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荒田野草不争娇,一任风沙雪雨嚣。
堤坝路基根自固,生机无限竞丰娆。
(二)
立命安身处处家,幽香碧绿漫天涯。
披星戴月饮朝露,沐雨栉风染夕霞。
一岁一枯无恨意,一颦一笑自芳华。
位卑不忘立风骨,来世依然不羡花。
(三)
风舞连绵我覆尘,雨横四野任纷纷。
卑身未有参天志,寸绿唯持自在荫。
见惯白云高峻岭,欣然垂瀑裂山根。
从容老去无遗憾,装饰春光有子孙.
(四)
蜗舍严冬梦象鬆,忍羞顶起素霜浓。
欲求琼殿悬新月,却陷荒丘瘦影峰。
子美秋檐淩雨黑,乐天春陇碧云彤。
激情燃尽存淳意,惊蛰携将蓬勃丰。
(五)
穷山富水乐居悠,喜结名花不奉流。
谅我伶仃遮客路,怜斯孤独挡衢头。
云霄峰卧撩明月,畴野姿平戏牧牛,
纵有雪伤将疾忍,一朝风暖点神州。
(六)
瑞雪压身睡梦酣,春风掀被露芽尖。
高阳送暖舒茎叶,细雨滋根翠岭原。
彩墨绘秋呈绿浪,肥羊觅草品香甜。
鹅毛盖地冬闲日,自我捐躯再入眠。
(七)
也喜乘春触处开,曾经野火不为灾。
彩禽暂隐幽情去,密柳高垂思绪来。
无计香传霜更雪,有时名逊菊和梅。
长堤傍水风摇艳,退罢青裳意却灰。
(八)
孳生大地任纵横,闲处春秋惯不争。
静睹红尘空有梦,悠披绿被默无声。
严霜摧骨何需惧,野火焚身哪用惊?
留得根须埋沃土,年年雨润照繁荣。
(九)
诗家底事颂风流,野草离离独占秋。
施政频怜民疾苦,归心每系五湖舟。
问天笑揽西江月,面壁长吟鹳雀楼。
展卷辞章情戚戚,景功行止壮悠悠。
(十)
祖抛籽粒任西东,没翅无足跑仗风。
厚土非留迁徙走,薄田不要转移行。
三时雨打迟贴露,半刻霜侵早附冰。
未惧豪强纷进取,磐石排挤苦争荣。
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风吹草不折,弱极而生刚。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河里无鱼水自清, 疾风劲草子阳名。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作品原文,大家看看下面的白居易的野草古诗。
白居易的野草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⑵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⑶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⑸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⑹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要送的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作品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隆化
野火把它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遍地又再生。
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
今天我又为朋友送别,青青草儿满怀离别情。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未满16岁。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居易”这个名字根据词义可以解释为住下很方便。顾况看到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不易(京城里粮价高得很,住下很不方便吧)。”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大为惊奇,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走到哪儿住下都方便得很)!”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