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简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年代: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简
中秋
作者:李朴 年代:唐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
【译文】:浩
【简
中秋待月
作者:陆龟蒙 年代:唐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译文】:
【简
倪庄中秋
作者:元好问 年代:金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译文】: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简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作者:刘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金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译文】: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
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
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
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
“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
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
金色的
注: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后人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简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年代:北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
【译文】:十年的霜的影子转过了庭中的梧桐树(意即:已经过去了十年),这个夜晚旅客独自面向着墙角。
嫦娥未必就没有惆怅怨恨,宫殿清冷,桂花孤单。
【简
八月十五日夜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象以往的那些年。
【简
作者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进行一系列对比:一、地点的对比。去年中秋节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在被贬之地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作者:皮日休 年代: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简
中秋见月和子由
作者:苏轼 年代:北宋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译文】:
【简
中秋登楼望月
作者:米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译文】: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间的七宝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让那我们向着的圆圆的月破损。
【简
嫦娥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
【简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咄咄怪事!
我向无大志,包括自己活的年龄在内。我的父母都没有活过五十;因此,我自己的原定计划是活到五十。这样已经超过了父母,很不错了。不知怎么一来,宛如一场春梦,我活到了五十岁。那里正值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我流年不利,颇挨了一阵子饿。但是,我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我正在德国,我经受了而今难以想像的饥饿的考验,以致失去了饱的感觉。我们那一点灾害,同德国比起来,真如小巫见大巫;我从而顺利地渡过了那一场灾害,而且我当时的精神面貌是我一生最好的时期,一点苦也没有感觉到,于不知不觉中冲破了我原定的年龄计划,渡过了五十岁大关。
五十一过,又仿佛一场春梦似地,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我反思,不容我踟蹰。其间跨越了一个十年内乱。我当然是在劫难逃,被送进牛棚。我现在不知道应当感谢哪一路神灵:佛祖、上帝、安拉;由于一个万分偶然的机缘,我没有走上绝路,活下来了。活下来了,我不但没有感到特别高兴,反而时有悔愧之感在咬我的心。活下来了,也许还是有点好处的。我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恰恰出现在这个期间。原因并不神秘:我获得了余裕和时间。在浩劫期间,我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后来不打不骂了,我却变成了“不可接触者”。在很长时间内,我被分配挖大粪,看门房,守电话,发信件。没有以前的会议,没有以前的发言。没有人敢来找我,很少人有勇气同我谈上几句话。一两年内,没收到一封信。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雪夜闭门写禁文”,自谓此乐不减羲皇上人。
又仿佛是一场缥缈的春梦,一下子就活到了今天,行年八十矣,是古人称之为耄耋之年了。倒退二三十年,我这个在寿命上胸无大志的人,偶尔也想到耄耋之年的情况:手拄拐杖,白须飘胸,步履维艰,老态龙钟。自谓这种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想得不深也不多。哪里知道,自己今天就到了这个年龄了。今天是新年元旦,从夜里零时起,自己已是不折不扣的八十老翁了。然而这老景却真如古人诗中所说的“青霭入看无”,我看不到什么老景。看一看自己的身体,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金色的朝阳从窗子里流了进来,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楼前的白杨,确实粗了一点,但看上去也是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时令正是冬天叶子落尽了;但是我相信,它们正蜷缩在土里,做着春天的梦。水塘里的荷花只剩下残叶,“留得残荷听雨声”,现在雨没有了,上面只有白皑皑的残雪。我相信,荷花们也蜷缩在淤泥中,做着春天的梦。总之,我还是我,依然故我;周围的一切也依然是过去的一切……
