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翻译拼音短句摘录66条

时间: 2023-01-13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大神翻译拼音短句摘录66条

一、注音:

篁( ) 佩( ) 洌( )

坻( ) 屿( ) 佁( )

翕( ) 邃( ) 寥( )

俶( ) 怆( ) 嵁(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下见小潭 ⑵隔篁竹

⑶如鸣佩环 ⑷心乐之

⑸水尤清洌 ⑹近岸,卷石底以出

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翠蔓: 蒙: 络:

摇: 缀:

⑻参差披拂 ⑼潭中鱼可百许头

⑽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⑾佁然不动 ⑿俶尔远逝

⒀似与游者相乐 ⒁潭西南而望

⒂斗折蛇行

⒃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⒅隶而从者

三、填空:

1、《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 。本文是其中的第 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③、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五、理解课文

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卷石底以出

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 )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B.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 以其境过清 不能以游堕事

D.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6、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其 源。

坐 潭 上,四 面 竹 树 环 合,寂寥 无 人,

凄 神 寒 骨,悄 怆 幽 邃。

以 其 境 过 清,不 可 久 居,乃记 之 而 去。

七、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八、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写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4、《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

5、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7、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8、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9、小石潭的气氛用两个字概括为

10、小石潭的主要特征:

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2、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

13、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14、对“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进行赏析?

15、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16、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1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18、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 的感受。

19、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

21、选文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

22、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3、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九、对比阅读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谭记》后答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悄怆幽邃( )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记之而去 而伯乐不常有

B.盖竹柏影也 盖一癞蛤蟆也

C.以其境过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乃记之而去 冷光之乍出与匣也

3、乙文中与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4、从选文中分别摘抄出最能反映作者心境的语句。结合两文的写作背景,试归纳一下选文甲、乙中两者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的共同点。

甲: 乙: 共同情感:

《小石潭记》练习题答案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注音:

篁(huáng) 佩(pèi) 洌(liè) 坻( chí )

屿( yǔ ) 佁(yǐ) 翕( xī ) 邃( suì)

寥( liáo ) 俶( chù ) 怆( chuàng ) 嵁(kā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下见小潭 看见 ⑵隔篁竹 竹林

⑶如鸣佩环 好像 ⑷心乐之 以……为乐

⑸水尤清洌 格外 清澈

⑹近岸,卷石底以出 靠近,动词 而 ,表承接,不译

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翠蔓:翠绿的茎蔓 蒙:覆盖 络:缠绕 摇:摇动 缀:连结

⑻参差披拂 高低不平 ⑼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大概 左右

⑽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向下 映

⑾佁然不动 呆呆的样子 ⑿俶尔远逝 忽然

⒀似与游者相乐 嬉戏,逗乐 ⒁潭西南而望 向西南

⒂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⒃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寒:使……寒

悄怆:忧伤的样子 幽: 幽静 邃: 深远

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 凄清,冷清 停留 副词,就 代词,指小石潭的景物 连词,表顺承,不译 离开

⒅隶而从者 随从 跟随

三、填空:

1、《小石潭记》选自_《全唐文》,作者_柳宗元_,字__子厚__,唐代__河东 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 四 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全石以为底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一、基础知识(37分)

1、看拼音,用你最满意的字体写词语(5分)

yuānbó zōngzhǐ xùrì zhēndì áo yóu

( )( )( )( )( )

bùlǚ shùnjiān qīnqi jiāyùguān

( )( )( )( )( )

2、成语填空(11分)

(1)补充成语难不倒我。(5分)

至( )无上 ( )风( )雨 金( )献瑞 质( )无( )

一( )如洗 ( )然无( ) 转( )即( ) 心( )神( )

数不( )数 ( )马( )花

(2)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耳闻心记,你一定知道一些带有“龙”的成语和寓言吧,请你在括号里填入一个字,构成成语。在横线上填写关于龙的寓言。(6分)

①龙( )( )跃——( )龙( )睛——( )( )龙( )——( )( )( )龙

②寓言:

3、火眼金睛,辨析词语组词(7分)

峪( )浴( ) 趟( )倘( ) 遨( )傲( ) 魂( )魄( )

裁( )载( ) 糊( )湖( ) 旨( )指( )

4、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改为陈述句)

(2)海浪冲上来,又害羞似的退回去。(仿照修辞手法写句子

(3)我想念王老师。(扩句)

(4)千家万户都高高兴兴地在傍晚时分贴上了象征吉祥幸福的春联。(缩句)

5、下面的破折号有何作用?请选择(6分)

