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苍山
1.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2.千秋岁月,苍山下,演出几多荡气回肠历史剧;一代风流,洱海边,谱就无数惊天动地英雄诗
3.飞来碧落千年雪;点破苍山六月寒
4.把一泓清水倒映十余点苍雪,生出万千景象;将三月柳丝拂开几片望夫云,流传几许情殇
二.关于崇圣
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有天
三.关于蝴蝶泉
1.蝴蝶舞翩跹,为万紫千红飞去飞来,前生疑是庄周化;青山留胜迹,有层峦迭嶂宜晴宜雨,此地重吟道韫诗
2.云弄古幽泉,凭玉镜涵晶,坐凉亭飞阁,品醇酒香茗,蝶树银花疑晓梦;龙关开视野,枕花屏叠翠,面碧洱海舟,听民歌白调,诗囊画箧快平生
描写大理不同景点中的
云南”(祥云故称)之由来,历来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相信这种说法:“汉武元狩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 一个长安城里高高在上的帝王,他那虚无飘渺的梦境,居然与千里之外百姓眼中恢弘壮丽的景色遥相呼应,这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不可思议:这一定是上天对这个帝王伟烈丰功的褒扬。帝王的虚荣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他也兴高采烈地在这里设置官府,任命官吏,将这里称为“云南”,大汉王朝自此开始正式经营这片西南之地。
云南,素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从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走进丽江,就是走进了一幅古老的高原风貌历史画卷。老街上那古色古香的纳西民居依山傍水,错落别致;古桥下流水潺潺,清冽透明;小河清澈见底,纤尘不染;两岸纤纤垂柳,素雅娴静;石板路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远方的玉龙雪山高耸入云,挺拔俊秀。似黛的青山,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美丽的白云,皎洁的雪山,梦幻般的碧水,仿佛一阵阵诗情画意扑面而来。
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云南是人们脑海中五彩斑斓的想象,然而当亲临这片西南边疆的宝地时,却发现这里的一切又都归于纯净、质朴。这块多彩的土地上聚居着彝、白、哈尼、傣、傈僳、纳西、瑶、景颇、布依、水、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走进云南,你就在不经意间走进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云南是一个花的世界,有山茶、杜鹃、百合等名花,无怪乎西欧人说:“没有云南的花便不成为花园。”
七彩云南,彩云之南。一座座山峰耸立,一片片森林凝翠,一朵朵鲜花怒放,一条条飞瀑流泉。云南的风情如一朵彩云追赶着另一朵彩云,一份情怀撞击着另一份情怀;云南的颜色如一道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长虹,彰示着五彩缤纷的灵气,流淌着千姿百态的动感。赞美七彩云南、描写云南美丽风光的好诗好词好句赞美七彩云南、描写云南美丽风光的好诗好词好句。赤橙黄绿青蓝紫。那赤色是大理古城上剥落油彩的护栏,是长江源头熊熊燃烧的篝火,是潺潺流水中飞越龙门的锦鲤,是百里杜鹃娇媚明快的怒放,是南疆将士卫国反霸的风采,是一代铁军镇关戍边的无悔誓言。
丽江的美在于水绕城转,城依水建,山水相依,路桥相连,水是丽江的魂,桥是古城的魄。在四方街头徘徊时,突然飘起了小雨,雨点如织,淅淅沥沥,敲击着木楼青瓦的韵律,使古城洇染在一团氤氲的水雾中,宛如一幅江南水乡的泼墨画扑入眼帘。画中一位纳西女子挑着担子,踏着雨水,跨过小石桥,穿过小巷,斑驳了一枚枚浸湿在水中的音符。清新的气息让人砰然心动。
大理旅游景点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风、花、雪、月”。风指的是下关风;花指的是上关花;雪指的是苍山雪;月则指的是洱海月。“月映苍山雪,下关风吹上关花。”就是大理古城的真实写照。大理古城坐落于雄奇挺峻的苍山与娇媚秀美的洱海之间,厚重的城墙,古老的木屋。山的瑞气滋润心扉,云的玉洁神清气爽,时间在这里倒流,空间在这里凝固,绵绵不绝的思古之幽情在这里升华。
赤橙黄绿青蓝紫。那橙色是纳西姑娘跳动的筒裙,是摩梭妇女绣着金丝的披肩,是白族少女手中挥动的彩链,是阿诗玛姑娘最优美的站立,是五朵金花手帕上的锦绣镶边,赤橙黄绿青蓝紫。那黄色是山茶花舒展的花瓣,是三角梅绽放的歌喉,是滇南蝴蝶翅膀搅动的璀璨,是千里沃土青稞麦成熟的季节,是朵朵格桑花下最灿烂的笑脸。
最先接触的云南是那边的风俗民情从影视中及课本,傣族的泼水节,分布在大街小巷中,未能亲眼一见确实是一种遗憾,但我想自己最接近的地方无论怎么样也要到那洒脱一回,自然雨的感觉真好,如果能在一个明媚的阳光下,亲淋一场有彩虹的雨,会怎么样呢?那么云南那些热情的人用泼水节一场特殊的方式,我的加入,那快乐的感觉是我现在所体会不到的,我想一定“真好”我一定卸下自己那久违压抑的皮袄,然后闭上安宁的眼睛,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让我化作滴滴的那一滴水吧!和雨滴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快乐的乐其中,足矣!