我是不是也在做着春天的梦呢?我想,是的。我现在也处在严寒中,我也梦着春天的到来。我相信英国诗人雪莱的两句话:“既然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八十”这个数目字竟有这样大的威力,一种神秘的威力。“自己已经八十岁了!”我吃惊地暗自思忖。它逼迫着我向前看一看,又回头看一看。向前看,灰蒙蒙的一团,路不清楚,但也不是很长。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不看也罢。
而回头看呢,则在灰蒙蒙的一团中,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路,路极长,是我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这条路的顶端是在清平县的官庄。我看到了一片灰黄的土房,中间闪着苇塘里的水光,还有我大奶奶和母亲的面影。这条路延伸出来,我看到了泉城的大明湖。这条路又延伸出去,我看到了水木清华,接着又看到德国小城哥廷根斑斓的秋色,上面飘动着我那母亲似的女房东和祖父似的老教授的面影。路陡然又从万里之外折回到神州大地,我看到了红楼,看到了燕园的湖光塔影。令人泄气而且大煞风景的是,我竟又看到了牛棚的牢头禁子那一副牛头马面似的狞恶的面孔。再看下去,路就缩住了,一直缩到我的脚下。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掉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回头看既然这样沉重,能不能向前看呢?我上面已经说到,向前看,路不是很长,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我现在正像鲁迅的散文诗《过客》中的一个过客。他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走来的,终于走到了老翁和小女孩的土屋前面,讨了点水喝。老翁看他已经疲惫不堪,劝他休息一下。他说:“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况且还有声音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那边,西边是什么地方呢?老人说:“前面,是坟。”小女孩说:“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我理解这个过客的心情,我自己也是一个过客,但是却从来没有什么声音催着我走,而是同世界上任何人一样,我是非走不行的,不用催促,也是非走不行的。走到什么地方去呢?走到西边的坟那里,这是一切人的归宿。我记得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里,也讲了这个意思。我并不怕坟,只是在走了这么长的路以后,我真想停下来休息片刻。然而我不能,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反正是非走不行。自我安慰的是,我同那个老翁还不一样,有的地方颇像那个小女孩,我既看到了坟,也看到野百合和野蔷薇。
我面前还有多少路呢?我说不出,也没有仔细想过。冯友兰先生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米”是八十八岁,“茶”是一百零八岁。我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是“相期以米”。这算不算是立大志呢?我是没有大志的人,我觉得这已经算是大志了。
我从前对穷通寿夭也是颇有一些想法的。十年内乱以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1991年1月1日
读季羡林八十述怀有感
近来读到一本好书《人一生要读的经典大全集》,其中对著名大师季羡林①的`“八十述怀”一文,很有感触。“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我向无大志,包括自己活得年龄在内。我的父母都没能活过五十”。“不知怎么一来,宛如一场春梦,我活到了五十岁”。文章一开头就充满了一个老人对岁月匆匆,光阴似箭的感叹。继而回忆了他五十岁时 ,经历了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挨过一阵子饿,特别是二十多岁在德国留学期间,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生存的艰难,经受了至今都难于想像的饥饿的考验,精神面貌却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期,一点苦也没有感觉到。
“五十一过只彷佛一场春梦似地,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不容我反思,不容我踟蹰。期间跨越了一个十年内乱。我当然是在劫难逃,被送进牛棚”。“由于一个万分偶然的机会,我没有走上绝路,活了下来”。“活下来,也许还是有点好处的。这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恰恰出现在这个期间。原因并不神秘:我获得了余裕和时间。在浩劫期间,我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后来不打不骂了,我变成了‘不可接触者’。在很长时间内,我被分配挖大粪,看门房,守电话,发信件”。“没有人敢来找我,很少人有勇气同我说上几句话。一两年内,没收到一封信。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行尸走肉,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雪夜闭门写禁文’,自谓此乐不减羲皇人”。这一段叙述一气呵成,感人至深,是全文的一个高潮所在。季羡林大师在人生的极端逆境中不甘沉沦,不自暴自弃,把十年内乱的“噩梦”转变为“春梦”,利用充裕的时间,刻苦做学问,利用自己留德时通晓的东亚古文字特长,用很少有人懂得的印度古语梵文,翻译了印度史诗巨著,成就了一代大师的辉煌事业和千古英名。
