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的短句摘录86条

时间: 2022-12-07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学而不思则罔的短句摘录86条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浅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比喻一个人品德的进修砥砺以及学问的研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思想敏锐而勤奋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读书不思考,问题仍然不解;只思考而不读书,精神就会疲倦。指要有所收获就应多读书勤思考。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喻善于学习,会动脑筋。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温习旧的知识,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疲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也很高兴,指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我曾经整天不吃不睡去冥思苦想,但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发愤学习而忘记了吃饭,快乐的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生命有限而知识无边无际。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返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强调教育对于文明人的重要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强调没有比培养人才更好的'了。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比喻经过努力学习可以超过前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强调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善于学习的人,借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独自一个人学习而不与朋友一起探讨,往往孤陋寡闻,强调互相交流和互相促进。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下面请看论语学习方法的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学习方法的句子1

【勤思与乐学】

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勤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此就是所谓百无一用的书呆子。

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

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能汲取前人的知识养分,疑惑也不能得解,此种人可谓百思不如一学。学习中的“思”,要注重独立思考。

最明智的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强弱,获得的知识有先后。

但能力、智力都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上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人非圣贤,孰能都懂?

不知者不可怕,不知而装知者才真正可怕,所谓害人害己呀。

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乐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

教师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教学,学生会在“学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

【诲人与自省】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在今天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特别需要终身学习,永不满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大脑里唯有不断有活水注入,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有生命的活力。

“诲人不倦”,永远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要在学生面前有丝毫的厌烦之情和工作倦怠之意。

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理,甚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要永远做好学生幼小心灵的守护神。

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启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可能是中国,也是世界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言论。

教师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其效果最佳应是在学生的愤、悱状态。

教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逐渐进入愤、悱状态,让学生真正地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最严格的自我教育者:“一日三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大弟子,就领会了其老师思想之精髓,一生尽心尽力做事,将每一件事能做得圆满,做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真诚地对待和自己交往的朋友;及时温习、领会老师所授的知识,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为古人,每天都能多次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工作,不辜负别人的重托;对得起朋友,不辜负朋友的信任;对得起老师,不辜负老师的教诲。

曾子也大概能算得上那个时代自我反省最深刻的人了。

【仁与爱】

最早倡导教学民主者:“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倡导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为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主张“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由此可知,孔子非常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并对他们寄予很大的希望。

最忠实的教育工作者:热爱学生,忠于教育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因为热爱学生,自己就能不为他们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育这项事业,自己能不对学生谆谆教诲吗?

孔子三十岁开始授徒讲学,一直到了七十二岁离开人世,为了他自己钟情的教育事业,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一辈子追求人生之完善完美,追求自己健全之人格,并且每十年,就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到了七十岁时终于达到了人生道德修炼的最高境界,成为千古一人的万世师表。

论语学习方法的句子2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