丽江的美源于雪山、源于小桥流水、源于千年的茶马古道、源于神秘的东巴文化,源于神奇的纳西古乐,源于古朴的西南民风,更源于丽江人的侠骨风情。走进其间怡似穿梭在不同的时空,体会到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内涵。岁月尘封不了人类文明的醇香,丽江依然充满梦幻。暮色降临,站在宾馆的窗前远眺,再次体会到丽江那深邃厚重的美和那微醺的感觉。让思绪穿越古城的风花雪月,眼前的溪流、木屋、小桥和安逸的人们永远是那么热情善良,洋溢着芬芳与幸福,古色古香地陶冶着现代人的心灵与性情。
赤橙黄绿青蓝紫。那绿色是香格里拉辽阔无垠的草原,是洱海水面上激起的碧波如烟,是丛丛香蕉树上的果实累累,是蓝月河湖底水草轻柔的晃动,是乡村农舍前简朴的围栏。赤橙黄绿青蓝紫。那青色是梅里山的倒影婆娑,是玉龙雪山的峭壁奇观,是高黎贡山石头上的苔痕遍野,是法卡山清晨氤氲雾气中的橡胶林,是茶马古道上褪了色的琴弦。
西双版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从小就梦想去的地方,那里被称为“动物和植物的世界”。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空气很潮湿,植物种类繁多,如仙境般美丽奇妙。到了那里,我看见了一颗参天大树,好像是热带雨林的招牌。再往里面走,全是高大的植物,有芭蕉树,有千藤树还有凤尾竹...热带雨林绿意盎然,处处都通过绿色显示出生意。
经过岁月河流的洗礼,精雕细刻出美轮美奂的山水,七彩云南在人们眼中就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而七彩云南在我眼中则是战火硝烟的洗礼,是对第二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永远都是那样令人心施神往。雪山位于丽江北约15公里处,山势由北向南走向,横亘排列着十三座山峰,山峰积雪终年不化,峰峰相依如玉龙婉转,绵亘35公里,腾跃于锦绣大地之上。主峰扇子陡最高海拔5596米,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山脉。风蕴天地音韵,幻化千年梦幻,玉龙雪山是纳西人民心中的神山,是丽江之魂,纳西之魂。赞美七彩云南、描写云南美丽风光的好诗好词好句好词好句好段-一句话-名言警句-格言-成语-
赤橙黄绿青蓝紫。那蓝色是五百里滇池的粼粼波光,是澜沧江奔腾咆啸的张扬,是金沙江一泻千里的吟唱,是洱海风光清澈静谧的飘逸,是翠湖海鸥搏击天空的畅想。赤橙黄绿青蓝紫。那紫色是朝阳辉映下最和谐的景观,是薰衣草最亮丽的容颜,是孔雀开屏最靓丽的映象,是相思豆似水流年般的传说,是深山幽谷中芬芳盛开的老山兰。
踏着一条蜿蜒弯曲的木板栈道,走过一片苍郁的森林,站在海拔3300多米的云杉坪上,玉龙雪山的全貌看得更清晰,脚下绿草如茵,云杉环抱,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芳草葳蕤。牦牛悠然自得的吃草栖息。雪山挺拔俊秀在眼前熠熠生辉,云影波光、山云相连、壁立千仞、冰川蜿蜒、薄雾轻烟、缥缈云霞、气势磅礴。如玉笋烁金、玲珑剔透、苍茫挺拔、神丰韵足、傲视苍穹,生机蓬勃,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碎银白玉的梦幻世界。整个雪山集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各种自然景观于一身,风景美仑美奂。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一首)
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喜洲古镇,
就静静地躺在洱海水畔。
她像是一个被洱海的臂弯,
轻轻呵护的老人,
也像是世世代代,
守护着洱海的神灵。
白族是一支,
拥有非常悠久历史,
与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
早在,
四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白族的先民们,
就在洱海旁开始定居生活,
世代繁衍生息,
他们自强不息,
在建筑、绘画、雕刻上,
都创造了极高的成就。
喜洲小镇的街道,
狭窄而深长,
天空与光线,
常常让人们,
奇异和惊叹,
而当这样的光线,
照射在喜洲旧旧的街道上,
恍若隔世的感觉,
亦是异乎寻常的强烈。
(第二首)
纯阳的象征。
用语言演绎历史,
点缀,
花的烂漫。
是石器的魅力,
催生了记忆吗?
