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现是指十岁左右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当于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以下是“少年的诗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
2、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3、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4、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5、今年花落明年好,但见花开人自老。
6、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
7、方叔歌猷元老,复见少年黄琬,前後拜丹墀。
8、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9、纷纷红蕊落泥沙,少年何用苦咨嗟。
10、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11、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
12、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13、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14、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仇归。
15、游宴不知厌,杜陵狂少年。
16、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17、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18、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19、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20、丈夫十八九,胆气欺韩彭。
21、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22、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23、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24、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
25、柳边小驻朝天马,一笑领佳宾。
2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27、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8、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29、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30、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31、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32、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
33、江教风流临此政,少年潇洒奇标。
34、个人轻似低飞燕,春来绮陌时相见。
35、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36、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37、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38、占取艳阳天,且教伊少年。
39、人老不复少,花开还更新。
40、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41、光风怀抱玉精神。不染世间尘。
42、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43、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1、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
2、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3、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4、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5、今年花落明年好,但见花开人自老。
6、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
7、方叔歌猷元老,复见少年黄琬,前後拜丹墀。
8、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9、纷纷红蕊落泥沙,少年何用苦咨嗟。
10、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11、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
12、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13、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14、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仇归。
15、游宴不知厌,杜陵狂少年。
16、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17、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18、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19、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20、丈夫十八九,胆气欺韩彭。
21、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22、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23、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24、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
25、柳边小驻朝天马,一笑领佳宾。
2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27、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8、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29、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30、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31、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32、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
33、江教风流临此政,少年潇洒奇标。
34、个人轻似低飞燕,春来绮陌时相见。
35、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
36、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37、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38、占取艳阳天,且教伊少年。
39、人老不复少,花开还更新。
40、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41、光风怀抱玉精神。不染世间尘。
42、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43、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47、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4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4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50、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51、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52、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53、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54、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5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5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8、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5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62、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6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6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6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6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7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7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7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7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7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7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7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8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8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8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8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8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90、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9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9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9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6、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8、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9、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10、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11、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2、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3、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4、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6、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17、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20、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21、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3、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2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25、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26、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27、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28、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9、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3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31、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3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34、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35、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36、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37、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38、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39、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40、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41、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42、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4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4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46、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4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48、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49、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50、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51、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5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53、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54、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55、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56、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57、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58、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59、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60、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