“又仿佛是一场缥缈的春梦,一下子就活到了今天,行年八十矣,是古人称之为耄耋之年了。倒退二三十年,我这个在寿命上胸无大志的人,偶尔也想到耄耋之年的情况:手拄拐杖,白须飘胸,步履维艰,老态龙钟。自谓这种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想的不深也不多。哪里知道,自己今天就到了这个年龄了”。“然而,我看不到什么老景。自己的身体,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这里跨越时空的想象,与一般老人的形象作对比,说明八十岁的季老,心态平和,宠辱不惊,感觉身体还象年轻人一样很健康。
“我是不是也在做着春天的梦呢?我想,是的。我现在也处在严寒中,我也梦着春天的到来。我相信英国诗人雪莱的两句话: ‘既然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季老已经感觉到高龄带来的今后生活的压力,却并不悲观失望。在文中几次交替使用“宛如一场春梦”似的等类似的句子,使这篇文章充满青春的气息,并且使全文紧密相扣,错落有致。表明了他年轻的心态,乐观的态度,过人的精力。
接着他说道,“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八十’这个数目字竟有这样大的威力,一种神秘的威力”。“自己已经八十岁了!”。“我吃惊地暗自思忖。它逼迫着我向前看一看,又回头看一看。向前看,灰濛濛的一团,路不清楚,但也不是很长,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不看也罢”。“而回头看呢,则在灰濛濛的一团中,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路,路极长,是我一步步地走过来的”。人到八十的时候,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神秘威力,逼迫他思考总结,回顾了过去。他看到了他的出生地山东清平县的官庄,看到了母亲等亲人,看到了求学路上,泉城的大明湖、水木清华,德国小城哥廷根及母亲似度女房东、祖父似的老教授,又看到了从不远万里折回到神州大地,回国后的北大红楼燕园,还看到了人生低谷时的牛棚和牢头禁子的那一副面孔。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直入;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久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回忆过去,道路是漫长曲折的,经历是坎坷沉重的。即使是数十载戎马磨砺,功成名就,桂冠无数,也要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前途依然是光明的。季老对过去的人生之路作了高度的哲理性、艺术性的概括,这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回头看,既然这样沉重,能不能向前看呢?”。“尽管向前看,路不是很长,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 ”峰回路转,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间仿佛也不多,季老固然觉得惋惜、伤感,但并不消沉。对于未来,季老化用鲁迅散文诗《过客》一文中的内容,说自己“我理解这个过客的心情,我自己也是一个过客”, “我并不怕坟,只是在走了这么长的路后,我真想停下来休息片刻。然而我不能,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反正是非走不行。自我安慰的是,我同那个老翁还不一样,有的地方颇像那个小女孩,我既看到了坟,也看到野百合和野蔷薇。”表明了自己一个八十岁老人的豁达的生死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勤思进取的学术观。真挚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对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和事业的充分肯定:百年以后,自己绝不会寂寞的。
接近文章的末尾,季老又一次谦虚的说道:“我前面还有多少路呢?我说不出,也没有仔细想过。冯友兰先生说:‘何止与米?相期以茶’。 ‘米’是八十八岁, ‘茶’是一百零八岁。我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是 ‘相期以米’。这算不算是立大志呢?我是没有大志的人,我觉得这已经是大志了”。表达了季老淡泊人生的思想态度,承认生命的客观规律性。文章开头也讲到的“我向无大志,包括自己活的年龄在内”,这正是中国人对待事物的精髓之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包含了很深刻的哲学思想。绝不主观臆测地去追求什么长寿、超自然,尽人事而顺天意。这里季老还欣赏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思想,淡泊明志,豁达开朗。
最后,季老说 ,“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绝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表明了他乐观面对未来,只要身体允许,决心活到老学到老,笔耕不缀,做一个对别人有益的人。这恰恰也是季老既能成就事业,又能长寿健康的人生感言和经验 。
细细品读完季老这篇写于1991年1月1日的“八十述怀”全文,一个平和、豁达而又坚强、自信的学者,一个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老师,一个有些衰老还很健康的老人,已经跃然纸外了。和大师对话,总是感到那么地亲切自然,令人振奋,又像是在交心交底,促膝而谈;总是感到心灵的净化,精神境界的提升,满口余香,如沐春风;总是感到毫不隐讳,无拘无束,谦虚和蔼,实事求是的大家风范。我坚信,季老期望的将来在他筑坟的那边,永远有野百合、野蔷薇的摇曳飘香,自然流芳,一定会实现。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季羡林活到了高寿,98岁(1911.8——2009.7),比他在“八十述怀”中说的“相期以米”,无意中整整多了十岁。他是真正的一代学术大师,将永远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①季羡林,男,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曾撰文三辞桂冠。2012年 8月2日,季羡林先生纪念园奠基仪式在泰安长安园举行。
小升初
(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A.氛(fēn)围钢琴(qíng)B.给(gěi)予水藻(zhǎo)....
