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兰梅竹菊的诗句总汇90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有兰梅竹菊的诗句总汇90句

花中四君子,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一、梅

原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傲而不俗。其色分红白及绿,另有蜡梅,色黄如蜡,香气浓郁,虽自成科属,其风韵却与梅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曲,身姿苍古,其芳愈寒愈媚,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遇冰雪更添飘然风仪。明代李渔曾论赏梅之无奈:“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吾以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来更是造化奇绝,踏雪寻梅,呵气凝香,满目娇色,风雅至致哉!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二、兰

唐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幽而不病。处深山,厌都市喧嚣,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喜明月清风,不因谷空而貌衰。艺兰之人,跋涉林壑之间,寻采野生之兰,驯其野性,育其良种,配山石衬其隽秀,置曲房显其香幽;兰叶,如挑破凡障睿剑,兰花,如指点群迷佛手,闻其香,瞻其容,如入禅境矣。兰香如檀,置兰之室不宜久坐,久坐而不闻其香,故痴迷呆滞者,实难见识兰之雅趣。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三、竹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轻而不佻。其茎有方圆之别,其色有青紫之分;竹无心性随和,山野路旁,庭院庙堂,随遇而安,四季茂然;栉疾风扬其劲节,沐春雨耸其玉笋,披月辉露其窈窕,偎峭石显其轻灵;傍窗而植,赏月投之秀姿;临池而栽,顾波泛之倩影。宋代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矣。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四、菊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丽而不娇。傲然临霜,怒放于群芳凋零之际;不畏肃杀,尽展其万方娇媚之态。园艺之菊与野生之菊不同矣,野菊婆娑,点缀村舍疏篱,随处而生,毋须人工;而园艺之菊,从春之下种至秋之绽放,其间治地酿土,防燥虑湿,摘头掐叶,接枝捕虫,防雨避霜,使艺菊之人难得闲暇。从古到今,历代艺菊之人倾心培育,使其种类纷繁,姿态万千。是谓:菊之美,三分出自天工,七分来自人力,艺菊之人终年辛劳,以人力助天工,菊之美,实臻天人合一之境也。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群山涧壑自生来,撷取天灵紫气开。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梅】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3、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6、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卜算子·咏梅》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9、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10、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13、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5、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9、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卜算子·咏梅》

20、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兰】

1、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2、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清·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3、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4、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明·刘伯温《兰花》

5、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朱德《咏兰》

6、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7、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宋·释文兆《幽兰》

8、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明·董其昌《兰》

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10、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唐彦谦《兰》

11、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唐彦谦《兰》

12、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

1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

14、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15、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白居易《题令狐家木兰花》

16、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清·郑板桥《高山幽兰》

17、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明·徐渭《水墨兰花》

18、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李峤《兰》

19、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梅尧臣《石兰》

20、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明·薛网《兰花》

【竹】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5、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8、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9、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10、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2、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1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14、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5、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16、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7、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8、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9、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菊】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5、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6、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7、黄菊开时伤聚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8、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9、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10、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1、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12、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13、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1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15、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16、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7、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18、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9、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20、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