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赏
此诗的主题,《毛诗序》以为是“思贤妃”,说:“(齐)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宋·朱熹《诗集传》则以为是直接赞美贤妃,谓其“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君曰:鸡既鸣矣,会朝之臣既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故诗人叙其事而美之也”。而宋·严
此诗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言,句式错综,接近散文化。押韵亦有其特点,头两章四句皆用韵,而首句与次句韵脚同在第三字,而末尾是语助词“矣”,也算韵,王力先生称这为“富韵”。另外第一、二章首句与第三句韵脚同字。第三章则是第一、二、四句押韵,也可见此诗用韵富有变化。
【作品介绍】
《鸣雁》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38卷。
【原文】
作者: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
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依,
天长地阔栖息稀。
风霜酸苦稻粱微,
毛羽摧落身不肥。
裴回反顾群侣违。
哀鸣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
闲飞静集鸣相和,
违忧怀惠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注释】
①鸣雁:清编(全唐诗》卷二五《杂曲歌辞》作《鸣雁行》。此诗贞元十五年秋在徐州作。参见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
②嗷嗷:大雁哀鸣声。《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傲嗽。”全诗校:“鸣雁,一作鸿雁。”
③穷秋:秋末。指九月。南朝宋鲍照《白纻歌》之五:“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④裴回:同“徘徊”。群侣违:与同伴离散。鲍照《代鸣雁行》:“中夜相失群离违,留连徘徊不忍散。”
⑤朔:北,指江北。原作“朝”,据全诗校语改。
⑥违:离去,避开。惠:善,好处。指上文所说“江南水阔朔云多,草长沙软无网罗”。全诗卷二五作“息”。匪:通“非”。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海口,海瑞墓,肃穆,寂静,庄严。墓园有塘,塘中有荷,荷上有蛙,蛙声一片,我悟蛙声,浮想联翩……
这里安放着一部人生
洋溢着辉煌与惨淡的.峥嵘
做人痴心不改
尽管跌跌撞撞懵懵懂懂
傻啊 傻得只剩了忠诚
为官 唯有百姓
尽管坎坎坷坷降降升升
难啊 为生民请命
不为虚浮所齿
不为邪恶所动
不为世俗所容
却为天地留名
如今 墓园已经清冷
蛙伴着荷 我寻着声
轻轻地 轻轻
蛙声将荷露抖动
蛙在荷上守灵
啼一塘清风
看 寒来暑往
听 春雨秋声
捋 潮起潮落
品 月高风清
安详地将世间守望
牌坊似高耸的眼睛
清明 何谓清 何谓明
清鸣 谁为清而鸣
噢 这里安放着一颗英灵
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