C.嫉(jí)妒倔(jué)强D.埋(mái)怨逮(dǎi)捕....
2.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疲惫不堪提心吊胆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
3.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时间一去不复反,我们不能让年华虚渡过。
B.成都的春天姗姗来迟,新生的一切为这一刻做足了铺垫。
C.转眼就盛夏,热浪滚滚,蒸茏一般,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D.苍海桑田,故乡的一切发展迅速,让久别的游子由忠惊叹。
4.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沙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融化摆脱B.摆脱融化驱散
C.摆脱驱散融化D.驱散摆脱融化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蜀锦以其用料的讲究,工艺的精湛,悠久的历史遐迩闻名。....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发射火箭,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他仍是同学们眼中遵守纪律的好伙伴,是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和生活中学语文。
C.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使成都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
7.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任何事五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爱
10.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⑤这是求知的阶梯,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
二、古诗文知识积累
1.古诗以它精练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填上适当的诗句。
(1)即将小学毕业,面对将要分别的老师和同学,你会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万物复苏,春光宜人,你会不由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
①一对忧国忧民目,一双写实写史手。()②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3.请分别写出下列诗句歌咏的是什么花。
①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找出最深的一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小船第一次下水,看着眼前茫茫的大海,不解地问:“大海呀,你的路在哪儿呢?”“你躺着不动,我便没有路,但当你迈开步子,我便四处都是路。”大海说。“大海呀,你的暗礁在哪儿呢?”小船问。
“就在你触礁的地方。”大海说。
“难道不可以在我触礁前,就预先告诉我暗礁在哪儿吗?”
“世上没有预先的成功,也没有预先的失败,只有亲身经历过、实践过,才能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如果我被一个浪头打翻了,怎么办呢?”小船问。
“去准备迎接下一个浪头,在下一个浪头中,努力把自己扳转过来。”大海说。“大海呀,岸在哪儿呢?”小船问。
“岸就在远方。”大海说。
“远方又在哪儿呢?”
“在你不懈的追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抓住“经历”、“实践”、“不懈追求”作答即可。
(二)记叙文阅读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
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________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菜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____________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绅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的横线上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整篇文章的阅读效果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
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割席分坐管宁与华歆,俱与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者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现。宁割席分坐②,曰:“尔非吾友也。”
[注释]①轩冕:指车子。②宁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坐”喻朋友断交。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窃见管神色()又尝同席读书()..
宁读如故()尔非吾友也()..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宁为什么要和华歆断交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题
给商品起个好名字直接影响到这个产品的销量,以下列举的是一些商品的牌子。请从其中的案例看,要给商品起一个好的名称,要考虑些什么?请举例简单
回答。(本题只评价名称,不评价商品本身的质量)
奔驰轿车联想电脑美加净牙膏盼盼防盗门永固门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请以“昨天的____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立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400字。
小升初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模mó模范模样模仿模本
B.蒙méng蒙哄蒙骗蒙混蒙昧
C.禁jìn禁令禁锢禁忌禁受
D.尽jǐn尽管尽先尽量尽快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要言不繁矫枉过正休养生息别出心裁
B.插科打浑蜂涌而上准备就序因地制宜
C.重山峻岭融汇贯通烦燥不安顶礼模拜
D.明火直仗椎心痛恨一脉相成附庸风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_______无穷。
②他是被____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协采副B.以致胁彩付
C.以至胁彩副D.以致协采付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_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虽然不但更B.然而尽管既也
C.但是特别不仅还D.虽然尤其既就
5、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
C.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
D.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
