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兵马俑的诗句一
兵俑车马一行行
犹如待令赴沙场
想是生前威不够
死后依然征战忙
关于秦兵马俑的诗句二
一派诚心护帝灵,
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
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
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
抖落黄尘举世惊!
关于秦兵马俑的诗句三
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
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颜无改,心声欲吐,豪气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为冥王载歌舞?
今见重光犹待鼓,总听擂动,即行冲发,一样驱胡虏.
关于秦兵马俑的诗句四
庞大恢弘世无双
耗工费时难估量
今人惊为天下奇
犹怨古人骂始皇
霸气的诗句篇一
● 魏武帝曹操的《短歌行》《龟虽寿》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本文诗人。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一首感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是劝人及时行乐吗?诚然这是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畏死之想,联系全篇来看,他感叹的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曹操《秋胡行》),所以他这“人生几何”的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仿佛是随口吟咏《诗经》中的名句。自续二句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便把本是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了。“呦呦鹿鸣”四句,是《诗经》中诚恳热情欢宴宾客的诗篇,曹操又信手拈来,表示自己期待贤者的热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又把贤者比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不由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感谢“越陌度阡”远道而来的贤士们,屈尊相从,在今日的宴会上促膝谈心,真感到莫大的快慰!可是我知道还有大批贤士尚在歧路徘徊。他们像南飞乌鹊,择木而栖,绕树三匝,还没有最后选定归宿呢!于是,曹操对天下贤才发出由衷的呼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这四句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在千古本文诗人中,只有曹操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人物才写得出来,也只有他能与之相称。至今读之,犹觉豪气逼人。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于建安十二年(207)。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
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的。全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开头四句。主要意思是说“人寿不长”。连用了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神龟尽管能长寿,但最后还是要死亡,腾蛇虽然能腾云驾雾,但到时候也免不了死亡,使读者会自然地联想到,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老骥伏枥”以下四句全诗的中心。在用伏在马槽上的老骥还想驰骋千里,来比喻想建功立业的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曹操用老骥作比喻,饱含着对老骥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是他自己几十年戎马俊倥偬的征战生涯的象征。
曹操在这首诗中,承认自己是到了暮年。他面对暮年,在精神状态上不服老,要老当益壮,要保持一种生命不息、斗争不止、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也就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与“天”有关系,但又不是完全由“天”来决定的。“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人们能够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是可以延年益寿的。 千百年来,《龟虽寿》被广为传诵,表现了很强的生命力。
霸气的诗句篇二
●明太祖朱元璋的《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
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挂钩,
称我江山有几多。
燕子矶位于南京城北燕子矶镇北端,西、北、东三面临长江,面积约1万平方米,矶头海拔36米,峭壁悬崖陡立江水之上。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从这里登岸,是时,正好雨过天晴,一条彩虹横跨苍穹,一弯钩月遥挂天边,面对这壮丽的景象,诗兴大发,激情豪迈地吟咏出了这首《燕子矶》。朱元璋放牛娃出生,几无文化,可这首极具王者之气的打油诗,比喻得当,气魄宏大,非常人所及,抒发了一代开国之君的豪迈情怀。朱元璋正是从这里走向金陵,走向帝王宝座的。
霸气的诗句篇三
●主席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
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是本文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本文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个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封,不再奔流。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刹那间,群山起舞,灵动如无数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如漫野蜡象。整个世界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之间充盈着无穷的生机。风雪是天公之所赐,苦难乃历史之必然,但大家要打破冰封、战胜苦难,与天公一决高下。这就是一个强者对天公的回答,这就是一个民族对命运的回答!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弹指间,已是云开日出;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早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局,向全世界发出了胜利的预言。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分明是扭转乾坤的气魄,分明是洞悉时空的慧眼。中国革命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人民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雪后必然会天晴,不应有丝毫怀疑。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壮美。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本文诗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雪景唤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感,使他心中充盈了无比的热爱和无限的激情。帝国主义列强妄图侵占这大好河山,而大家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立国当以文武之道,武能平定乱世,文可富民兴邦。武力统一是前提,在混战中是不可能安心建设的;武力强盛是保障,在动荡中是不可能发展经济的。而只有文治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走向强盛,才能使山河更加壮丽。“文采”、“风骚”,在这里显然是借用,指出了封建统治者们缺少文治的弱点。
