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初中读的短句的诗合计66句

时间: 2022-09-12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适合初中读的短句的诗合计66句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写山村风光。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了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护、绕二字显得极有情致。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这是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引申为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这几句诗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

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诗人陶醉在丰收的欢乐之中的写法极为动人。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是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这两句诗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1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景象壮丽,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概。这两句还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

1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了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于是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成了重聚中的话题材,增添了重聚的欢乐。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用老骥作比喻,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后人常用这几句比喻人面对暮年,仍保持一种生命不息、斗争不止、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

暗用丝作喻体,却更进一步,翻出新意,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人们也用这两句诗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从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活跃,以开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18.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亡赖即无赖贬词褒用,表现小儿活泼可爱的情状,充满爱怜之情。卧字使小儿剥莲蓬时的天真、顽皮跃然纸上。

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大状其景观,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孤写出了炊烟的孤单、醒目。直使景物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长视野开阔,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月亮本无情,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采用拟人手法,以物之情写人之情,极力渲染了诗人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2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2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这实则表达了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盲目崇古守旧。

2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外送别》)

随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短短十字,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5、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7、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8、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0、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11、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12、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13、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1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15、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16、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18、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9、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20、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21、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23、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24、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25、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6、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7、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28、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9、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0、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31、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35、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6、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37、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3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41、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43、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44、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5、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46、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48、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49、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50、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3、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8、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9、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1、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2、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16、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17、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2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2、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23、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2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5、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3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3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6、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3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3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3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40、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41、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4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8、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9、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50、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