B.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了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
C.像小牛犊一样的邓亚萍,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的一些空话、公式和材料。
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A.进入七月份以来,长江中游和下游许多地区便连续降中到大雨,甚至是暴雨,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气现象。
B.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相比,呈不断上升趋势。
C.在昨天举行的大会上,六个民族学生代表热情洋溢地作了发言。
D.周六这一天,我们所有老师参加了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而进行的宣传活动。
8、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
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
9、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2分)()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2分)()
A.班长和同学们都经常对我说:"学习上的问题,要多跟大家探讨,要多向老师请教。"
B.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C.旧上海每到夜深,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一种红豆桂花糯米稀饭)
D.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
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
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13、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14、下面是一篇学生习作的片段,读后按要求完成(1)(2)两题。(6分)
……爸爸从新疆石河子寄给我一封信,我情不由衷地喊道:"盼望已久的信,终于寄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看起来。信中写道:"……快小考了,功课一定很累,希望你在百忙中,一定要保证身体的健康,但也不能松劲,我等待着你小考如愿的好消息。"这封信,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复习,以优秀的小考成绩向爸爸汇报,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爸爸那关切而期待的面容浮现在我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1)找出文中关于语法、修辞以及标点符号方面的毛病,并在它的下面加上横线,标出①一⑥序号。
(2)把序号和改正结果填人表中
二、阅读理解。(共28分)
(一)(8分)
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珊瑚其实是一种动物,它们虽然不具备运动器官,但有口和原始消化腔,并具有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
珊瑚礁主要是由无数造礁石珊瑚的骨骼构成的。珊瑚礁可以明显地减弱海浪的冲击波力,有效地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为海滩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对于每年都遭受多次台风袭击的海岸及岛屿来说,珊瑚礁的这种巨大的保护作用,是人类所不应忽视的。
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的领地。这些礁、岛、滩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海区,仅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类珊瑚岛、礁就有几百个,其中很多都是人类长期居住和人类生产的基地,如:我国的南海诸岛。这些珊瑚礁养育出的动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此外,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地球的生物圈中,珊瑚礁是一种重要的碳吸纳物。有关研究认为目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日益增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均与珊瑚礁日趋严重地被破坏有关。因此,这一问题已引起不少国家的重视。
15、根据文意,下列对有关"珊瑚礁"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珊瑚礁可以减弱海浪的冲击波力。
B.珊瑚礁能在看来养分不足的水域内养育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C.珊瑚礁是由无数造礁石珊瑚的骨骼构成的。
D.珊瑚礁还能保护海滩,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
16、下列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珊瑚是一种不具备运动器官的原始动物。
B.珊瑚是一种有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动物,它的消化腔是原始的。
C.珊瑚不具备运动器官,但有原始的消化腔、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
D.珊瑚是一种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动物。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我国的南海诸岛就是一种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
B.珊瑚礁养育出的动植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C.珊瑚岛、礁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和珍稀物种提供了生长和繁衍的适宜场所。
D.人类对珊瑚岛、礁天然资源的恶性掠夺,使珊瑚岛、礁受到日趋严重的破坏。
18、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保护珊瑚礁,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B.保护珊瑚礁是一种改变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积极有益的措施。
C.积极保护珊瑚礁,使之成为人类居住与从事生产劳动的主要领地。
D.人类应当重视珊瑚礁在地球生物圈内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保护它,使它免受人为的破坏。
(二)(20分)
①1915年10月,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投生"到这个清贫之家,这就是我。大伙儿见我胖乎乎挺逗人喜欢,便起了个小名叫"狮仔"。莫看名字威风凛凛,不知怎的,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多了,直到三周岁口齿才清楚些。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排行当中。
②我们年纪很小,父亲便教我们读书识字。他的旧学功底很深,教的是四书五经。他的视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坏了,看东西很吃力,常拿出一叠叠学生作文,唤着我的小名:
③"狮仔,念念!"