南诏国的脚步,
迷漫了,
黄沙的软弱,
成为,
洱河河床的美景,
文化了“三月街”。
曾经的段氏,
世袭了谁的美人?
商帮从丝绸路上,
徒步成拓印。
土著,
成为时尚的论说。
遥远了的伤逝。
娓娓道来的曲折。
崇圣寺三塔的诉说——
青铜的久远,
发配错落了卓悦。
南诏太和城与德化碑,
飘来的文化,
凝华成,
升腾的名驹,
赤忱后人。
苍山高河,
藏缅文化的飞丝,
凝炼成生根的藤蔓。
梯田,
整齐的力量,
交错农人的思想。
剑川,
石窟栩栩如生,
成鸡足山的经文,
用白剧,
在踏歌上成长。
南天瑰宝吗?
大理画卷里藏着,
秘密,
如少女的心,
疼成绯红的暮霞,
——舞蹈
烤茶,
是一种,
火与土的氛围。
白色的包头里,
粑粑,
在点燃爱情的味道。
绣花飘带,
潇洒了男子,
在百节鞋的轻盈里,
璀璨了,
星群边银河的惟美。
新娘,
在鱼羹的鲜美里,
焚烧自己的'心事,
烹调人生五味。
本主节,
青年男子用心海,
隐饮蝴蝶会的瑰丽,
是女子,
烧春的季节。
火把节,
火焰如爱情飞奔。
笑容里,
山水熟睡了。
古妙香国的盛装,
典雅了对歌男女,
盟定终身的誓言,
龙头三弦的歌会上,
对歌成,
耍龙灯的壮观。
歌声阵阵,
昼夜不绝的缠绵,
洞房的红烛,
蕾成美人的裙裾,
流淌美的声韵。
踩生婴儿的,
三道弧线,
闪动间,
丰满了岁月的痕迹,
散落在,
青春的青篾子里。
惦念一种,
思绪的飞跃。
用相恋的态度,
结对成石宝山的暮色,
归隐成,
白族最后的牧者。
背笼里,
一个孩童,
那马或勒墨成熟,
一个梦语的温馨。
最近,我们单位组织职工去云南休假旅游,使忙碌了一年的大家通过云南之行,身心得到了休养,眼界得到了开阔,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怀,云南之行令人难忘。
我们一行40余人从北京到达昆明后,观石林看大理逛丽江,游世外仙境香格里拉,拍急流险滩金沙江畔,登玉龙雪峰赏白水河,渡洱海身临蝴蝶泉边,在云南境内行程两千余公里。一路走来,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皆山碧绿,皆水虽不是碧清,但绝大多数的河流没有被污染过,流经这里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和无数山泉、溪流滋养着这片红土高原,使得她成为中国美丽的南疆;这里不但山美水美,而且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夏不酷暑、冬不严寒;这里的植物繁茂种类繁多,有10000多种植物品种,是世界上少有的植物宝库。云南这片位于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云贵高原之上的美丽富饶的土地,是我们祖国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云南的石林,这一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奇异景观,令无数世人心驰神往。大石林的千奇百态,让人浮想联翩;小石林的婀娜多姿,使人留恋往返。石林,大自然造化的天然“石艺博物馆”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让我们领略大自然的拔山倒海的鬼斧神工的魔力。
大理的崇圣寺三塔历史悠久,建于唐开元年间,是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建造,距今已有大约1300年,是云南的重要佛教圣地,她驰名中外。大理的大理石享誉中外,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大理石石柱就是取材于大理的大理石。苍山之下,洱海之边的大理古城古朴、宁静,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她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金花、阿朋向往的好地方,是我国少数民族白族人民聚居的地方,也是今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
丽江古城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具有地域少数民族特色的古城之一,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城始建于宋末明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她历久弥香,名扬四海,吸引着无数游客到此一游。当你踏着厚厚的石板路面,路旁水道里清澈见底的山泉水涓涓流过,四周全部是木制结构的少数民族古朴风格建筑,商店里卖的也尽是少数民族的服装、饰物、礼品和土特产品等商品,你仿佛置身于另外的一个世界。当你久居了繁华的大都市,看尽了浮沉听尽了喧嚣,忽然来到这舒适然的古城,你会感到一种陌生与想往……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伟人的诗句长存,金沙江上虎跳峡汹涌澎湃的激流长流。虎跳峡的惊险令人胆寒。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她在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的腹地,是滇、川、藏三地的交汇之处。香格里拉是世人梦中追求的仙境,是现实中的世外桃源,是梦想与现实融合的天堂。这里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神秘的地方,当地的人们把自己的家乡视为心中的日月、人间的天堂。香格里拉的山美水秀,植物丰茂,天蓝云白别样美丽,这里大自然勾画出的诗情画意不是能用语言和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不亲临其境是体会不到香格里拉的那种特有的,带有仙境般神秘与美妙。