武功曾经几度辉煌。扫除六合的秦始皇;平定匈奴的汉武帝;南征北战的唐太宗;结束纷争的宋太祖;纵横驰骋的'成吉思汗……这些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中华民族的天之骄子,把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绎得那样烟波浩渺。历史不仅为大家论证了这个古老国度的战斗力,更为大家树立了驱除一切敌寇的自信心。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一句惊天之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堪称为点睛妙笔。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展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流露了对光明前途的无比信心。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
霸气的诗句篇四
●西楚霸王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秦末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大环境下,他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垄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政权,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项羽虽未成帝业,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仍把他列入“本纪”,作为帝王来看待。倘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楚汉相争,开始时项羽节节胜利,刘邦几为其所掳。后来由于项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导致其战略上连续失误,而刘邦则逐渐转败为胜。最后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兵少粮尽,自知败局已定。夜饮帐中,面对美人虞姬,宝马乌骓,乃慷慨悲歌。唱出了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穷途末路的悲慨。全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他心爱的美人虞姬持剑起舞,其间举剑自刎,由此还演绎出中国历史上至美爱情的千古绝唱。而这首《垓下歌》,则历代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
篇一:西楚霸王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秦末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大环境下,他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垄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政权,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项羽虽未成帝业,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仍把他列入“本纪”,作为帝王来看待。倘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楚汉相争,开始时项羽节节胜利,刘邦几为其所掳。后来由于项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导致其战略上连续失误,而刘邦则逐渐转败为胜。最后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兵少粮尽,自知败局已定。夜饮帐中,面对美人虞姬,宝马乌骓,乃慷慨悲歌。唱出了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穷途末路的悲慨。全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他心爱的美人虞姬持剑起舞,其间举剑自刎,由此还演绎出中国历史上至美爱情的千古绝唱。而这首《垓下歌》,则历代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
篇二: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是刘邦称帝后第七年(公元前195年)所作。当时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英布败逃,刘邦命其部将乘胜追击,自己则班师回朝。归途中,他停留在自己的故乡沛县,在沛宫摆下筵席,与家乡父老纵情欢歌,酒酣刘邦击筑起舞,慷慨悲歌。全诗仅三句,首句起兴,展现群雄相争中的风云变幻,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平定天下、开创大汉基业、荣登帝座威加海内的喜悦心情,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维护政权的迫切愿望,气势雄浑,气魄浩荡,千古传颂。
《大风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的封建帝王,在荣归故里之际,往往效法汉高祖,大摆筵席,宴请故旧亲友。有些君主也吟诗作赋,以《大风歌》来比附自己的豪迈情怀,讴歌自己的文治武功。
篇三: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
诗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阵阵秋风下白云纷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故去的“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写的缠绵流丽乃一诗之精华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三句,竭力描写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景致。当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潺缓的碧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热之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紧接着却出现了“欢乐极兮哀情多”。君临天下,当藐视一世,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尔。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篇四:魏武帝曹操的《短歌行》《龟虽寿》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一首感叹流光易逝,欲得贤才以早建王业之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是劝人及时行乐吗?诚然这是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畏死之想,联系全篇来看,他感叹的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曹操《秋胡行》),所以他这“人生几何”的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仿佛是随口吟咏《诗经》中的名句。自续二句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便把本是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了。“呦呦鹿鸣”四句,是《诗经》中诚恳热情欢宴宾客的诗篇,曹操又信手拈来,表示自己期待贤者的热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又把贤者比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不由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感谢“越陌度阡”远道而来的贤士们,屈尊相从,在今日的宴会上促膝谈心,真感到莫大的快慰!可是我知道还有大批贤士尚在歧路徘徊。他们像南飞乌鹊,择木而栖,绕树三匝,还没有最后选定归宿呢!于是,曹操对天下贤才发出由衷的呼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
