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宋·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春宵》
8、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宋·苏轼《念奴娇·中秋》
9、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月笼云暗重门锁——宋·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1、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12、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13、月色如银——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14、暗香浮动月黄昏——宋·苏轼《阮郎归·梅词》
15、月明千里照平沙——宋·苏轼《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16、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
17、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1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宋·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19、月花羞——宋·苏轼《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20、持杯月下花前醉——宋·苏轼《虞美人·持杯摇劝天边月》
21、新月与愁烟——宋·苏轼《昭君怨·送别》
22、持杯摇劝天边月——宋·苏轼《虞美人·持杯摇劝天边月》
23、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宋·苏轼《行香子·冬思》
24、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宋·苏轼《满江红·怀子由作》
25、愿月圆无缺——宋·苏轼《虞美人·持杯摇劝天边月》
26、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宋·苏轼《东坡》
27、醉倚阑干风月好——宋·苏轼《减字木兰花·寓意》
28、更阑人静月侵廊——宋·苏轼《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
29、明月多情来照户——宋·苏轼《渔家傲·七夕》
30、时张仲谋与曹子方、刘景文、苏伯固、张秉道为坐客,仲谋请作后六客词月满苕溪照夜堂——宋·苏轼《少年游·野作六客词》
31、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宋·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32、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33、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宋·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4、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35、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宋·苏轼《鹧鸪天·佳人》
36、月明谁起笛中哀——宋·苏轼《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37、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宋·苏轼《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38、画檐初挂弯弯月——宋·苏轼《菩萨蛮(新月)》
39、渡斜烟淡月笼沙——宋·苏轼《西江月·咏梅》
40、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宋·苏轼《西江月·咏梅》
41、更阑月坠星河转——宋·苏轼《菩萨蛮(七夕)》
42、风月平分破——宋·苏轼《点绛唇·二之一》
43、娟娟缺月西南落——宋·苏轼《菩萨蛮(述古席上)》
44、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宋·苏轼《虾蟆培》
45、只应闲过商颜老,独自吹箫月下归——宋·苏轼《题毛女真》
46、长江大欲见庇,探支八月凉风——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一》
47、午夜胧胧淡月黄,梦回犹有暗尘香——宋·苏轼《四十年前元夕与故人夜游得此句》
48、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宋·苏轼《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见和》
49、叹息烟云去,追思岁月遐——宋·苏轼《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
50、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宋·苏轼《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51、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宋·苏轼《永遇乐·长忆别时》
52、月明穿破裘,霜气涩孤剑——宋·苏轼《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
53、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宋·苏轼《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
54、嫋嫋春风送度关,娟娟霜月照生还——宋·苏轼《和王斿二首其一》
55、师来亦何事,孤月挂空碧——宋·苏轼《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56、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宋·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57、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58、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59、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60、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61、云散月明谁点缀——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62、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宋·苏轼《鹊桥仙·七夕》
63、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宋·苏轼《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64、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宋·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65、隋堤三月水溶溶——宋·苏轼《江神子·恨别》
一、《渔家傲》(范仲淹)P62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雁去 ”(限2个字)。
2.上片以“ 异 ”字统领,描写了“ 衡阳雁去 ”、“ 四面边声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4.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P206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诗人因被贬谪,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朝廷弃用。
2.请找出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并作简要分析。
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分析:“闻笛赋”指晋代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对已故朋友怀念的感情。“烂柯人”指晋代人王质,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达被贬太久,恍如隔世,人世沧桑之感的感情。
3.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沉舟侧畔”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有“万木”争春,说明他对未来并不失望,表现了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无题》(李商隐)P208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字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两个难字词义不同,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连用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沉痛苦。
2.请赏析诗中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并说说这一诗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1)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2)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四、《夜雨寄北》(李商隐)P249
1.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请分别写出它们的表达作用。
第2句中的“巴山夜雨”写现实之景,是实写;第4句中的写想象之景,是虚写。前者凄清愁苦,后者温暖宽心,首尾呼应,形成对比,构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第二句中的“秋”字历来为人称道,这个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凉之情.
3.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五、《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P62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可以用诗中的一个字:“ 愁”来概括。
2.说说首句中“弃”“留”二字之妙。
“弃”字,刻画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
3.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其作用。
(示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另一首诗《行路难》中的诗句,试将它与本诗中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舟”进行比较,说说表达情感的'不同。
“长风破浪……”一句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豪迈;“人生在世……”一句是诗人怀才不遇、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显得无奈而有消沉。
六、《论诗》(赵翼)P251
1.“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 文学 ,这里指在诗歌(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
2、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
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或“尽管李杜诗篇成就伟大,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3.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4.对作者的思想观点,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李杜诗歌是有永恒价值的,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P67
1.“天净沙”是散曲的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
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人。
4.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萧瑟、苍凉的秋郊夕照图
5.“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令人神往的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
2.三、四两句充满真情,为后人传诵,请作以赏析。
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带春天的诗句 篇1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6、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小雨》
7、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8、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9、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1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12、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清明二首》
13、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16、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17、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1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1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2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21、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22、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2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2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27、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2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9、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
30、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宋·苏轼《春宵》
32、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3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3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春晴》
3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3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38、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39、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4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41、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42、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4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带春天的诗句 篇2
1、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2、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3、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4、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崔涂《春夕》
5、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6、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7、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8、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9、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0、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11、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12、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1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4、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7、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8、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19、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20、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冯延巳《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2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23、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24、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25、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26、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7、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带春天的诗句 篇3
1、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2、无限春风来海上。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3、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阴铿《渡青草湖》
4、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5、离恨做成春夜雨。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
6、任是春风吹不展。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
8、豆蔻梢头春色浅。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9、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11、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12、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
13、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14、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钱惟演《木兰花》
15、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杜甫《曲江对雨》
16、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李玉《贺新郎春情》
17、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苏轼《和董传留别》
18、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19、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20、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21、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22、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23、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
24、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25、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