当我们这些久居低海拔平原地区的人们,来到了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并攀登到海拔4680米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目前人们所能达到的高度(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最高点海拨5596米,由于地质等原因至今没有人能登上最高点),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惊喜与好奇。当我站在海拨4680米主峰的时侯,看着云雾缭绕中的山下和远处的群山时,忽然间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会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雄伟壮丽的玉龙雪山,高耸入云的扇子陡主峰,巍然屹立在美丽的丽江的大地上,使秀美的丽江亦显巍峨。
八天的'云南之行,走马观花,我们只看到了美丽云南的点滴,还有更多的绚丽风光有待今后有机会再来饱览、感受。云南的景色让我们看不够,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更是让我们难以忘怀。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4500万人口聚居在3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世世代代耕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千百年来传承着融合与善良……
来云南前就听说云南的少数民族多,而且他们相安无事友好相处,来到后才体会到这里的祥和,有如一个大家庭,亲切、淳朴、自然。
在昆明市这个云南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会城市,有汉、傣、苗、白、纳西、哈尼、土家、彝、藏、回、瑶族等。我们无论是在所住的宾馆内、街道上、商店里、餐厅中所看到的身穿各式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从和他们的接触当中及他们之间的言谈话语和眼神中,感到他们除了服饰的不同外,更多的是包容和相通和一样。
在石林、在大理、在丽江、在香格里拉这种感受越来越深。我在大理古城的商店里买了一件白族服装,当交完钱后我问店主是那个民族的人,她告诉是纳西族人,这是她开的服装店,我又问她你为什么不卖自己民族的服装呢?她说白族、纳西族等服装都卖,而且这里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商店也和她的店一样,并没有把民族当做交流的障碍,而是觉得大家都一样,很和睦。
当我在丽江古城的商店买小礼品时也是如此,这里许多的商店同时卖的有白族的、纳西族的、藏族的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饰物和礼品,而卖东西的店主有白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多的是通融和融汇。在丽江的金沙江上的虎跳峡旁的一个小商摊上,有一个5、6岁的藏族小女孩儿在替家里的大人卖着五颜六色的藏族样式、纳西族样式等的小礼品,她旁边的摊位就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大人们,也卖相同的东西,游客们在他们的摊位之间来回挑来挑去,没有听见他们谁说别人卖的东西是假的或不好,小女孩儿的生意和其他摊位一样红火,这也再说明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老百姓之间是相安无事的,是和谐。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云南有这么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在一起能相处、生活的相安无事、而且的十分和睦,是什么原因呢?
当我参观完大理的崇圣寺三塔,从大门迈出,背苍山、面洱海,心中顿悟:大同是人类的向往,和平是人民的渴望,内心的平衡是人们的追求……
另外,一路上看到的草甸、草场上的马儿、牛儿、羊儿和猪、狗、鸡、鸭等同在一起吃草、觅食,互不干扰、各有所求、和平共处;还有,在云南我看到除了藏獒外,几乎所有的狗都自由的放养,没有人用狗链牵着它们,它们遇见人后总是含胸低首、必恭必敬,当地人告诉我说这都是家犬,非常听话从不伤人。由此我想到在北京,家犬都是让人用链子牵着走,遇见人后总忘不了汪汪两声,以示“自尊自强”或曰狗仗人势。的确,我看到的云南的狗都很温顺,在人的教化下也变得礼貌待人了。
云南的所见总是显得那样的和谐,人与人和谐、动物与动物和谐、自然和谐、生灵与自然和谐。云南的各民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他们用善良铸成着和谐、美好的社会。云南是一个景色万千、美景如诗如画的好地方,我们这次只是看见了美丽云南的一小部分,以后我一定还要去一览云南更多的奇山异水,奇花异草,感受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领会七彩云南的内涵与真谛。
我在云南学了许多少数民族用语,但印象最深的是藏语: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此我祝全国各族兄弟姐妹们扎西德勒!祝全球华人扎西德勒!祝世界各国人民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