并且,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这四句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在千古诗人中,只有曹操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人物才写得出来,也只有他能与之相称。至今读之,犹觉豪气逼人。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于建安十二年(207)。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
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后,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乌桓。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的。全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开头四句。主要意思是说“人寿不长”。连用了神龟和腾蛇两个比喻,神龟尽管能长寿,但最后还是要死亡,腾蛇虽然能腾云驾雾,但到时候也免不了死亡,使读者会自然地联想到,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老骥伏枥”以下四句全诗的中心。在用伏在马槽上的老骥还想驰骋千里,来比喻想建功立业的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曹操用老骥作比喻,饱含着对老骥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是他自己几十年戎马俊倥偬的征战生涯的象征。
曹操在这首诗中,承认自己是到了暮年。他面对暮年,在精神状态上不服老,要老当益壮,要保持一种生命不息、斗争不止、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也就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与“天”有关系,但又不是完全由“天”来决定的。“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人们能够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是可以延年益寿的。 千百年来,《龟虽寿》被广为传诵,表现了很强的生命力。
篇五:明太祖朱元璋的《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
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挂钩,
称我江山有几多。
燕子矶位于南京城北燕子矶镇北端,西、北、东三面临长江,面积约1万平方米,矶头海拔36米,峭壁悬崖陡立江水之上。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从这里登岸,是时,正好雨过天晴,一条彩虹横跨苍穹,一弯钩月遥挂天边,面对这壮丽的景象,诗兴大发,激情豪迈地吟咏出了这首《燕子矶》。朱元璋放牛娃出生,几无文化,可这首极具王者之气的打油诗,比喻得当,气魄宏大,非常人所及,抒发了一代开国之君的豪迈情怀。朱元璋正是从这里走向金陵,走向帝王宝座的。
篇六: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以下有些章节系转载)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
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个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封,不再奔流。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刹那间,群山起舞,灵动如无数银蛇;高原奔驰,威猛如漫野蜡象。整个世界由死寂变成了欢腾,天地之间充盈着无穷的生机。风雪是天公之所赐,苦难乃历史之必然,但我们要打破冰封、战胜苦难,与天公一决高下。这就是一个强者对天公的回答,这就是一个民族对命运的回答!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弹指间,已是云开日出;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毛主席早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局,向全世界发出了胜利的预言。那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分明是扭转乾坤的气魄,分明是洞悉时空的'慧眼。中国革命注定是一场极其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人民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雪后必然会天晴,不应有丝毫怀疑。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壮美。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诗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雪景唤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感,使他心中充盈了无比的热爱和无限的激情。帝国主义列强妄图侵占这大好河山,而我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立国当以文武之道,武能平定乱世,文可富民兴邦。武力统一是前提,在混战中是不可能安心建设的;武力强盛是保障,在动荡中是不可能发展经济的。而只有文治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走向强盛,才能使山河更加壮丽。“文采”、“风骚”,在这里显然是借用,指出了封建统治者们缺少文治的弱点。
武功曾经几度辉煌。扫除六合的秦始皇;平定匈奴的汉武帝;南征北战的唐太宗;结束纷争的宋太祖;纵横驰骋的成吉思汗……这些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中华民族的天之骄子,把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绎得那样烟波浩渺。历史不仅为我们论证了这个古老国度的战斗力,更为我们树立了驱除一切敌寇的自信心。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一句惊天之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堪称为点睛妙笔。这震撼千古的结语,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展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流露了对光明前途的无比信心。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豪情万丈,那一刻傲视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