④我便"咿咿呀呀",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往往露出欣慰的微笑,甚至出声叫好。
⑤我真怕他检查作业。一旦发现错别字,他就沉下脸来,低声但却是严厉地叫:"狮仔!"于是,我只好乖乖地伸出手,让他打手心。且不论这种教育方法得当与否,挨打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这倒使我养成了从小就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童年吟诗、联对子、背古文……就是没想到将来要跟什么"物质"、"分子"打交道。我至今十分感谢父亲的严格要求,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使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顺利多了。
19、第一段写出了"我"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为什么怕父亲检查作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加点词"乖乖",原指顺从,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文中摘出最生动的描写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4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4、第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39分)
25、以《吃一堑、长一智》为题,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在这方面体会的短文,不少于100字。(9分)
26、根据下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30分)
要求:(1)自拟题目;
(2)注意文章衔接;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补写600字左右。
傍晚,天还没有黑,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路上,……
这初夏的雨点,是那么清凉,这雨中的世界,是那么清新。
参考答案:
13、答案:(1)百年树人(2)良药苦口利于病(3)立根原在破岩中(4)粉骨碎身全(浑)不怕
14、答案:①"情不由衷"改作"情不自禁";②"功课一定很累"改作"功课一定很重":③"百忙中"改作"紧张的复习中";④"暗下决心"后的逗号应为"冒号""上引号",迄"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后的标点符号应为"句号""下引号";⑥最后一句(即"爸爸那……")提至"暗下决心"之前。
19、答案: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得多。
20、答案:怕父亲的严厉,怕打手心。
21、答案这里是"无可奈何"之意,生动地表达了孩子的畏惧心理:
22、答案: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甚至出声叫好。
24、答案:末句
一、看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shàshìyúlányìcu?
(霎)时(嗜)好须(臾)波(澜)(抑)扬顿(挫)
hàoyùchùlǒucùfáng
(耗)尽(御)寒抽(搐)竹(篓)(猝)不及(防)
二、按要求填空。
①学校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曹"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曹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张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孙___老师。②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m?/mo______、____m?_____、_____m?____。
③在"裹上"、"嚼着"、"情谊"、"摔跤"、"畜生"、"钳子"这些词语中,带点字读轻声的词语是_裹着、畜生、钳子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
A.屋脊(jī)宫阙(qua)吮吸(yǔn)鏖战(áo凌晨(línɡ)()
B.锃亮(zanɡ)眸子(mǔ)弹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
C.吓煞(shà)蜷曲(quán)鸟瞰(kàn)音乐(yua)鸟喙(huì)()
D.惬意(qia)衣冠(ɡuān)松散(sàn)炽热(zhì)憧憬(chōnɡ)(√)
(2)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打"√"。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把成语补充完整。
司空见(惯)前(赴)后(继)(深)思(熟)虑(孜)(孜)不倦
五彩(斑)(斓)(赞)不绝(口)惊心动(魄)如(花)似(玉)
(翻)山(越)岭浮想(联)(翩)
五、按要求写成语。
⑴反映品质优秀的:_正气凛然________、__两袖清风_______;⑵形容人特别多的:____门庭若市______、___车水马龙_____;
⑶形容风景优美的:___山清水秀_____、__春暖花开_________;⑷表现深情厚谊的:___亲密无间_____、__情同手足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_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______。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还读过一些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如《宿新市徐公店》,诗句是_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____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在括号中标序号)(6)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2)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4)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3)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1)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5)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八、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
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百度推广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⑵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⑵上文是著名作家___巴金_______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其中的一处抄写下来:_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____无私奉献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⑶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录下来(失败-成功、奉献-享受)
(二)碧螺春
随着几声(嘹亮)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画像)翠绿欲滴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了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摘要:1、填写文中缺少的词语。2、整个湖山醒来了一句中的湖指的是_______湖,山指的是湖边的____
1、填写文中缺少的词语。
2、"整个湖山醒来了"一句中的"湖"指的是__太_湖,"山"指的是湖边的__东______山和___西___山。
3、文中形容茶树绿得浓的词语是___翠绿欲滴______;与"神采飞扬"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神采奕奕____________。
4、用几句话写出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心情。_____充满收获的快乐,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假如给你三天光明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dai),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
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这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思考:
1、在括号时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光明----(黑暗)热情----(淡漠)喧闹-----(寂静)
3、请把文中你最喜欢的那句话用"----"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答案:我多么渴望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渴望光明,渴望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告诫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4、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节中选择一个问题来回答。(5分)
答案:回答第一问。看清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明白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让生活过得有意义,有朝气,对生活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