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
这首诗描写了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两地相忆的情感。②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
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
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试题一
⑴ 请分析颔联中“月”这一意象在运用上的妙处。(4分)
⑵ 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3分)
(3)请赏析“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的妙处。
(4)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⑴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也照着思念亲人的征夫。以月写人,以月寄情,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相思之苦。(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⑵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1分)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2分,大意对即可)
(3)①写法别致,借物抒情,诗人借月亮表达了闺妇和征夫每当月夜,却不能共赏,只能异地相思相忆之苦;②“可怜”既形象地再现了征夫思妇的凄清孤寂的处境,又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之情。
(4)本诗通过描写闺中怨情(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揭露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心愿。
试题二
(1)“长在汉家营”中的“长”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2)诗歌表达了“少妇”怎样的愿望?
(3)全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参考答案:
(1)cháng。因为这是“经常,不断地”的意思。
(2)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早日团聚。
(3)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赏析:
这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诗人类似“无题”的《杂诗》共有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一首诗除了怨恨“频年不解兵”外,还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是思想上较为积极的'一首,艺术上也颇具特色。
首联叙事,交代背景: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至今没有止息。一种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颔联抒情,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宫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象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到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
抒写至此,诗人意犹未尽,颈联又以含蓄有致的笔法进一步补足诗意。“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少妇“意”和良人“情”,其妙无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无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怎不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今春意”与“昨夜情”互文对举,共同形容“少妇”与“良人”。联系前面的“频年”、“长在”,可知所谓“今春”、“昨夜”只是举例式的写法。在“频年不解兵”的年代里,长期分离的夫妇又何止千千万万,他们是春春如此思念,夜夜这般伤怀啊!
这一联说闺中少妇和营中良人的相思。双方的离情别意之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就是末联所写的:“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将”是带领的意思。古代军队以旗鼓为号令,这里的“旗鼓”指代军队。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人民安居乐业。这里写透夫妇别离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一层意思,揭示出诗的主旨,感慨深沉。
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更为前人所未道。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从文气上看,一二联都是十字句,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第三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末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全诗以问句作结,越发显得言短意长,含蕴不尽。
评析
在诗歌创作上,沈佺期虽善于写作形式华丽、对仗工巧的应制诗,但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几无可取之处。长期以来为人称道的主要是描摹征戍贬谪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由于诗人对唐初连年不断的边塞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怀有不满的情绪,一些以征戍闺怨为题材的诗作往往写得真挚感人。《杂诗三首》就是这样的作品。这组诗从思妇与戍卒的角度出发,以征戍闺怨为主旨,意在期盼良将出现一举夺取龙城,结束令人困扰的战争,明显地具有反战情绪,言短意长,含蕴无尽。这组诗构思新颖精巧,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基础字词意思掌握;
2、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字词,扩大词汇掌握文言句式;
3、情感目标:初步感知世外桃源的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掌握;
教学难点:文言字词句式的归类;
时间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尝试学习)
1、读课文,看课下注释,了解大意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缤纷( ) 豁然( )
拜诣( ) 老
3、你读懂了哪些?发现了哪些问题?
二、导入激趣:
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它来源于一个美丽而虚幻的故事,传达了人们对与世无争、和平安康的理想世界的向往这个故事即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桃花源吧!
