远古,使你在思绪上宁静,即便是听完,也觉余音切切,回味绵长。

14、你再看那弄琴者,信手拔弹,从容典雅,一声声清新的音符从指尖泻出,凉凉的,穿越时空,使你惬意的神情不自觉地随筝音露出。

15、听起来或缠绵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它的余音长短适中,最富于表现庄重古朴的抒情乐曲。那筝音有如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叹息;有如看薛涛的浣花小笺,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的开放在遥远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树紫丁香的缤纷。

16、我所以爱古筝曲,是因为它的曲调深厚、灵透、柔和,音韵较为明亮、清脆、含蓄,潇洒飘逸,纯朴古雅。

17、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 空灵之声令人忆起那山谷的幽兰,高古之音仿佛御风在那彩云之际。

18、自从第一次接触到古筝,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它。因为古筝曲听起来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又热情奔放,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弹奏出来的曲风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曲子中,可以一下子就明白弹奏者的心情。

19、古琴,低沉深奥;二胡,催人泪下;萧,凄凄凉凉。而古筝,是柔和的,是优美的;有时,又是雄伟的,是有力的。

引导语:《放言五首》是元稹的诗,元稹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下面我们连看一下这五首诗。

放言五首

元稹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五斗解酲犹恨少,

十分飞盏未嫌多。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酒熟餔糟学渔父。

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纵使被雷烧作烬,

宁殊埋骨扬为尘。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

莲叶元来水上干。甯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两回左降须知命,

数度登朝何处荣。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后来白居易读过元稹的诗之后,自己也做了放言五首诗,一起来学习一下。

放言五首

白居易

序:元九在江陵时2,有放言长句诗五首3,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4,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5,未届所任6,舟中多暇7,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8。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9。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10。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11。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12。

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13。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14。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15。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16。

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1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1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19。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20。

其四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21。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22。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23。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24。

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25。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26。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27。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28.

词句注释1.放言:意即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2.元九:即元稹,“九”是其排行。他在元和五年(810年)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其间曾作《放言五首》,见《元氏长庆集》卷十八。

3.长句诗:指七言诗,相对五言诗而言;五言为短句。

4.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此举其两句诗见于他的《杂兴》诗。济水: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入今山东省境内。《元和郡县志》:“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河:黄河。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有云:“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与李颀此诗上句之意相近。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叔陷害,制造流言,诬蔑周公要篡位。周公于是避居于东,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回周公,三叔惧而叛变,成王命周公征之,遂定东南。接舆(yú)狂:接舆,传说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他以佯狂避世,故此说“接舆狂”。其真实姓名不可考,因他曾迎着孔子的车而歌,故称接舆(见《论语·微子》、《庄子·逍遥游》)。舆,本指车厢,亦泛指车。

5.予:我。出佐浔阳:被贬出京,到江州去做司马,辅助治事。浔(xún)阳:指江州。隋设九江郡,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6.未届所任:还未到达任所。届:到。

7.暇(xiá):空闲时间。

8.缀(zhuì):撰写。续其意:谓读元稹《放言》之意。耳:叹词。

9.辨:一作“辩”。底:啥。

10.臧(zāng)生:指臧武仲。《论语·宪问》:“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臧:一作“庄”。防:是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防地来要挟鲁君。武仲:臧孙氏,名纥,官为司寇,在贵族中有“圣人之称”(《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杜氏注:“武仲多知,时人谓之圣”)。诈圣:欺诈圣人。甯(nìng)子:指甯武子。《论语·公冶长》:“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元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荀悦《汉记·王商论》:“甯武子佯愚(装傻)。”甯:今亦作“宁”。知:同“智”。此二句意谓:世人只是上了假圣人的当,去爱臧武仲那样的人,哪知道世间还有甯武子那样装呆作傻的人呢?

11.“草萤”二句: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这是从侧面说明要从本质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12.“不取”二句:进一步明示辨伪之法,指出如不兼用明亮的火焰和照乘珠的光,这就不能发现真伪的区别。燔(fán)柴:《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疏:“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此用为名词,指火光。照乘:珠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为万乘之国而无宝乎?’”殊:异。

13.“世途”句:意谓祸是福的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地,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倚伏:即《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简言“倚伏”。尘网:犹尘世,即人世。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故言。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卒:始终。

14.回还:同回环,谓循环往复。车转毂(gǔ):像车轮转动一样。毂:本指车轮中心部分,此指车轮。荣枯:本谓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曹植《赠丁翼》:“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反覆:谓反复无常。藏钩:古代一种游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通‘较’)胜负。”此言荣枯如同藏钩之戏,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15.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灵:动词,通灵。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同“披”)发窥阿门(小曲门)……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命人送)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仲尼(孔子)曰:‘神龟……知(智)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遗算),不能避刳肠之患,’”刳(kū):剖开。“马失”句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事见《淮南子·人间训》,一般成语词典皆有载,姑从略。折:摔断。足:同“脚”。忧:忧患。

16.“不信”二句:以下棋比喻世事的变化不定。

17.君:指元稹。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情绪一度动荡,白居易因劝他要经得起考验,等到时机好转,是非真伪自会分明。“不用”句谓:吉凶祸福,在所不计;问卜求签,更无必要。钻龟、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动,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

18.“试玉”二句:言坚贞之士必能经受长期磨练;栋梁之材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认出来的,前句下作者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后句作者亦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豫章:枕木和樟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正义》:“豫:今之枕木也;樟,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19.日:一作“后”。见《史记·鲁国公世家》。后句言王莽在未篡汉以前曾伪装谦恭下士。《汉书·王莽传》:“(莽)爵位盖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赈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后竟独揽朝政,杀平帝,篡位自立。此二句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日久当验。未篡:一作“下士”。

20.向使:假如。复:又(有)。

21.第宅:住宅。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亲宾:亲人和朋友。哭复歌:因显贵而歌,因败亡而哭。

22.炙(zhì)手:热得烫手。比喻权贵势焰之盛。《新唐书·崔铉传》:“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捉虫鸟。常以形容冷落少人迹。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穷巷可张罗。”形容门庭冷落。《史记·汲郑列传》:“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汲(jí):汲黯。郑:郑当时。阗(tián):塞,充满。罗:捕鸟的网。

23.“北邙”二句:言富贵贫贱是随着世事变化而变化的。北邙(máng):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王建《北邙行》:“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未省:未见。后句即“沧海桑田”之意,比喻社会剧变,人事无常。晋葛洪《麻姑传》:“麻姑(传说中仙人名)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时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矣,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24.“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前句的“莫”字管“笑”与“夸”二字。后句意谓贫贱、富贵之人,其最后归宿都是一样的。

25.“泰山”句:谓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同‘泰’)山为小。”又:“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韩愈《调张籍》诗:“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颜子”句:谓人寿各有一定,因此不必盲目地羡人长寿,弄得成天忧心忡忡。颜子:即颜回,字渊。春秋时鲁国人。贫而好学,在孔丘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被后世儒家尊为“复圣”。但早卒,死时年仅三十余岁。老彭:指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者。姓籛名铿,颛顼帝玄孙,生于夏代,至殷(商)末已八百余岁。见《神仙传》及《列仙传》。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或代名词。

26.槿(jǐn):即木槿花。开花时间较短,一般朝开暮落。

27.嫌身:嫌弃自己。漫:随便。厌生:厌弃人生。

28.“生去”二句:说明死和生都是自然的规律。扬雄《法言·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