A、话题转移 B、解释说明 C、声音延长

(1)我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上兴办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 )

(2)每个窗子里都 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3)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

二、才华横溢,积累运用(1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没有( ),能像( )把我们带到( );也没有( ),能像( )带我们领略( )。

(2)《忆读书》的作者是( )。

(3)《微笑》一文诗人把微笑比喻成( ) 。

(4)中国的龙象征着( ),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 )。

(5)《献你一束花》的作者是( )。

2、在括号里填上最恰当的关联词语(5分)

(1)( )世上每个人都有一本书,( )一本书,我相信,世界上( )会少点麻烦。

(2)( )风雨多大,我们( )要按时上学。

(3)( )有了新课程改革,( )我们的个性才得以施展。

(4)你( )在这儿等待,还( )先走。

(5)爷爷( )年龄很大,( )身体还是很硬朗。

三、阅读游乐园(18分)

(一)(11分)

叶公子高好( )龙,钩以写龙,凿( )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 )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给这则寓言加个题目: 。(1分)

2、在括号里给带点的字注音。(1分)

3、解释题目的意思: (2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叶公子高好龙。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2分)

6、写出你喜欢的三个寓言故事的题目。(1分)

(二)(7分)

礼 物

教师节前,好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给老师送礼。二(2)班的讲桌上,一大早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上课铃响了。

门开了,何老师像往常一样,微笑着向讲台走去……她看见了那小百货商店似的礼物,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同学们,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的?”

刷,刷,刷……四十几只胳膊举了起来。

“好,请放下。”何老师低下头,一件一件翻看起礼物来:

“这是谁的2分钱?”她抬起头问。

一个胖胖的女孩站了起来,下巴快贴到胸脯上了:“是我的。不,何老师,这不是送给您的,

是——今天早上我在路上捡到的,我就放在讲台桌上了。”

这时,何老师又拿起一封信念了起来:“何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想起您对我的教育,十分对不起您,因为我的进步总是不大。何老师,从今天起,我一定改掉骂人的毛病,请你相信我吧。李冬冬。”何老师念着信,她的脸又红润,又喜人。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东西都拿回去吧,我只留下这封信和这枚2分硬币,因为这才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1、用“ ”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特点的一句话。(1分)

2、联系上下文想想:何老师为什么“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她此时此刻心情怎样?(2分)

3、何老师为什么认为“信”和“2分硬币”是最好的礼物?(2分)

4、其他同学看到上文描述的一幕,心里会怎么想?(1分)

5、教师节那天,你会送什么礼物给敬爱的老师?为什么?(1分)

四、妙笔生花(35分)

1、 你爱读书吗?平时你是怎样读书的?学习了冰心的“忆读书”一文,把你的感受简单地写出来。(5分)

2、每一份礼物都代表一份祝福,有的礼物可能有动人的故事,妈妈要过生日了,你准备送给她什么礼物?自拟题目。(30分)

要求:(1)把送礼物的过程和心情写出来。

(2)突出文章的中心,详略要得当。

《小石潭记》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察其微,状其貌,传其神。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散文。下面是其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篇一: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消失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答: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答: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或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

答: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小石潭的气氛用两个字概括为:凄清

11、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全石为底、潭水清澈、竹树环合:幽静

1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凄清寂静 寂寞忧伤

13、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文章第一段“全石以为底”句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

2、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

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4、“伐竹取道”说明什么?

答:一方面说明作者的游兴之盛,另一方面说明小石潭环境寂静,人迹罕至。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篇二:

一、注音:

篁( ) 佩( ) 洌( )

坻( ) 屿( ) 佁( )

翕( ) 邃( ) 寥( )

俶( ) 怆( ) 嵁(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下见小潭 ⑵隔篁竹

⑶如鸣佩环 ⑷心乐之

⑸水尤清洌 ⑹近岸,卷石底以出

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翠蔓: 蒙: 络:

摇: 缀:

⑻参差披拂 ⑼潭中鱼可百许头

⑽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⑾佁然不动 ⑿俶尔远逝

⒀似与游者相乐 ⒁潭西南而望

⒂斗折蛇行

⒃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⒅隶而从者

三、填空:

1、《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 。本文是其中的第 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③、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五、理解课文

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 )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卷石底以出

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 )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B.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 以其境过清 不能以游堕事

D.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6、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其 源。

坐 潭 上,四 面 竹 树 环 合,寂寥 无 人,

凄 神 寒 骨,悄 怆 幽 邃。

以 其 境 过 清,不 可 久 居,乃记 之 而 去。

七、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