三、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
《三国演义》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
的确,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走进作者:
学生活动:举手发言,简介陶渊明,看谁了解得最多
集体明确: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开创了文学上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是田园诗的继承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3、让学生初读课文
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情况(见 一、2)
4、熟识文本,了解文意:
(1)、听朗读(或教师范读),把握正确节奏;
(2)、集体朗读,(教师指出朗读不足之处);
(3)、同学根据课本和词语手册自主解释文意;
(4)、教师和学生一起疏通文意,明确重点字词意思;
⑴捕鱼为业:作为;⑵缘溪行:沿着;划行;⑶芳草鲜美:鲜艳美丽;
⑷渔人甚异之:以……为异、认为……奇异;⑸复前行:向前,名做状;
⑹欲穷其林:走完;这;⑺便得一山:于是;看见;⑻才通人:仅仅;
⑼豁然开朗:开阔明朗;⑽土地平旷:开阔;⑾桑竹之属:类;⑿具答之:详细
⒀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同乡;与世隔绝的地方;⒁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⒂延至其家:请;⒃此中人语云:告诉;⒄不足为外人:值得;向;⒅既出:已经;
⒆便扶向路:顺着、沿着;⒇处处志之:做标记;(21)及郡下:到了……的时候;
(22)遣人随其往:派;(23)欣然规往:计划;(24)寻病终:随即、不久;
5、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文意理解;
四、当堂练习:
学法指导:学生先独立作业——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同学帮助,教师点拨——集体明确: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 ),( ); 具答之: “具” 通( ),( )
2、古今异意:
⑴鲜美:古( ) 今( );
⑵交通:古( ) 今( )
⑶妻子:古( ) 今( )
⑷绝境:古( )今( )
⑸无论:古( ) 今( )
⑹不足:古( ) 今( )
(7)问津:古( ) 今( )
(8)开朗:古( ) 今( )
3、一词多意:
⑴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乃悟前狼假寐( );
⑵舍:便舍船( );屋舍
⑶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
⑷志: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
⑸遂: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 );
4、成语:
( )( )( )( )( )( )( )
四、再读课文,具体把握内容: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课文后面作业;
3、练习本作业;
4、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三个词语
六、巩固练习
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欲穷其林( ) 欣然规往( )诣太守 ( )寻病终( )落英缤纷 ( ) 才通人( ) 屋舍
4.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七、知识链接
1、文体常识
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出现得很早,只唐宋而盛行内容博杂: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课文《桃花源记》原是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序言,后来被看成独立的文章记和诗内容是一致的,但所写的重点及表现手法不同“记”用的是客观记叙的方法,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美好的、淳朴的社会的向往,以叙事为主,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2、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3、背景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统治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
八、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语言的具体内涵;
2、能力目标:感悟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3、情感目标: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语言内涵的把握和领会文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写做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初步了解了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1、请大家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2、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①):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渔人进入桃花源及其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③):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接下去我们就按照文章的层次去一同揭开桃花源的真面目)
学法指导: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有针对性的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拨——集体明确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好奇心)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奇丽美景)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平静的社会生活和勤劳和平的人们)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一看到渔人是怎样的表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关系)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表现桃花源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四、再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五、发表感慨,加深内涵把握:
我记得上堂课叫大家有三个词语
“挑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那时因为 ”!
1、“美”的世界: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
2、“乐”的世界: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3、“奇”的世界:景物和奇特;人和奇特;踪迹和奇特;
六、总结拓展:
1、我们如何来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2、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
参考题: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七、再读课文,感受桃源世界:
八、作业布置:
1、《练习册》上的该课作业
2、背诵课文(家长检查、签字)
3、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本周周记)
九、课后小测试
阅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完成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亦不详其姓字 详: (2)既醉而退 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
C.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
3.“传文”中的“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
5.
十、附板书:
发现
桃 进入
花
源 做客 理想社会
记
辞别
再寻
十一、资料链接
1、《桃花源诗》见《练习册》
附 :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边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浇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2、《乌托邦》简介
《乌托邦》作者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人文主义思想家全书通过作者和一个水手的对话的形式,详细描写了这个水手在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岛的见闻“乌托邦”一词是拉丁文“Ubopia”的音译,源出希腊文,由两个希腊字拼成,“乌”(ou)的意思是没有,“托邦” (topos)意思是“地方”,“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乌有之邦),故而,后人称莫尔式的社会主义为“乌托邦社会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 一词也逐渐成为“空想”的同义语《乌托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国的蓝图,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十二、教学反思:
附:
第一课时“巩固练习”答案
1、陶渊明 东晋
2、土地平旷,屋舍
3、①感到诧异 ②详细 ③走尽 ④计划 ⑤到、谒见 ⑥实现.①
4、①古:妻子儿女 今:妻子;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无出路的境地 ②古:交错连通 今:邮电和运输业的总称 ③古:更不必说 今:表条件的连词
第二课时“小测试”答案
1、①知道,详细地知道 ②已经
2、D
3 、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性嗜酒 环境箫然 不蔽风日
4、“志”是洁身自好,志向坚定,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5、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要求理解(一字一句的意思)
柳宗元被人称颂千年而未被淡忘,这与他个人魅力是息息相关的。
柳宗元的品质有哪些
首先,柳宗元具有远见卓识的品质。他敢于挑战恶势力,在“永贞新政”中,柳宗元是改革派中的一员,他们想通过改革来改变唐朝衰弱的局面。虽然改革失败了,但是柳宗元依然不畏恶势力低头。
在《黔之驴》、《临江之麋》中,柳宗元借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以驴和麋鹿悲惨的结局暗示黑暗势力的悲惨下场。在文学中,柳宗元倡导改革和创新,他认为文学作品不能华而不实,文章应该以反映现实为主。因为具有创新精神,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并且身体力行,推行长短句不一的文章,深受后人的推崇。
其次,柳宗元敢于承担责任。革新失败后,柳宗元遭到守旧派和贵族派的打击,他前往永州任职。在永州期间,制定了相关措施来改变永州方方面面,承担起了一位父母官的职责。
其三,柳宗元是一位具有乐观品质的人。仕途上的坎坷让柳宗元深受打击,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他到永州和柳州之后,决心热爱生活。期间,柳宗元走遍了柳州和永州的山水,写下名诗佳文,字里行间体现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四,柳宗元具有仁爱之心。他来到柳州后发现当地有很多不好的习俗。其中有一个“买卖奴婢”的风俗,极为残酷。柳宗元决心改掉这个极不人道的风俗,颁布了“革其乡法”。其中规定,那些沦为奴婢的人,依然可以用钱赎身。政令中制定了一套奴婢解放法令,奴婢为债主服务期间,可以按照劳动时间折换成工钱,工钱和卖身钱相抵之后,奴婢们便可以恢复自由身,和家人团聚。
韩愈与柳宗元之间有关系吗
韩愈和柳宗元都是唐代人,“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排第一,柳宗元排第二。宋代初期,世人考量俩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并他们并列称为“韩柳”。在文学上,韩愈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倡导者。
柳宗元和韩愈倡导文章应该“以我笔写我心”,文章最终目的是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柳宗元和韩愈倡导先秦时代的文章,反对词藻华丽的骈体文。和词藻、形式相比,内容应该更为重要。文章只有表达出主旨,才能凸显出文章的价值。柳宗元和韩愈身体力行,针对时事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的叙事散文,他倾听了捕蛇者的悲惨命运,借捕蛇者之口向统治者传达百姓的困苦生活。
在政治上,俩人有相左的政见。韩愈和柳宗元都是唐朝官员,在唐顺宗年间,王叔文和柳宗元有相同的政见,得到了王叔文提拔。随后,柳宗元和王叔文为代表的改革派说服了唐顺宗,在朝廷推行了“永贞新政”,改革持续了180多天以失败而告终。韩愈因为不赞同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意见,在朝廷之中,一直未得到重用。
在生活中,柳宗元和韩愈是一对好朋友。俩人在文学上持有相同的观点,经常会在一谈论诗词歌赋和文学题材。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俩人经常有书信往来,或为劝告,或为安慰。不久之后,韩愈也遭到了贬官,俩人在政治仕途上怀才不遇,相同的经历让柳宗元和韩愈有了更多的'话题,从而俩人在生活上是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赏析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一篇叙事文章,以种树的郭橐驼作为故事主角,讲述他能够使树木长得高大而茂盛的方法,借以种树衍生出治理国家的道理。《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写于长安为官时期,在他们实行“永贞新政”的前两年。
当时,柳宗元担任监察御史,需要当各个地方检察吏治,体察民情。柳宗元巡查期间,发现官吏扰民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影响了百姓正常生产生活。柳宗元根据这一现象写下这篇文章,开启了“永贞革新”的先声。
长安城西的郭橐驼是一位种植花草,培育树木的专家。城内的花草树木都是郭橐驼所种植的,因此,郭橐驼在长安城有很高的名声。长安城中有以种植树木和养殖花草为生的商人,都想雇佣郭橐驼。任何花草树木只要经由郭橐驼之手,都能长得茂盛高大。有人前来询问郭橐驼种植花草树木的秘诀,郭橐驼说,自己种植树木没有什么技巧,只是按照树木本身的习性而来,不会刻意多栽培。植物也有它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只要遵循它的习性,不要拔苗助长,树木都会长得高大旺盛。种树和做官治民一样,百姓们在田地里耕种时,官吏们不断地在一旁督促,不停地催促百姓织布、收种。一会儿宣布集合,一会儿又要解散,百姓为了应付小吏们,根本就无暇顾及种植。
柳宗元借以种树郭橐驼的故事反映百姓们改革吏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